知乎上有个问题,叫“杂志上很有质感人像的后期是怎样的?”,里面用了《ELLE》杂志拍摄彭于晏的一张照片例子。
很多人觉得质感是双曲线(D&B)弄出来的,我只能呵呵...
如果这句话真的成立,那么:
1、如果拍摄时失焦了,质感怎么出来?
2、如果原图严重过曝,你单靠个双曲线能出来质感?
双曲线号称网传神技,有传言时尚圈人修图都是用的双曲线,于是很多人过于迷信双曲线,一旦出不来效果,都归结于双曲线问题;可我在这个圈子里做了这么久,我并不觉得所有情况下都需要用到双曲线(D&B)。
讲道理嘛,10年前没有双曲线,那是不是10年前就没有这样质感的图?
双曲线的优势是:处理皮肤问题的同时,不破坏原有质感。
注意,是不破坏原有质感。
但如果原来就没质感,双曲线怎么破?
▼
举个栗子:
1、原图如下
原图过曝得比较厉害,放大看脸部特写
我没作弊哦,原图就是这样
如果调过色的RAW格式,右上角会有个这个符号
▼
2、之前说了,一个大白脸,还有什么质感可言?
所以在CamerRAW里调一下,大家可以看到,高光和白色两个选项大幅度的降低,其目的主要为了找回过曝区域的皮肤层次,另外,清晰度是有效提升质感的一种方法。
得到效果如下:
放大看脸部特写是这样:
此时大家可以看到,我并没用双曲线,甚至我都没开始修图,质感已经好了很多很多了
双曲线本就是保留质感的修图方法之一,
前后顺序要理清了,首先得有质感,然后才是考虑如何在修图的同时保留质感;
但如果原图就一个大白脸,质感都看不到,那你还保留个啥?
▼
3、现在开始修图,我这里修图用的是中灰层,得到效果如下:
单独看中灰层效果如下:
可以看出来,其实没修太多东西,男人嘛,讲究英雄本色
▼
4、接下来是调色部分,调色前后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差异并不大,所以也就不贴参数了吧
结果如下:
▼
5、接下来盖印并转智能图层
▼
6、在盖印图层上依次使用这两个滤镜,这个目的是加强立体感+锐化
▼
7、改此图层模式为柔光
得到效果如下:
▼
8、最后的微调,锐化什么的、柔光层什么的,肤色微调什么的,最终结果:
▼
对比一下之前用来举例子的图
额,对不起,发错了,是这个
完工!
▼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写了两小时,比自己修一张图累多了。
我忽然意识到,我挑战了双曲线的权威。
注意,我的观点不是否认双曲线的修图效果。
知乎题主的问题是:杂志上很有质感的人像后期是怎样的?
不知道大家真的明白杂志与广告的区别,杂志有几个特点:
1、杂志图能给修图师的时间很短,平均时间5天6-8张图
双曲线的时间成本非常高,这个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双曲线修图势必是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的去提亮或者压暗,一点也马虎不得,否则时间花了 ,图也修花了。
如果你真的用双曲线修过一次完整的图,就能明白,这个速度是有多慢。慢到修一张图花费的时间得用“天”这个单位来计算。
2、杂志的稿费并不多
在有限稿费的情况下,花那么长时间去修一张图,你真的是全然不计成本吗?关键的一点是,除了双曲线,还有很多方法也能很好的保留质感,速度差相当于高铁和慢车的差别。
▼
举个栗子:
前文的那张图,修图时间不超过2分钟,当然,你也许觉得模特颜值高,皮肤好,不用怎么修图。那好,那你看看这张,修图练习神图——无敌雀斑女王:
20分钟后
▼
再看另外一组对比图
雀斑女王也就是20分钟,那这张,坦白说,我没掐表计时,估计也就10多分钟的样子。
▼
下面是杂志图:
1、杂志:《优品》
甲方要求:淡雅素雅一点、一定要高大上
修图法:高低频
▼
2、杂志:《Orange橘子》
甲方要求:时尚点、一定要高大上
修图法:protraiture
▼
3、杂志:《时尚芭莎》
甲方要求:偏欧美一点、一定要高大上
修图法:中灰层
▼
以上都是我们工作室处理的实战案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杂志图的要求基本少不了要高、大、上,好看就是王道,皮肤质感什么的,好看就行。
广告圈不一样,广告的产品都是有功能性的,尤其是护肤品这样的广告,完美的皮肤质感是第一重要的,这都不用双曲线?你逗我呢。。。
所以知道了吧,我的观点是,双曲线不是唯一的修图手法,不要迷信,用之前计算下时间成本,算算值不值得先。
不说了,工头发火了,我去搬砖了。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克嘉
我会不定期更新自己些的一些教程
- End -
▼
摄影类的干货和小助手,
你随时都可以带走。
Airphoto
定义新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