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淡斋达原
好心情也是免疫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告别繁琐操作!Linux ... ·  昨天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Fedora即将登陆Win10/11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信新功能升级:可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 ·  2 天前  
Linux爱好者  ·  AI 正在培养一代 “文盲程序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淡斋达原

12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41

淡斋达原  · 公众号  ·  · 2024-12-15 07:00

正文

影响中期预测结果的因素很多,中期仅供读者们参考,具体仍以《玫瑰战争 》、《重点传染病数据分析》和《传染病综合风险提示》 为主。
PS:由于有部分数据还未拿到,所以不排除之后出一期“补丁”来修正这期的可能。

本期分为三部分:

  • 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
  • 不同区域的流行展望

  • 远期的流行可能


如果不是很在意具体缘由,可以直接看第一部分结尾和第三部分中远期可能的发展情况。

一、 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
(一)主要流行的变异株
从CCDC11月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来看,依然是XDV及亚分支和JN.1其他进化分支和 混合流行系(KP.2系、KP.3系、LB.1系和JN.1.18系等)为主,且XDV及其亚分支在第48周占比进一步上升到了67.5% 图 后流341-1) 。世界范围内比较流行的XEC及其亚分支,暂时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波动。

341-1

考虑到XDV在我国大陆地区已经主导了4~5个月的流行,所以在之后的1~2个月内其有较大的概率被其他变异株取代 图 后流341-2)。
341-2
下面来 简单说一下比较可能的变异株。
NB.1 ,暂未单独列项,其来源于 XVD.1.5 的子系变异株,目前在统计中和 XDV.1.5系 均归在 XDV及其亚分支 当中。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Gisaid的数据来看, XVD.1.5(含NB.1) 是最近2个月国内占比增长较为迅速的变异株,有极大的概率成为我国大陆地区下一轮的主要流行株。
我国大陆地区相对有潜力的变异株是XDV系的子代分支NB.1系,目前尚未单独列项,其具体潜力仍有待观察,大约会在2025年1月有较为明确的结果。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11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30
XEC ,已单独列项,其来自于 KP.3 的子系变异株( KP.3.3 )。目前是世界范围内增长较为迅速的变异株,在美国已经取代“ KP.3.1.1及其亚分支 ”成 为当地占比最高的变异株。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流行目前并没有优势,占比不足5%,但同样不排除“ XEC及其亚分支 变异株出现区域性流行的可能。
KP.2及其亚分支 和“ KP.3其他进化分支 。像两个过气的外国鲜肉,频繁出现在我的私信和不同平台的留言中。
KP.2 或XDQ成为大陆主要流行株的概率很低。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265——CCDC2024年4月新冠月报分析和中期展望
K P.3 的优势并不明显,下一阶段国内的主流毒株更可能是 XDV 系变异株。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7月后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287
最近三个月一直在说,尽管从全球范围来看 KP.2 KP.3 占比很高,但我依旧不看好这两系毒株可以成为大陆地区的主要流行株。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9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09

都八个月了,答应我忘了他俩好吗?

341-3

不过怎么说, 从目前的流行情况来看,我国大陆在12月暂时没有出现具备绝对传播优势的变异株。 不过我们在上个月的中期预测中也提到过:
国内比较现实的风险点在于,在上一轮流行中, 除XDV系变异株外的 “混合流行系 ”在各省的检出情况并不“均匀”,无法完全排除部分省份随着人群免疫的衰退在出现一轮小范围的波动。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11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30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进入12月之后,部分地区的感染情况出现小幅波动的原因之一。
(二)人群的免疫背景
我们在之前的分享中提到过:
夏季的新冠疫情存在一定的接力性,不同地区的抗体衰退速度并不统一。 从上海和重庆的公开数据来看,这两地的情况更加特殊一些 通过数据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地的最近两轮新冠疫情的流行情况和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一样。 JN.1主导的冬春流行峰值出现在2月,早于全国整体的3月; XDV主导的夏季流行峰值出现在7月,早于全国整体的8月; 两地均呈现出类似于双峰的流行趋势。 就此来看我们之前判断夏季流行是 江浙沪地区 “单发动机”模式,其实更可能是在南方雨季影响下长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同时展开的“双发动机”模式(冬春流行或许同样是上海和重庆的“双发”模式)。 上海的疫情外溢影响了浙江和江苏; 重庆的疫情外溢影响了四川、贵州和云南。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10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20
所以整体上依旧维持之前的判断,即部分地区(上海、重庆和北京)的抗体衰退 可能出现在2024年12月中上旬,也就是第49周~第50周;而全国性的抗体衰退可能出现在2024年12月中下旬(第51周~第52周)。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11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30
这同样可以用于解释近期 部分地区的感染情况,出现小幅波动的原因。不过 人群免疫 背景只是影响疫情 暴发的一项因素,爆发全国性的流行还需要结合其他信息综合考虑。
(三) 其他传染病流行情况
从流感周报来看(图 后流341-4),第49周已正式进入2024-2025年的冬春流感季,这 很符合我们在之前的判断:
近期如果寒潮持续南下,造成人群的免疫波动,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大概率会出现新一轮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疫情。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11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30

341-4

最近也有很多读者询问流感和新冠病毒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我在之前的分享中有比较详细的讨论:
简单概括的话就是需要在达成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两种病原体的流行曲线才可能呈现出相互竞争的结果。结合这轮流感暴发的时间较晚,以及前文提到的人群免疫变化等情况,这也是近期新冠疫情出现小幅波动的另一个原因。

随着时间进入12月,上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带来的自然免疫开始衰退,人群变得更加易感,而同时京、津、沪、渝四个地区的流感病毒暂时还未达到较强的流行水平,使得部分地区从12月中下旬开始存在新冠与流感“共流行”的风险。同期东北地区则主要是由于持续降温,影响了当地人群的免疫表达。

而在我国大陆地区暂时还没有新变异株占据传播优势的前提下,这种潜在的区域性共流行风险,是否会提早变成全国性的大流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强者”总是之后登场-传染病综合风险提示08

从第49周的流感活动情况来看,在以甲型H1N1为主要流行株的前提下,这轮流感疫情高峰可能还会持续9~12周,也就是2025年第6周~第8周 2025 . 2.3~2.23 )。但也不排除当中会出现H3N2和Victoria的接力流行,后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四)社会活动
2024年已经没有公共假期了,所以我们需要看一下2025年前两个月的情况 图 后流341-5)

341-5

  • 寒假

由于气候差异,各地学校之间寒假时间存在一些差异,通常来说东北地区的会长些。整体来看大部分地区会的高校在2025年第3周~第4周(1.13~1.26)开始放寒假,在第8周~第9周(2.17~3.2)结束寒假;中小学和高校不同,普遍会在第7周末尾~第8周结束寒假。 通常情况下 寒假有利于降低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 春运

基本和高校放假时间重叠,第3周~第8周。 一般来说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 会加速 呼吸道传染病的扩散(所谓的“搅匀” ), 也会增 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

  • 春节

2025年第5周~第6周;若是计算到元宵节则是第5周~第7周。从既往的流行来看,公共假期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整体影响取决传染病本身的流行形式(流行期会放大,散发期则影响有限)。


(五)天气因素
1月~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较为典型的冬季,北方的低温和干燥给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每年2月~月时,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变得非常潮湿,高湿度也同样给新冠病毒这类的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总的来说下一阶段的气候条件并不利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在综合了以上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后,针对2024年剩下的时间我们仍维持之前的判断:

考虑到最近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的流行强度,作为补充北京、上海和重庆这三个“发动机”省市和周边地区 第47周~第51周的新冠疫情可能会有小幅波动。 但目前来看,发展为全国性疫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 11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30
而2025年之后,由于本轮 甲型流感疫情可能的结束时间正处于春节假日结束到寒假结束(非东北地区)期间,同时考虑到新变异株 大约在一月中下旬 占据传播优势,所以下一轮全国范围内的新冠的快速增长期可能始于第7周~第8周,在第13周~第15周迎来峰值,东北地区的流行情况或将存在1~2周的滞后。在快速增长开始前的几周内,由于人群免疫的衰退,全国的新冠疫情或将表现为相对缓慢的爬坡式增长。
二、区域发展情况
本期不对区域划分进行修改,仍维持之前的分区 图 后流341-6)
  1. A1为北京;A2为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和河南;A3为东北地区;A4为西北地区。

  2. B1为上海和重庆,B2为浙江、江苏、福建、四川、贵州和云南,B3为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

  3. C为广东、广西和海南。

  4. D为 西藏 香港、澳门和台湾。


图 后流341-6

部分省份交界处城市的划分可能存在偏差,读者可以自行调整
(一)A区域

图 后流431-7

这一区域整体 推测可能的 情况为:
  • 2024年:
  • 49 周~ 第50 周(12月2 日~12月15 日) 当地风险保持在相对低谷, A1可能存在区域内的小幅 波动,并对A2地区造成部分影响。
  • 51 周~ 第52 周(12月16 日~ 12月29 当地风险保持在相对低谷, A1可能存在区域内的小幅 波动 ,并对 A2地区造成部分影响。
  • 2025年:

  • 1 周~ 第4 周(12月30 日~ 1月 26 ,整个区域持续保持在散发状态,但传播强度会随时间逐渐增长。 期间可能影响疫情变化的社会因素有春运返乡和学校放寒假。
  • 5 周~ 第6 周(1月27 日~ 2月9 ),以A1为首整体流行情况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抬升,但大概率不会出现规模性传播。
  • 第7 周~ 第8 周(2月10 日~2 月23 ),整体流行情况可能会进入高速增长期,出现较大范围的传播和爆发。期间可能会影响疫情变化的社会因素有节后返工和学校开学。

A1 是北京 市, 从既往的全国性 流行情况来看 先于 A区域其 地区1~2周左右 进入增长期。如果是非春节期间, 会先 外溢影响到A2区域 ,之后是A3 区域,A 4区域 一般是全国 最晚 进入流行期的地区。 A1大概率会成为冬季“北方” 各地区的流行发动机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 将其试做整个北方的“金丝雀 预(近期一年多 也确 实如此 山东与河南两个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 南方 B区域 的影响 ,但整体来说和 A区域更紧密。

(二)B区域

图 后 341-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