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幅美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人开始争论: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大数据时代”?然而“大数据时代”本身并不关心这一点——你拉起横幅敲起锣鼓迎接也好,举起大刀长矛向它头上砍去也好,它都无所谓,根本不care你的态度。
而且你连“转身走开”的权力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公司愿意利用大数据做用户分析、产品研发和营销推广,它就会比不愿这样做的公司更成功(当然,前提是市场是开放且公平竞争的),于是大家要么拥抱“大数据”,要么被“大数据”淘汰。具体到个人,逻辑也是一样。
有人曾这样描绘过十年后的生活场景:你家的空调知道你大概几点到家,在你到家之前,它就会把室温调节成让你舒服的温度;你的冰箱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一旦你爱吃的食物快被吃完,它就会自动下单,然后电商会派快递机器人把食物送到你家门口。当你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回到家的时候,灯已点亮、洗澡水已烧好,厨房里的食材至少也已经是半成品了。
很美,是吗?这种基于你自身的“大数据”开发的人工智能一向听起来很美。
可是当你听得多了,或许有一天会突然意识到,这个图景中少了些什么。是的,图景中不再有保姆、售货员、收银员、快递小哥和出租车司机的身影。
这不正是那些科幻小说和电影常常“危言耸听”地提醒我们的事情吗?有一位送快递的朋友曾向我抱怨,自己受到了公司的“剥削”,但最近他的抱怨正在变成焦虑——或许再过几年,公司就不会再“剥削”他了,他将失去“被剥削”的价值。
那他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好吗?他的权利会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吗?我不知道。
“谁让他不努力来着?”我仿佛听见有人这样说。可这并不仅仅是“努力”的问题,有太多东西是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的。比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有三位学者提出了“知识的鸿沟”假说:
每个阶层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信息越发达、知识越丰富,那些处于较高阶层的人就越容易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产生更多的创造力,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可那些处在较低阶层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与较高阶层的人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大,而且这种鸿沟会被“遗传”给下一代。
截至目前,这玩意仍然是个“假说”,但它究竟是不是“假”说,大家自有感受。我倒觉得这跟“学区房”是同一类概念——我比我的同学更聪明、更勤奋,所以我能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很公平啊!这都是我努力的结果好不好!
然而我的孩子和我同学的孩子,仅仅因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就不得不接受不同的教育,这一代人的“次生性平等”,带来了下一代人的“原生性不平等”。“大数据”或许也会带来这种问题。
经济学家总是说,人类一直面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抉择,但在“大数据时代”之后,人类可能会宣称自己实现了“公平”,却在实际上头也不回地选择了“效率”。而这,还不是“大数据时代”最要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