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从今日头条到微博、UC,细数知乎和分答的挑战者们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31 21:52

正文



2016年1月,UC浏览器小规模开放一个名为“问啊”的功能,嘉宾招募页面写着“给你一个与千万人分享见解的机会”。4月,今日头条上线了跟知乎形式接近的“头条问答”。同样采用类似知乎模式的,还有百度在12月6日上线,名为“百度派”的问答平台;这是上一次做“百度新知”失败后的再次出发。



至于新浪微博,则于9月推出类“知乎live”的产品“红豆live”;12月初推出“文字版分答”微博问答。至此,在问答平台方向上,该参战的各路诸侯差不多都聚齐了。

澎湃模式,知乎模式和付费模式

如上所述,目前问答平台的三种主要形态包括:

(1)澎湃模式:免费向某人定向提问。

UC“问啊”是类似澎湃新闻的“问吧”形式,专家开放提问权限,任何注册用户均可有针对性的问某个人问题。实际上,更早之前的微博早就通过“微访谈”复制了这一模式。此外另一个产品“OPEN开腔”则是从一人改为多人,采用多个专家的聊天室方式,而问题也改为由运营编辑提出。


在澎湃“问吧”页面,问题以人作为分类依据组织起来,每个人的专属页面用一句话介绍该嘉宾的特性和回答问题的范围,例如:“我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关于这部纪录片中的工匠精神,问我吧!”因此,它类似新华网、人民网等特别热衷做的“嘉宾访谈”类节目,只是把网友提问放到了更醒目的位置。

(2)知乎模式:不定向提问。

在知乎上线最早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澎湃模式”的问题,也就是向特定的某个人提问,只有这个人可以回答问题。但很快,知乎确定了一条神圣的规则:“知乎的问题都是可以被公共编辑的。”也就是,问题一旦被问出来,它就不再只属于提问者自己。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问题描述。

这一模式曾经短暂地引发了混乱,在知乎掀起一场“直角引号”的编辑战:一些用户认为直角引号「」更符合汉字传统,坚持把问题当中的所有西文引号“”改为直角引号「」,由于这不符合现行的标点符号国家规范,和另一批人发生了冲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正义的。此后,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当中,如维基百科一样,能看到一部密密麻麻的问题修改历史。

如果抛开可公共修改这一点,共有问题主要的目的则是类似韩寒在《独唱团》和《一个》当中设置的栏目《所有人问所有人》,是为了让不同的人,包括事件亲历者,专家,毫无经验的普通人,共同来回答同一个问题,提供交叉的视角,以促进彼此的了解。从知乎后来的发展来看,多数问题确实达到了这样的目的,知乎的价值也因此而产生。

(3)付费模式:付费向某人定向提问。

值乎、分答、知乎live等前辈均属于此类。根据问题长短分类,短问题由值乎,分答,微博问答这类实现;长问题则可以看作是针对某个个人的嘉宾访谈,目前主要产品是知乎live和红豆live,也有如米熊直播这样的小平台,出现视频付费直播这样的变种。

付费产品的共同目的在于个人品牌和粉丝效应的实现、验证和变现。一个人可以通过上线付费平台来验证粉丝粘性和愿意转变为付费用户的概率——首先能开通付费问答,本身已经意味着平台方认可开通者具备粉丝基础;而由于是一次性收费,门槛低于“得到”的持续订阅模式,又能定性而不是定量地确定自己对粉丝的吸引力。

选择“知乎模式”的后来者显得最紧张

观察几个后来出现的问答社区产品可以发现,后来者选择的模式不同,做产品的心态也有微妙的区别。选择“澎湃模式”的UC“问啊”,只是产品现有订阅号制度的一个慵懒的延伸;微博CEO王高飞在被问及为何不及早切入问答市场时表示,“微博问答对于微博不是个子产品,也不会有独立入口,是‘自媒体赋能工具’之一,跟打赏和付费订阅一样。”

今日头条算法架构师曹欢欢同样认为头条问答并非独立产品:“作为头条的一个子功能,头条问答可以利用用户在日常使用今日头条主程序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画像,来帮助系统快速建立对其的基本印象。自然,这也是头条问答与那些从零起步,专门做问答平台的同类产品相比一个主要的优势。”但是,他们一直在为该功能有朝一日能独立推出做准备:“开发的进度一直在加速。产品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以后是否成为一个独立产品,还需要服从公司整体战略的考虑。”



实际上,头条问答在今日头条内部的战略地位一点儿也不低。甚至,在由其举办的汇聚顶尖机器学习高手的“Byte Cup 国际机器学习竞赛”系列赛事的第一场上,他们就将挑战题目定为与头条问答有关——如何“让对的问题遇到对的人”,向回答者推送适合他口味和专业方向的问题。

同样选择开放性,不定向提问,且在操作和社区运营模式上与知乎颇有雷同的“头条问答”和“百度派”,背后直接反映了今日头条和百度面对知乎崛起而产生的流量焦虑。在流量上,知乎已成为微信公众号、微博之外最活跃的内容平台之一。10-11月,知乎平均月累计页面浏览量已超过75亿,人均日访问时长达到40分钟。平时在朋友圈看几百字都觉得懒的人,在知乎刷个几万字都不成问题。

作为崭新的信息策源地与集散地,知乎显示出极高的商业化潜力:开放注册后用户由40万暴增至6000万,主要为一二线城市的知识性中产和准中产群体,购买力和消费欲望都非常强劲。对于同样瞄准碎片时间以及流量分发的今日头条和百度来说,这成为一个越来越不能忽视的威胁。

有了上一次“百度新知”失败的阴影,百度派目前极为低调,主创团队基本不接受采访。相比之下,曹欢欢更乐于向我和其他媒体透露头条问答的细节。但是,头条问答在官方介绍中刻意避免人们联想到知乎。如果只看“今日头条最新推出的协同创作工具”这样的介绍,你甚至会搞不懂这是个什么样的产品。

曹欢欢尽可能地避免直接跟别人比较,他引用了老板的话:“世界不是只有你和你的对手。”不过,正是在《财经》杂志的这场访谈里,张一鸣还说了头条的业务扩张逻辑:“我们有一个原则——尽量不做别人已经做好的事,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不做,——除非是业务防御关键点。”

“除了具有单独入口,头条问答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新闻事件发生时,快速寻求专业人士第一时间解读的场所。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问答平台,每当大事发生就会“如何看待……”,已经初步具有了众包的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市场的特性。而头条问答的优质回答,同样会嵌入头条信息流当中,为一条单薄的消息加入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这也是头条问答项目设立时的一个出发点。”曹欢欢表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面对问答平台市场知乎一家独大的现状,挑战者们需要从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思路,以及卖力地吸引大V参与冷启动两方面入手。先来看各方抢占专家的战争。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7月在头条问答中否认了腾讯以80亿美金估值投资的传言,上了当时不少科技媒体的版面。头条问答吸引入驻的数百名专家达人,涵盖科技、财经、军事、历史、时尚等几十个垂直领域。例如,他们找来了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被老虎袭击受伤的赵女士,罗永浩和锤子设计总监朱萧木,失联航海家郭川的朋友、航海人翟墨等等。

邀请这些嘉宾,基本都与他们参与或知情的突发新闻事件有关。同样走名人路线的自然是对拉人驾轻就熟的微博。以微博CEO王高飞亲自领衔,众多微博大V资源满怀热情地投入微博问答的测试当中。我自己的时间线就总是被马伯庸、性感玉米等人回答问题的微博刷屏。


12月27日,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在UC“问啊”做客,表示锤子科技的未来目标是“希望未来三五年做到中国前五名以内,再用三五年做到全球前三名以内”。不过,他也可能是“问啊”邀请到的最大的“大牌”了。

在“问啊”,大多数回答问题的主力是专业兴趣领域的公众号运营者,他们并未有名到路人皆知的程度。相关专业包括健身、汽车、数码、情感、法律、心理、医疗等。百度派的情况与此类似,我曾经在评测中写道:“在首屏推荐的那些人当中,包含的是大量上来就宣传自己微信公众号的,一些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中小 V’的人物。”

所有问答平台启动阶段都采取了分层邀请测试,逐步放开的步骤。在头条问答,最早一批拥有回答权限的“专家”全都是头条号签约作者。他们提供了详细具体的个人信息,有助于降低冷启动难度。现在,头条问答进入第二阶段的开放,对一部分今日头条重度使用者提供权限。相对地,百度派则从百度知道的优秀贡献者当中选择内测用户,并且直接将知道平台的部分答案复制到百度派当中。新浪邀请专家入驻的手段从博客时代开始就没变过;至于UC则从贴吧等渠道招募新人。

作为非战略高度的产品,微博问答、红豆live和UC问啊的产品设计乏善可陈。百度派被一些观察者称为对知乎的“像素级致敬”,我写道:“百度派可以说几乎隔绝了知道的产品痕迹,在整个界面和信息架构上大面积借鉴知乎,也就是差了点配色以及变动了按钮的位置。已经熟悉知乎操作的人,面对这个产品完全不存在认知上的障碍。”


值得一说的自然是几家里面做的最认真的头条问答。相比对手而言,头条问答更关注算法在问题分发中的作用。张一鸣说,“传统意义上的问答基本都是社交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和算法可以解决的。”曹欢欢则认为,做好问答平台需要运营和算法并重,“机器学习算法起的作用是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今日头条使用者日常频繁进行的阅读文章,收藏,分享,评论等动作,很好的帮系统确定了每个用户的个性化标签。和同类产品相比,在头条问答推出的第一秒开始,系统就“知道”几乎每个被授予提问权限的“专家”的底细。曹欢欢说,“作为头条的一个子功能,头条问答可以利用用户在日常使用今日头条主程序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画像,来帮助系统快速建立对其的基本印象。自然,这也是头条问答与那些从零起步,专门做问答平台的同类产品相比一个主要的优势。”

在我自己进入头条问答之后,可以看到系统推送的5个问题,均是从我自己同步过去的头条号文章的关键字分析得出——我平时并不通过头条阅读新闻,因此没有其他任何自己的兴趣领域被探测到。


在8-11月头条举办的机器学习竞赛中,设定的任务就是建立模型,预测专家可能回答某一问题的概率,旨在更有效率地将普通人的问题推送给愿意回答的专家。超过1600名机器学习专家与在校学生组成1000多支队伍参赛,冠军队伍由来自中科院计算所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三名博士生组成,有中科大和西电学生参与组队的两支队伍分获二、三名。三支队伍分别获得了5000美元、3000美元和2000美元奖金。为了更好的模拟现实情况,这次比赛全部使用来自头条问答的真实用户数据。

“分数是本次比赛判断名次高低的唯一指标,”曹欢欢说。“实际上,真正商业化的解决方案,一定要从性能和成本两方面加以考虑。如果为追求极致效果,长时间动用大量计算资源,造成成本大幅上升,那么这个方案是不经济的。但是,竞赛中也不适合以性价比来限制参赛者的创意。如果未来竞赛中出现性价比更高的方案,这当然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评估角度。”

张一鸣提出,算法现在还在尝试在热门事件里自动生成问题,对问题自动插图,对相似问题去重。他希望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事实类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回答的方式去解决,这样就可以节省专家人力。

只不过,重度依靠算法这种过于“今日头条”风格的举动会引发业界一定程度的“拨乱反正”。虽然在新闻客户端领域,算法驱动已经成为货真价实的主流思想,网易昨日确定取消频道编辑部,搜狐先被传裁撤编辑,后又否认;但在问答平台领域,目前也就是头条问答一枝独苗准备走算法为主的道路。现在在其他问答平台上,你都能看到各种“小管家”勤劳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