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一方之力,传汉声于四海”
——武汉大学文学院珞珈汉语实践队暑期实践活动
7月7日至7月12日,武汉大学“珞珈汉语”暑期实践队在文学院卢烈红老师的指导下和带队老师萧圣中的带领下,先后前往了美国驻武汉领事馆、自由客科技网络公司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七所武汉高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对话美国领事馆
7月7日下午14:30,在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实践队员们与新闻文化领事龙智明(Jamie Dragon)先生 就“新媒体环境下在华外国人群体中汉文化推广情况”的实践主题展开了讨论。
(实践队与龙智明先生合影)
首先,由武汉大学珞珈汉语暑期实践队队长,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毕然向龙智明简单介绍了珞珈汉语暑期实践队,之后与领事就新媒体与汉语学习方面展开了生动有趣的讨论。针对这次实践主题,讨论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关于新媒体使用。通过新闻文化领事的介绍,实践队了解到了美国对于新媒体使用方面的政策以及其给中美交流带来的新影响。龙智明先生认为“新媒体使世界变小了,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便捷,必然会对中美交流产生巨大影响。”讨论的另一个焦点在于当下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现状以及相关软件,队员们针对汉语学习困难、对汉语学习APP的期待、学习汉语的方式等多个方面与领事进行了交流。龙智明告诉实践队员,外国学生汉语学习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汉语本身缺少音义联系系统,汉字很难被外国学生理解,进而难以学习。当讨论进入尾声时,实践队还有幸见到了总领事周重山(Joseph Zadrozny)先生。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学习汉语的趣事及难点,从自身角度解读了新媒体的价值。此外他还强调,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转变趋势是“孩子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当他们进入大学时,很多人已学习了四五年的中文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转变。”交流结尾,他针对新媒体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使我们的视野和角度在某种意义上变得狭隘了,人们越来越易被标题所吸引,越来越倾向于浅尝辄止的阅读,越来越失去静心阅读的耐心。”
(实践队部分成员大使馆内合影)
此次领事馆之行使实践队收获了关于新媒体环境下汉文化推广的背景信息和宏观建议,为之后实地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研来华外国人
在武汉各大高校进行实地调查是武汉大学珞珈汉语暑期实践队实践活动的中心环节。实践队员分别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进行了实地调研。高校调研主要采取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主要针对留学生对汉语学习APP的需求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两大方面进行调查。
(实践队员在与外国留学生交流)
队员在留学生帮忙填写问卷的同时,与他们进行了更为深度的交流,有许多队员和留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彼此共同爱好并且建立了友谊。如7月1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调研时,一位来自苏丹的小哥哥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与队员们进行交谈,惊艳到了每一位在场的人。在问到有没有使用app学习汉语时,他现场拿出手机向队员展示和推荐了一些他喜欢的中文电台。队员们也向他推荐了一些中文公众号如“为你读诗”等,希望能够给他帮助。此外队员们还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巴基斯坦小哥哥,在填写问卷的同时还一直与我们的队员用中文聊天,介绍了巴基斯坦的一些文化和他在中国的生活,言语之间透露着他对中国的热爱。填完问卷后,他还跑到临近超市买来饮料请在场的实践队员,这为炎热天气下满头大汗的实践队员们带来了一抹醉人的清凉,众人在留学生楼下举杯齐呼“中巴友谊万岁!”
(实践队员在与外国留学生交流)
由于实践的时间安排在暑期,与留学生回家时间相重合,因而存在留学生数量有限、行程较为匆忙等因素,给问卷调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在各大高校实地调研中,珞珈汉语暑期实践队共回收了七百余份有效问卷。队员们在收获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对汉文化推广更加坚定信心。
走进互联网企业
7月11日下午14:00,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第七〇九研究所社区的自由客科技网络公司。自由客科技网络公司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而“珞珈汉语”则正致力于开发优质汉语学习APP,目前APP项目“IChinese”正处于开发阶段。在公司会议室里,实践队成员与公司代表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深度交流。
首先,实践队员和公司负责人就当下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进行了讨论。自由客科技网络公司高管张波告诉实践队员,大学生创业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是资金问题。因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极低,且资金大多来源于父母,而目前寻找风投愈加艰难,风险很大,大学生创业需理智。第二,团队问题。大学生往往空有情怀,对于资本市场的利益关系认识不清,大多是关系较好的同学一起创业,易导致奖惩不明、效率低下等。同时还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在税收、劳务合同方面了解较少,常栽跟头。张波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并聘用专业的人才。”针对推广组织活动存在的诸多困难,队员们向公司运营推广部负责人进行了请教。负责人提出“做推广最重要是找到痛点,了解对方刚需”的意见经验,并建议实践队可以从帮助在华外国人融入中国人生活圈着手,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将部分资金变现,之后逐步占领武汉市场。“你们可以再尝试做一个留学生版的58同城,帮他们解决寻找寄宿家庭、学习中国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总负责人张波对“珞珈汉语”组织相关工作的开展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并愿意为日后的APP提供师资资源。
本次企业走访令实践队队员受益匪浅,“珞珈汉语”相关活动的举办推广以及有关项目的后续发展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珞珈汉语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专业、更加多元。
(实践队与自由客科技网络公司高管合影)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调研采访,“珞珈汉语”暑期实践队深入地了解了新媒体时代下来华外国人的汉语学习情况和汉文化了解情况,为之后的调研工作和产品开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导老师卢烈红认为:“该实践对于促进汉文化推广、加强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很有意义,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队长毕然也表示:“虽然‘互联网+’使中国文化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有较多的棘手问题亟待解决。本次实践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推动汉语和汉文化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传播、发展。”
文案|李沁濛 邱筱爽 覃嘉欣 张培蕾 刘紫馨
图片|于志晟 张洲滢
编辑|毕然
WHU武汉大学学生会
最丰厚最好玩的校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