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的吕世浩老师在MOOC平台上课时,开头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他问,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多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是什么呢?
我暂停了课程视频,停下来细想这个问题。每个人比起以前,究竟多了些什么呢?是多了个网络ID,还是多了个手机号?这两个答案我都不满意,因为还有很多人没有用手机,也没有上网。
继续播放视频,吕老师说,每个人比起以前,都多了一个英文名。
听到这个回答,我不仅会觉得吕老师幽默感十足,还能体会到这个答案背后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有画面感,从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建立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国,再到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超级国家。全球化的进程如江河入海,势不可当,英语顺势成为世界桥梁般的通用语言。整个世界开始认同同一类价值体系,普世价值观开始出现。文化,正在加速融合与同化。
如吕老师所说,这是一个正在巨变的时代,每个人都正在经历人类文明历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这个时代给每个人增加的,其实远远不止是一个英文名,还有背后一整套如空气般无处不在的文化。
和许多人一样,我多了一个英文名。和许多人不一样,我知道自己为什么多了一个英文名。正是多了这么一丁点知识,我多了许多选择的空间和做出选择的能力。
本体论上的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并不是呼吁环境保护的意思,我们又可以称其为反超自然主义。也就是说,一个自然主义者,会否认所有超自然现象或物体的存在。
我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在我的世界观里,不存在美人鱼、圣诞老人、上帝、土地公、雷神、神秘生物、占卜算命、星相学、心灵感应、超能力者、灵魂、幽灵、彼岸世界等等超自然的东西。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很特殊,因为其官方在义务教育系统中已经加入了无神论因素,自然主义作为一种默认意识形态,在增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倾向之后,被当作理所当然的真相灌输给广大学生们。这导致的一个糟糕的后果是,许多学生未曾对自然主义进行深入的反思,他们在听到一些反对自然主义的论证之后,便轻易地抛弃了自然主义。就像学生们并不是深刻地意识到吸毒有害身体健康,一旦听到有人说吸毒对身体健康无害,哪怕这样的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出于迷茫或逆反的心理,也迅速投入到毒品中去。
这意味着,自然主义也有坚定程度之分。我个人就是一个非常坚定的自然主义者,一些人则可能是容易动摇的自然主义者。比如说,一些人真的相信星座或塔罗牌,相信一个人出生在某个月份或者在一堆卡片中抽出某张卡片,意味着什么值得严肃考虑而不仅仅是娱乐消遣的东西。一个坚定的自然主义者,是不会为任何伪科学所动摇的。
自然主义会带来许多后果,其中之一是,它会导致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少,这将使得受到宗教影响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但是,它没有为空缺出来的社会秩序提供新的建议。自然主义杀死了上帝,却没有给出替补。当然,这也许不是自然主义的责任。自然主义只是说某些人们以为存在的东西其实不存在。自然主义并不做价值判断,它没有说什么东西比其他东西更有价值。
方法论上的理性主义
在今天,方法论上的理性主义,其实就表现为科学的力量。这里的科学指狭义的以数学语言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群体看作一个又一个俱乐部,那我们有游泳俱乐部、围棋俱乐部、占卜俱乐部、中医俱乐部、钢琴俱乐部、日本动画片俱乐部、好莱坞电影俱乐部、登山俱乐部、电子竞技俱乐部、佛教俱乐部等等不同的俱乐部。在所有的俱乐部中,最重要的一个俱乐部,就叫做科学俱乐部。
科学已经被公认为最有效地获取知识的方式。而“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如今也被所有人当作默认的前提。如果政府部门需要政策建议,官员们古代可能会去寻找宗教领袖的帮助,而今天则会征求科学家们的建议。现在,不相信科学的人,已经被我们称之为反智主义者。而反智主义已经被当作“智商低下且死不悔改”的近义词了。我们默认反智主义者说的话都不需要严肃考虑。
前几年在网络上还流行起一个短语,叫做“这不科学”。“这不”后面其实要接形容词,而“科学”并不是形容词。所以这个短语其实是把“科学”当作形容词在用了。这个形容词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正确”。当我们说某某事情或者某某判定“这不科学”时,我们就是在说“这不正确”。如此看来,科学已经成了判定是非对错的标准了。
然而,虽然大多数人都认可科学的价值,但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科学素养。根据2010年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只有3.27%的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如果大家去搜索调查题目,就会发现要完成这些题目根本用不着大学学历,只要初中成绩不差,就能答对这些科学中的常识问题。这个调查结果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公民都不具备科学常识。
科普之路的确任重道远。但不管怎么说,科学事业至少在人们心中占据了崇高的位置。越来越多地人会投身于科学事业之中,整体来看,前景很乐观。
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
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概念,是集体主义。在中国长大的小伙伴对此应该深有体会,我们就是在一个集体主义文化下长大的。小时候,老师还会批评某些同学没有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在个人主义文化下是一个很罕见的词汇,只有在军队等特殊的集体组织中,人们才会强调集体优先于个体。
其实,只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个人主义,我们就会发现个人主义只有在生存物质不太稀缺的时候才会出现。当群体中的个体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时,人们会期望用集体规划来代替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这实际上是让强者被迫补贴弱者。因为强者生产出更多的物质,最后都需要均分给弱者。
一旦物质相对充裕,人们日常所虑的大部分问题,不再是吃饱饭的问题,那么个人主义价值观就会兴起。每个人都开始强调“我”的利益,表达“我”的诉求,都在问“这对我有什么用?”、“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个人不再是集体发展自我的工具,集体反而成了个人自由选择栖居的场所。
人类既不是如老虎一样的独居动物(个人主义,或者更贴切地叫个体主义),也不是如蚂蚁一样分工特化了的群居动物(集体主义)。人类介于独居和群居之间,只是更偏向群居一些。
这种对于个人来说有着超高自由度的局面,只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后工业革命时代(或人口较少,竞争不激烈的地区)才有可能出现。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住所、工作、婚姻对象等等,不再受到来自集体的约束。一旦一个人觉得自己受到的约束让自己无法承受了,那他/她就可以换一个集体,甚至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也是可行的。
英国可以算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极端体现,日本则是一个集体主义观的极端体现。之所以不说美国,是因为美国是一个文化多样性极强的国家。中国处于英国和日本之间,更偏向日本。西欧国家则更偏向英国。
一些人可能会设想,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可以平等共处,然而这些人的想法过于单纯。哪怕是在日本,年轻人也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对企业的终身雇佣制有越来越多的抱怨。我预测,随着全球文化的一体化,未来个人主义价值观会更加普遍。
欲望的同质化
在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有一座神奇的寺庙。有许多清华、北大毕业的高学历人才在龙泉寺剃度出家。住持释学诚会利用互联网弘扬佛法,其僧团更是有着不俗的科研实力。
之所以说这所寺庙很神奇,就是因为这所寺庙的许多人,有着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欲望。
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无非是财色名。但出家人不积累个人财富,不追求个人名望,还要克制色欲。一般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中可以轻易获得大多数人想要的财色名,而龙泉寺的一些僧人,却反其道行之,这让我这个学心理学的,萌发了对龙泉寺僧人强烈的研究兴趣。
文化的同质性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欲望的同质化,我们想要的东西变得越来越相似。我们想要更多的钱,更宽敞的房屋,更豪华的汽车,更漂亮并且更体贴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总而言之,我们想要更多的人羡慕自己,而如今人们羡慕的对象越来越单一。
龙泉寺的僧人会有多少人羡慕呢?微雕圈的大师有多少人羡慕呢?电子竞技的世界冠军有多少人羡慕呢?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如果一个东西不能转化为金钱,那么它似乎就一文不值。而一个人一旦没有拥有多少金钱,或者多少可以转换为金钱的其他资源,那么这个人就不值得羡慕。换言之,在金钱万能的时代,人们要么羡慕实际上的有钱人,要么羡慕潜在的有钱人。其他东西,似乎都不值得羡慕。
我不会说什么“金钱是万恶之源”之类的愚蠢的话。作为交易工具的货币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之一,它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让人们从以物易物的交易中解放出来。换言之,金钱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自由。人们可以随时售出自己的资源(智力资源和体力资源),然后换到一定数量的金钱,再在巨大的市场中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自己想要的东西多么小众,只要有利可图,你就能买到最能满足你个性化需求的东西。这种场景在人类还没有发明金钱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以获取金钱为价值导向的文化,就会导致人类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人们会争相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仅仅为了让其他人羡慕自己有能力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就像人们争相用皮鞭抽打自己,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挨打能力究竟有多强。可悲的是,抽打得多了,很多人都开始享受这个挨打得过程了。
在许多问题上,我都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科技水平会越来越高,人类的受教育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利他主义行为也会越来越频繁。我甚至相信,即便没有我和我的朋友们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的努力,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在消费主义的盛行上,我没有那么自信。
太多的人,对自己的人格价值没有信心,要从自己能买得起多贵的产品或服务中寻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