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绍斐
一键关注老中医,一针根治直男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雅诗兰黛全球裁员规模扩大 ·  20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日产回应将放弃与本田业务整合 ·  23 小时前  
半佛仙人  ·  【 给人发红包皮是因为没钱吗?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杜绍斐

一个前设计师的自白:宁愿离开这一行,也不助纣为虐丨推荐

杜绍斐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9-02-23 23:30

正文


装修圈的乱象,你了解多少?


都在说装修的水太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遇见什么不靠谱的室内设计师。


今天,我请来了小伙伴「住范儿」家的编辑狮砸,来聊聊他从法国学电影到回国搞室内设计碰到的一系列行业内幕。





很多范儿友好奇,我是怎么来到住范儿做编辑的。


其实一开始本科我是在法国念的电影。因为要拍摄,经常有机会能深入到普通的法国年轻人家里做客。


从二战后公寓大楼、十八十九世纪的老房子到郊区独栋花园住宅,这些住家大多状态很好,完全看不出已经有了数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隐蔽在巴黎市中心阁楼。从结构看来年代久远,歪歪扭扭开裂的木头裸露在外面,屋子里却非常现代前卫,一整套的开放式整体厨房,甚至在卧室里还放着一个大浴缸。



之前在北京念预科时,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正在建造的银河SOHO。把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完整老城市街区拆掉,然后把一组像从外星球来的纯白色高大建筑塞进去,这在欧洲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


但更让人觉得惋惜的是,很多旧房子的屋主抱着等拆迁的心态,对房子完全不管不顾;除非是那些无力搬入新房的人,居住环境差到无法忍受时,才会做一些修补。


我觉得,如果老房子的居住环境更棒一些的话,就不会有那么的老房子被拆掉了。



从法国回来后,我开始着手学习和入行室内设计,同时开始寻找实习,然后才发现国内的室内设计市场有多乱。


我还记得面试的第一个工作室,在loft式的写字楼单位里塞满了红木家具,老板是一个中年人,态度傲慢,一张口说:我无所谓你会不会什么3D、CAD,外面那个女孩子什么设计都不会,但是她能说,会签单。


我顿时比吞了苍蝇还恶心。


但是接下来更多公司、工作室都提到了对设计师的签单要求时,我就终于理解了: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一群打着“设计师”幌子的销售。



  • 对风格的理解不在一个频道


我终于找了一家设计部和销售部分开的大公司。


大公司入职的前两天,什么事也不做。


每天呆在样板间展厅里,死记硬背每一块地板瓷砖的品牌、价格。


终于上手画图时,更像是流水线作业,从别人手里接过空白户型图就开始画。


业主是谁,家里住了几口人统统都不知道,埋着头就开始画灯位、画水路,客厅里一定要走吊顶,然后沿着电视墙打一排射灯。


所以我至今都排斥“电视墙”,至于有人提什么“餐厅背景墙”、“沙发背景墙”时,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不仅如此,每天下班后还需要进行所谓的新人培训:拿着百度百科上抄下来的无稽之谈,放几张画质感人的PPT,告诉你什么叫“简欧”,什么叫“美式田园”。


在他们的定义里,“日式”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塞下两张榻榻米,“地中海”就是要在一切能看到的地方泼上蓝色。


那种“简欧”我在欧洲闻所未闻,那种“地中海”我在法国南部真正贴着地中海的地方也见所未见。


至于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的北欧风,只字未提。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简欧


这是真正的法国人家客厅


  • 为了装饰而装饰


他们培训的“话术”,客人来了不问生活习惯,不问买房想要改善的问题,刚问完“你家几口人”,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你喜欢什么风格?现代风格比较简约,但是简欧更大气”。


所谓的“简约”,最后还是搞两圈大吊顶、豪华电视墙外加雕花玄关隔断。


默认的地面是客厅地板+卧室地板的组合,这样每一个房门就可以装一块门槛石,如果客户付全款,就会“送两块门槛石”。


我父母家近200平米的复式,除了卫生间之外,全屋木地板相连,什么问题也没有。


所以我也是一直对滥用门槛石抱着非常抵制的态度。


当时我还沉浸在法国六七十年代建筑,从屋顶到地面清一色清水混凝土的朴素之美里,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标榜自己现代,其实审美落后别人半个世纪不止的“现代简约”。



“简欧”简直是石膏线、罗马柱、软包电视墙背景墙、软包卧室背景墙全家桶,一口价XXX元全包,只有增项,没有减项。


不要电视墙?不好意思不退款。


不用我们的主材?不好意思我们不做,你找别家去。


我这下可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要死记硬背主材品牌和价格了。


宁可给客户塞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也不乐意简单的四白到顶。


而我只是在电视墙上画了5个插座,就被删掉了2个,理由是:


没必要那么多,他们不够可以拖插线板。


德国人在1919年开始号召“功能至上”,号召“设计是要解决问题的”。


而这些装修公司“设计”了半天,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比1919年还不如,观念落后了整整一个世纪。



  • 不可能存在的“0元设计”


为了签单,那家公司还会保证向用户提供“免费设计”。


身为一个整天和各种设计师打交道的人,我非常清楚地知道真正的设计师是有多痛恨“免费设计”。


我代表公司作为甲方去和一些设计师交流时,也尽量在权限内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利益,即使诚恳地告诉他们我们预算不足,也不会去砍价。


设计师创作背后包含的是他们多年苦练的基本功、他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旅游时的见闻和大量的思考,向他们支付的费用相当于购买他们的整个人生,这个费用一点也不贵。



设计师的费用是绝对不能省的,因此那家公司的“免费设计”里毫无设计元素。


当客户确认签单后,会由“设计师”绘制平面图,放上去的家具都是不知哪来的素材模板。慢的两三天,快的话半天就搞定了。


平面图画好之后,直接扔给外包公司做成三维效果图。二维转三维时,家具软装又是找来的素材。


中间转了两次手,出来的效果图(从某种意义上)很好看,但是从家具到灯具全部都买不到,什么意义也没有。


最后这张图的成本,又会拐弯抹角地加到客户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我会在每周安利时,都在开头写上:“好看又买不到的东西,都是耍流氓”。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住范儿(ID:zhu-faner)”


  • 不与恶为伍,还要与恶为敌


那家公司我呆了不到一个礼拜就走了。一个礼拜完全不够了解一家公司,但是了解他们做的“恶”,是绝对足够了。


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以工装为主的个人工作室,才算真正学到了东西。


但在工装设计里没有找到自己的想入这行的初心,所以宁愿转做运营,当个家居爱好者,也不要做只会签单骗钱的“设计师”。

 

那天朋友看过我写的文章,特地跑来问我,天花板不加石膏线真的好吗?


我说,当然没问题,现在都不兴做了,你要不喜欢不做就是了。


朋友说,可是我家的设计师说没有石膏线压不住。


我说,宜家最近在打折,是你亲自把他炒了,还是我给你买把刀寄过去?



又有另一个朋友问我,客厅和房间的地板一样,但是设计师说要安门槛石起个过渡作用。


我说,你可以拿那块门槛石直接往他脸上呼,然后用买那块门槛石的钱给他叫个120。


有范儿友在后台留言:请问餐厅背景墙什么设计?


我立马撤换了稿子,赶出了那篇《钱多花不完?花四五千块钱做个电视背景墙吧!》。


因为我知道这些所谓“设计师”、装饰公司的套路,所以尤其痛恨他们日复一日用一样的套路去蒙骗对家有憧憬的人。


我宁愿去支付给真正的设计师每平米三五百甚至一千元的设计费,也不需要一个建材商的推销员吃着回扣,往我家塞垃圾。



  • 民主设计: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家


但渐渐我接触到很多人,刚开始都希望得到“设计设计”,其实他们的需求很简单,家里看着整洁干净美观就好,没有严苛到精准配合每一分钟生活习惯的要求,哪怕是每平米150元的设计费也是一件奢侈或觉得没有必要的事情。


就像前段时间88万元6平米的迷你公寓:有人觉得住在这么狭窄的地方没有尊严,可是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尊严并不是一套城郊的大房子,只是在市中心需要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当住范儿的向我提到,要做大家都买得起的设计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重新捡起对家装行业信心的机会。


在浮夸风格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希望一起努力去做更注重功能和本质的东西,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设计,并且把这些设计融入到产品本身,让更多的客户共享同一个设计,从而降低设计本身的费用。



浴室的设计,也许没有网图里那么高大上,但是能保证干湿分区和足够的储物空间。


厨房的设计,可以兼顾卫生和收纳的考量。


衣柜的设计,也有很多内部布局供不同的家庭进行选择。


抛开各种风格化的东西,我们的设计师会从插座离地的高度、开关离门的距离、柜子的高度这样的小细节入手,把精力放在这些真正关系到每天使用舒适度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从主材到五金,所有的材料都是我们的设计师一次次挑选,根据产品本身做成3D模型。


为了一盏灯的光照效果,可以调整一个晚上,以便让效果图呈现出来的样子更接近现实。



硬装完成后,大家还可以直接对照自己的户型大小,挑选适合自己的软装配饰。


这样,即使是对设计搭配毫无概念的普通人,也可以直接对着图片选出自己家的模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