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大树乡谈

中国不同意,李嘉诚休想卖港口

大树乡谈  · 公众号  ·  · 2025-04-02 21: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之前网传 4 2 日,李嘉诚会与贝莱德签署交易协议,但 3 28 日《南华早报》发布消息称,该交易将会延期,大概率这个消息是长江和记间接表态。当然原定双方磋商期有 145 天,也没必要非急着 4 2 日签协议。

但中国不同意,李嘉诚就休想卖港口。

需要关注的是,就在《南华早报》对外释放消息的当天,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微信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发布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长江和记港口交易进行审查。

这个消息释放之后,小镇观察到各方解读很不一样,自媒体方面大家都能看到就不多说了,小镇补充一些机构和法学专家的解读,有两种观点:

一是表示支持,认为有法可依。

虽然长江和记这次售卖的港口全部在中国以外,理论上不需要经过中国以及中国香港的同意。但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注意不仅中国境内的,中国可以管,就算境外的,只要影响到中国,中国也可以管。

而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售卖这么多枢纽港口,当然会对中国进出口带来影响,再考虑到中美博弈加剧,最起码中国相关部门需要评估这一交易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因此无论于情于理还是于法,都应该暂停这一交易,直到中国审查结束。

事实上中国以前也阻止过。比如 2009 年,美国辉瑞收购美国惠氏,中国商务部就对这项交易进行了审查,认为两家公司合并将对中国猪支原体肺炎疫苗市场产生限制竞争的影响,因此提出了附条件的批准审查结果,要求辉瑞公司剥离在中国境内的该项疫苗业务,这种附带条件很常见。

所以这次长江和记专门避开了所有位于中国的资产,但就算这样,中国也有先例。比如 2014 6 月,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拟设立网络中心,中国商务部审查认为如果三大航运公司达成紧密联营,在亚洲到欧洲的航线上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因此商务部禁止了此次经营者集中。

三大航运公司这个案例,就跟这次长江和记卖港口很相似。

二是持疑惑态度。

主要是从法理和现行法条规定出发, 2024 10 月国务院修订了《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其中第三条规定了经营者集中需要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的标准,具体标准不赘述了,大家可以自己查。

总之按照这个标准,理论上长江和记这次卖港口,不需要提前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显然长江和记的法务团队还是认真研究过中国的法律的。

但是,注意小镇要说但是了。

小镇对学术界一个挺无法理解的是,搞不清主次、轻重,更混淆了实务和学术,明明是实务问题,却纠结于学术。当然小镇不是说研究法理不行,学术的研究对于推动法治完善非常有帮助,只是不是所有的都需要讨论。

在一般情况下,当然要讲经济、讲法律,这关系到稳定的现代社会预期,但当涉及到国家之争、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政治高于经济,国家意志在法律之上

尤其是后者,是国家意志决定法律,而不是反过来法律决定国家意志。

这在中学政治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才是法律的本质。

一定要先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层次,如果是内部的一般问题,那就按法律来,倘若觉得法律有瑕疵,那就提建议修改法律,但在法律修改前必须无条件执行。

但如果问题很严重,涉及到国家意志、统治阶级意志的时候,那就不能拘泥于法律。

小镇很感激曾从事过立法工作,当时做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给了小镇一种高阶的认知模式: 法律并不是神圣不可修改的,站在更高层次,法律是手段,不是目的

那么具体到李嘉诚卖港口。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贸易、交易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国际问题,甚至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谁说战争只有枪炮血肉这一种?金融、文化、经济、舆论、科技、供应链、航运等等一切,都是新的战争形态。

所以打开思维,考虑李嘉诚能不能卖掉港口,根本不需要去拘泥于现行的规定,只看两点:

一是中国是否同意;二是中国是否有能力说“不”。

就这两点就足够了,如果中国觉得李嘉诚就算卖港口也没啥大不了的,或者李嘉诚等相关方给中国足够补偿,足以覆盖全球舆论倾向、压制住不良影响,那卖也无妨;但如果中国不同意,那就成不了。

小镇在上周、上上周就已经说了,中国监管部门会插手审查,但审查也仅仅是最基本的手段。

中国近几年才开始逐步完善对外反制的法律制度体系,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甚至存在漏洞。比如在稀土管控方面,经过几年的完善,直到去年开始审查最终目的地,建立了稀土出口的“长臂管辖”,这主要是针对中国的某些出口商,这些出口商为了赚钱,想尽办法绕过国家的管控,被查到还振振有词的说“我们不知道对方竟然是某某国的白手套”。

又比如前面提到的 2024 10 月国务院修订了《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这个规定最初是 2008 年制定的, 2018 年第一次修订,随着新情况出现,当然要修订。但不意味着修订后就没有任何漏洞。

难不成因为有漏洞、被人钻了空子,但因为规定如此,就自缚手脚?

怎么可能呢,先不说任何法律、规定都会有一个兜底条款,比如第五条规定“ 经营者集中未达到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申报标准,但有证据证明该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要求经营者申报 ”,这就是兜底。

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办法。

第一、 改法。

不要觉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不能改,只要有需要改起来其实不难,包括法律。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虽然一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但也可以临时召开,比如针对辽宁贿选案, 2016 9 月临时召开会议,确定 45 名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并通过了成立辽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筹备组的决定。

当然,长江和记这事还不至于动用立法机关,甚至都不需要国务院层面修改行政法规,只需要相关主管部门修改部门规章就可以了,而目前由于兜底条款的存在,都不需要进行法律法规的修改。

第二、 动员其他国家干预。

干预的手段也很多。

最简单的就是调整与李嘉诚的港口经营协议。小镇之前在《 担忧特朗普和李嘉诚影响前,必须搞清的基本事实 》科普过港口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区别,还有港口、码头、泊位的关系。

李嘉诚拥有的是港口部分码头、泊位的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比如巴拿马的港口,按协议有效期到 2047 年,但这不代表协议到期前,巴拿马政府就拿李嘉诚没办法。

巴拿马政府完全可以调整甚至撤销李嘉诚的港口经营权,甚至因为涉及到美国等外部国家干预、危及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可能都不需要向李嘉诚支付违约金。早在一个月前,巴拿马最高法院已经受理由私人律师提起的废除长江和记港口特许经营权的申请。

不仅巴拿马,其他国家也完全可以这么做。因为在特朗普掀起针对全球航运冲击波的时候,各国完全有理由担心本国航运和经济安全。

长江和记海外港口集中在欧洲、东南亚、海湾地区,欧洲现在跟美国关系正僵着,而海湾地区本来就不愿意李嘉诚过度插手,而东南亚需要更多考虑中国的态度,毕竟美国在太平洋上甚至已经没有航母了,还要等本要退役的尼米兹号重新上阵。

只要任何一个国家插手,调整、取消与长江和记的港口经营协议,那么就有充分理由对这起交易提出审查,要求暂停。

所以办法很多,关键是一定要打开思维。

要先搞清楚目的是什么,盘算下自己的能力,考虑清楚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自身愿意付出的代价。如果确定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而本身能力也满足,手段有的是。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是耍无赖吗?

这种想法要么太天真,要么立场有问题。

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北约撕毁协议,不断东扩。

上世纪 90 年代,北约明确承诺不东扩, 1997 年还签订了《北约 - 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基础文件》,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是又如何呢?

1999 年开始,北约一连启动了 7 次东扩,直接把枪口顶在了俄罗斯脑门上。

现在一些人歇斯底里的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为何不去谴责北约的背信弃义?其实只要北约不把手摸向乌克兰,俄罗斯会一直忍下去。

第二个是美国两次退出气候协定。 注意《巴黎气候协定》可是以政府名义签署的,然而美国一退再退,毫无政治诚信,从不见美国纠结法律约束。

第三个是日本。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上周美防长在硫磺岛出席美日战死者悼念仪式,在讲话中称要“ 牢记美日双方士兵的勇敢精神 ”,表示这种精神“ 在美日盟友关系中永垂不朽 ”,显然是想把日本推到前台,打造亚太版的乌克兰。

但日本之所以不恢复军队,是因为《和平宪法》的约束吗?是,也不是,真正遏制日本重新军事化的力量,不在日本内部,而在日本外部。

所以,道理很清楚了。

当今世界,中国不同意,还能搞成的事,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尾注:本文主体来自今天中午星球读者提问的回答,本周开始小镇增加了星球的分享内容,每天中午只要有空,小镇都会公开回答一个问题,本周回答的三个,篇均2500字左右。

小镇之前对星球的定位不对,过于侧重政策分析,太严肃了,这也严重影响了交流频率,还是要增加更多互动,提供更多价值。感谢提出调整建议的朋友,欢迎大家提出更多建议。


其他文章推荐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比亚迪的发展模式得到认可,央企重组在即

蔚来已提前进入决赛圈,熬过至暗时刻必须下定决心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