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爸看房
很会带娃的房产博主,专注广州300-2000万总价的刚需/改善买房咨询和落地; 不散播焦虑,不盲目激进; 持续分享踩盘经历,真诚分析买房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果爸看房

二胎之后,35岁中年奶爸关于房子和事业的感悟

果爸看房  · 公众号  ·  · 2025-04-03 22: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正文-
哈喽各位小伙伴,我是果爸。
最近一段时间是我这一年来少有的断更,因为我们家又迎来一个可爱的小生命,近期都在忙着照顾老婆、孩子,公众号写文、咨询、踩盘的事情暂时搁置,包括很多VIP的群里面,我最近回复速度也比较慢。
这一篇不聊逻辑,分享下一个已经35岁,又有两个娃的全职奶爸,对房子对事业的感悟。
全文大概4000字。
一,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老粉都知道,从18年底开始,我就自己全职带娃,基本上没让长辈帮忙,虽然生活比较累,这几年白头发也多了,但都在我们经济、身体承受范围之内。
但是这次不一样,我提前一个多月让我妈过来帮忙,毕竟上有我老婆,下有老大老二都要照顾,我一个人确实搞不定,不管和长辈的生活习惯有多大的差异,该寻求帮助的时候也不要强撑着。
事实也证明,我妈来了之后,洗衣服、做饭、买菜、洗碗这些比较日常的杂事有人分担,我能投入全身心到老婆孩子身上,效率更高,人也更轻松。
买房也差不多,这个市场的信息太多了,总有人比你在某个领域更擅长,购买别人的认知、知识和服务,本质上是更有利于你的,你只需要专心你自己的行业。
我有时候也会付费学做自媒体,买过一些基础的育儿课程,看各种短视频、育儿书籍。
本质上来说,大家都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面,用最小的成本撬动别人的能力。
工作也是如此。
虽然我一直说自己是“转型”房产博主,但能够转型的基础是10几年前刚工作的时候,就进入房产行业,对宏观中观有一些认知,加上前几年一直将自媒体作为副业,积累了不错的写作能力和习惯,所以现在写文对我来说,非常轻松,给粉丝做咨询,也有非常明确清晰的思路。
我曾尝试过做母婴博主、做知识付费,但这些赛道,有更多更强的对手,我的经验、能力还是弱了点,不如专注房产领域,减少大家的信息差,帮助大家增强认知,也希望我的内容,让各位读者有所收获。
从房子、带娃到工作,我都意识到,不要想着大包大揽,不要觉得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将精力聚焦、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即可,其他的寻找外界帮助、付费买服务,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母婴博主这个赛道我会继续尝试。
因为我的粉丝中,有很多同龄人,或者准备结婚、刚生娃的年轻人,或许育儿方面的内容,也能给他们带来一些积极的收获。
二,不要过度高估自己的判断
对房子的期待,本质上是对自己判断的反馈,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都没有必要。
这两年市场下行,我见过各种各样心态的买家,多数还是比较谨慎,但也有极少数朋友抱着赌徒心态想“博一把”。
对这样的人我一律是劝退的,让他们干脆别折腾,市场根本不以我们个人为转移,不要轻信网上这个大V那个大V的言论,更不要对经济恢复过度乐观。
退一万步说,市场好转了,你的经济状况、你所在的行业、你的收入前景也未必马上好转。
但也没必要太悲观,认为房子就是个消费品,就像教育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差不多,房子依然是我们家庭很重要的资产,长期来看依然具备很强的金融属性,只不过现在要做的是,不要乱买房,不买总比买错要强。
过去几年的“过山车”告诉我们,不要高估自己对市场对未来的判断,市场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热,但也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冷。
三,幸福的来源,寻找房子的确定性
虽然我买的是楼龄比较久的二手,按现在的户型新规,产品也完全落后了,但我觉得住这套房挺幸福的:
我老婆上班很方便,以后地铁3个站到单位;幼儿园在小区里,小学就在小区旁边,孩子上学步行6-7分钟可达;我回金融城的办公室,算上等车走路时间,地铁+公交大概30分钟,开车最快不到20分钟;
周边的生活配套、教辅机构也算比较丰富,孩子平时玩耍、补课都不要去太远的地方。
特别是怀二胎这10个月,我感触颇深。因为我们经常要去东山口产检,打车大概20分钟,经常走二沙岛也没什么堵车烦恼。
如果坐地铁的话,算上走路、换乘一般不会超过35分钟时间。单次产检从出门到回家,差不多2个半小时就能搞定。
对我们来说,未来的房子能不能卖掉、卖多少钱,保守估计都是6-7年之后(孩子小学毕业)甚至更遥远的事情,以后经济能否恢复,也不在我们掌控和预测范围之内。
所以当下操心这些,意义不大。现在要做的是,享受这套房子带给我们的便利度就行了。
那些确定的东西,就是我之前追求、且现在享受到了的。
四,新盘很好,二手也有自己的优势
我知道现在很多朋友看不上二手,因为新规的产品实在太好了,完全碾压二手。这个是事实,对于高总价买家来说,目前的市场还是值得上车新盘的。
但对于很多总价预算不高的买家来说,撇开“利用率”这个被过度模糊的概念,大家还是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地段、配套、交通这些方面来,也就是说,一些价格还不错的次新二手,其实也可以淘一淘。
也许二手给你的飘窗少了几个方,利用率没有那么漂亮,但你能享受的配套也不同。
比如越秀那些顶级的医疗资源,根本不是10年20年内可以改变,而像东风东、华阳这些名校,靠一个牌子、一个教育集团的title就再建一个吗?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在里面。
你要享受成熟的教育、医疗资源,能选的很少,往往也只有二手可以选。
选新盘的朋友,则要做好前期不方便的准备,即使有些1000万、1200万的房子也一样,没有地铁没有商业,配套发展成熟的周期比较长。
这里并不是说新盘和二手哪个更值得买, 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被“120%利用率”这些字眼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不要在样板间、售楼处盲目上头 ,你的房子买了就是二手,同样需要接受二手市场的检验。
五,感谢互联网、感谢自媒体
我从10年前接触自媒体,吃到了一些红利,中间有过停滞,换过多个赛道,算是发展的还不错的尾部自媒体博主,非常庆幸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关注同一个领域,同时能够顺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转型。
也非常感谢中文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我能够有底气全职带娃,对于一个人生前30年顶着“学霸”、“名校”标签的中年男人来说,这个决定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虽然现在是个信息社会,但信息的爆炸反倒给很多买家带来了烦恼,信息多了,垃圾信息就更多了,看上去对你有利,其实有更多外界因素在影响你做出正确判断。
这就给了我发展自己事业的机会, 自媒体放大了我的能力和时间,我的文字、认知和逻辑给了许多朋友帮助,帮助他们在买房这件大事上少踩坑、不踩坑,同时也能开展我的咨询和买房服务。
自媒体也让我有很多自由的时间,可以很好的兼顾接送孩子、给家人做饭这些日常工作。
这里也给自己再次打个广告,说一下我最新优化的服务:
一种是纯咨询, 只接受线下面对面沟通,解决大家的买房疑问 ——这个服务适合暂时不一定买房,或者有自己渠道、不想通过自媒体、中介去买的朋友。
一种是买房服务,新盘的 咨询、带看都是免费的,提供从咨询到收楼全流程的服务 ——当然,在买之前,我或者我团队的咨询师会根据你的详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预算、需求)给你做一个全面的咨询和梳理,让你买的清楚买的明白。
近期有想在广州买房、置换或者有其他买房疑问的朋友,欢迎加我了解详细情况。
六,专注事业,才能对抗生活的压力
到现在,我深刻意识到,事业稳定且有明确的发展潜力,是一个家庭顺利买房、轻松养娃的底气。
我作为房产博主流量不大,但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还是有很多买房痛点,依然有很多朋友对于如何买一套合适的房子认知不清,依然帮客户买房的需求在。
即使是寒冬般的市场,还是有不少粉丝信任我们专业、用心的买房服务。
这几年我也接触过各种各样的购房群体,有些在大厂、有些在企事业单位、有些做传统的贸易生意,还有些踩到了互联网、电商的风口迅速积累财富。
他们虽然预算不同,认知有差异,学历有高低,也许他们所处的行业、公司当下比较困难, 但都是有比较稳定且具备增长空间的事业,他们自己对于未来的工作也是充满信心的。
这是我想对所有买房人说的, 与其焦虑、担心未来房价的走势,先专注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拥有更具成长性的收入,才能承担各种来房子和家庭的压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收入结构和行业稳定性,不足以让你安心的背上20-30年房贷,暂时搁置买房也没什么问题,等你想清楚其中的压力和风险之后,再考虑上车的事情。
我自己也是这样的规划——
接下来我会持续优化我团队的咨询和买房服务,继续增强自己的专业性,在内容方面提供更多元化的展示,帮助大家买房避坑,帮助大家买对房买好房。
七,带娃和帮人买房,都是一种责任
我真正有明显责任感是有了孩子之后,前期自己全职带娃、做副业,中期准备寻求长久可持续性的工作机会,再到这两年痛苦的卖房、买房,投入到房产博主这个身份中。
这个过程是蛮辛苦的,但能够让我保持激情和动力的,都是满满的责任感。
我老婆信任,把孩子交给我,我必须得让她放心、安心;
孩子出生在我们家庭,作为家长,要尽可能给她创造比较好的成长环境;
粉丝选择来我这里做咨询、找我们买房,我要客观公正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卖房、买房策略,不管是免费咨询、付费咨询或者是考虑我们的买房服务,我的接待标准都应该是一致的;
来自家庭和粉丝的信任,一直鞭策我持续保持责任感。
当然,我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清晰:
我不是大V,不能教别人买房赚钱,更不能保证预测未来市场按照我的思考去走。
我能做的是:
一方面尽量消除大家的信息差,给大家最真实的市场信息和价值;
开发商的营销手段非常多,二手又是信息量更庞大更不透明的市场,我尽量以站在买家角度、帮你思考买房问题。
另一方面,我可以利用自己的认知和信息,让大家更高效的选筹 ,帮大家更客观分析不同板块不同楼盘的优劣势,给你更精准的匹配和筛选,并且利用自己在行业内的一点影响,争取到对你最优惠的折扣;
这个市场并不存在绝对不能买的盘,全网都说好的盘未必适合你,最终还是回到需求上来。
与其说我懂很多楼盘,其实我是更懂你们的需求和痛点。
八,不折腾也是一种选择
虽然我的业务是帮人买房,但很多过来咨询或者线上咨询的朋友,如果不适合买房或者置换的,我都是强烈建议不要折腾。
特别是对于要卖房的朋友,现在卖房难度本来就很大,市场不稳定,买入也容易踩坑。
既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没有很强紧迫度、方向也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干脆不要到处折腾,起码节省很多摩擦成本,也能避免卖到了低位、买到了高位这种踏空风险。
既然很多确定性我们把握不住,干脆就不要冒险,不要折腾来折腾去。
对于有些朋友,既然你没有卖和买的紧迫度,我也建议你们不用到处付费咨询(包括我),不同博主的想法观点有差异,你知道的越多,答案越多,并不会让你更轻松,反倒增加了你的困难。
总的来说,我现在的目标很明确:
一是做好带娃的本职工作,给孩子创造比较好的外部环境,服务好自己的家庭;
二是持续深耕现在的买房业务,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继续加强服务体验,帮助更多的买房人。也会坚持自己的初心,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分享观点。
三是在房产内容上,也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买对房买好房。
-END-
我是果爸,懂房子也懂育儿,感谢大家的信任,过去两年,我已经给超过600名广州买房/置换的朋友提供过深度咨询和全流程买房服务。
如果对于卖房、置换、学位房、刚需上车、改善置业有疑问,欢迎预约咨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