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
(Capitalismo Periferico:Crisis y Transformacion)是普雷维什的代表作,成书于1970年代末,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观点。
在书中,普雷维什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心和外围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不平等的发展地位。从本质上说,两者的关系不应为对立,而应当是共赢。可是现实并非如此。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不能解决外围的发展问题,外围应当有自己的发展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普雷维什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
拉美经济学界认为,对于以“拉美经委会思想”为代表的“拉美发展理论”来说,普雷维什的理论贡献是第一位的。
劳尔·普雷维什
(Raul Prebisch,1901-1986),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拉美发展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1923 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进入阿根廷统计局工作(1925) , 先后任阿根廷财政部副部长(1930-1932)、阿根廷中央银行行长(1935-1943) , 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1953-1963)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一任秘书长(1964-1969)、联合国特别顾问及经济和社会事务副秘书长(1973-1976) 、《拉美经委会评论》杂志主编(1976-1986)。1981 年,普雷维什荣获第三世界经济和社会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三世界基金奖”。
普雷维什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经济理论家, 先后被聘为墨西哥、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等国中央银行的顾问。20世纪拉美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被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代表”。
译者
:
苏振兴
,1937年生,湖南汨罗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1年参加工作。1959年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60-1964年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专业学习。1964年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先后任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拉美局副处长、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三等秘书。1981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拉丁美洲研究所南美研究室主任(198l-1982年)、副所长(1982-1985年)、所长(1985-1996年),分党组书记,《拉丁美洲研究》杂志主编等职。1990-1991年在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客座研究一年;1996-1997年先后在秘鲁太平洋大学、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拉丁美洲经济与政治。
袁兴昌
,研究员,从事拉美研究工作三十多年,现任阿根廷宏诺南美经贸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宏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进入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工作。1979-1983年在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工作,1984年回拉美所,先后任南美地区研究室副主任、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经济研究室副主任。1991年9月至1992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访问阿根廷国家与社会研究所、智利拉丁美洲经济研究社、拉美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等机构,从事拉美发展理论和依附理论研究。1997年起,在阿根廷独立从事投资贸易机会的研究和咨询,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发展战略研究和投资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