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优雇佣军
通信、科技、未来!通信路上,一起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优雇佣军

【报告下载】5G和物联网如何赋能零售业变革

网优雇佣军  · 公众号  · 通信  · 2019-10-21 20:27

正文

导  读

面对零售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近日,高通联合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智能互联:赋能零售新时代》白皮书。扫描文中二维码,您即可获得报告全文~



面对零售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近日,高通联合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智能互联:赋能零售新时代》白皮书。 在这一新蓝海前,企业可在新价值、新技术、新生态三方面着力,挖掘新零售的全新商机。


关于白皮书全文,您可扫描二维码获取。


下面为白皮书内容节选。


新零售本质:“体验式”零售数字化转型


零售革命的再爆发存在多方面驱动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诉求的变化。随着数字化原生代逐渐成为市场主力,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更加碎片化,用户需求不断深化,对个性化产品、高消费体验的诉求日益增强。零售商必须以数字化的思维和持续的技术投入为依托,以提供无摩擦、不间断的卓越消费体验为使命,进行持续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是数字时代新零售的本质所在。


IDC从零售行业的实践出发,梳理了实现“体验式零售”使命的战略、长期项目和应用案例,总结为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图 2):


图 2 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框架


来源: IDC, 2019


IDC认为,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是“体验式零售” ,即持续地创造沉浸式客户体验,让客户与线上线下的零售商店紧密联系,参与到搜索、评估、挑选商品、支付的全用户旅程。践行“体验式零售”使命,需要从以下五大战略着手:


全渠道商务(Omni-Channel Commerce)

  • 体验式商务:将实体店、线上订单和库存、仓储系统、支付环节等联接起来,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跨渠道完成整套消费过程。

  • 智能订单履行: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分析订单需求、针对订单生产、以及即刻订单出货的流程,也将提升供应链系统、场景感知决策等流程。

  • 增强与虚拟体验:使产品信息和虚拟消费体验可视化,使消费者不必亲自察看货品便能获取全面的商品信息以及商品与自身的适配性。

商品生命周期管理(Curated Merchandise Life-Cycle Management)

  • 智能产品设计与创新:在商品生命的早期就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利用大数据和客户分析研究得到真正的消费者需求,并进行快速的商品原型设计和出样、以预测性分析确定产量、反复优化改进。

  • 策展产品分类定位:对采集到的消费者信息进行分类,并通过消费者行为数据进行精确的用户画像,并以此制定个性化产品策略和场景化营销策略。

全体验客户管理(Omni-Experience Customer Engagement)

  • 下一代客户关怀:通过线上、线下、电话、多媒体等全渠道与客户发生交流并着力于提升客户感受,给予消费者及时的客户支持。

  • 客户体验分析与超个性化定制:通过对于客户数据的采集分析出消费者偏好,并向其推送定制化、场景化的产品,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以此来提高消费者粘性和复购率。

数字供应链优化(Digital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 供应网络优化:围绕提升消费者体验、提升服务和运营能力展开,不但要解决“货”的问题、还要同时与“人”和“场”不断深入融合。

  • 优化履约运营及供应链可计量性:通过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部署,完成基于数据采集的运营优化,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可计量性。

运营规模和敏捷(Operational Scale & Agility)

  • 移动企业:移动优先是零售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支柱,其内容包括移动客户管理、移动任务管理、移动库存信息管理以及连接销售和消费者的客户服务解决方案。

  • 劳动力连接:聚焦于工作资源转型,包括智能工作管理系统、数字化营销和培训系统、机器人劳动力等。

  • 可靠的全渠道运营:数据分析和防欺诈软件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同时降低内部运营和消费者风险、提升信用、从而获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 盈利性优化:智能地降低成本、识别潜在的收益机会,优化目标包括对于能源和资产的使用方式、运营成本的降低手段、风险与合规性的把控等。


图 3 第三平台及创新加速器技术


来源: IDC, 2019


智能互联的内涵


智能互联的意义不仅在于在线,更是为了通过万物互联,获取多维度的信息与数据,并通过智能分析,为用户实时提供个性化的洞察与服务。 其中,“蜂窝网络” 、 “物联网” 、 “人工智能” 是 “智能互联” 的三大技术要素。


蜂窝网络技术是零售行业实现智能互联的前提


蜂窝网络是零售行业智能互联的前提。 随着数字原生代正在成为消费的主力,零售行业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如何便捷、快速、个性化的联接消费者与产品,是所有零售商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使用蜂窝网络,企业不需要自建和运维专网即可实现智能互联,极大降低了联接门槛和网络部署成本。


IDC预计,中国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将从2018年的25.9亿增长至2023年的74.8亿,年复合增长率23.7%; 其中,蜂窝网络是增长最快的连接技术,年复合增长率31.6%,到2023年将成为第一大连接技术,占比35.4%。


图 4 中国物联网联接量预测,2018-2023(单位: 亿台)

来源: IDC, 2019


4G正在成为物联网的主要承载网络: 首先,4G技术成熟,并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化优势,性价比更高; 其次, 4G系统引入新的网络技术,如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技术,边缘计算(MEC)技术、高阶调制技术等,提升业务支撑能力; 最后,4G系统也在不断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加易于规划、管理和监控。 现有物联网应用超过60%依然承载在2G/3G网络之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运营商将有计划的逐步关停2/3G网络,而4G成为物联网的主要承载网络。


4G会和5G网络将保持长期共存: 5G无疑是是目前最火热的话题,5G可以提供更快的速率和更大的容量,这对于人口密集的国内一线大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5G使用较4G更高的频段资源,这导致5G基站的覆盖范围更小,要实现更深入更广泛的连续网络覆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5G的商用部署进程将是一个基于4G系统进行的长期的替换、升级、迭代的过程, 5G的网络建设目标不是要取代4G网络,而是在4G网络基础之上,创造更多的业务场景。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4G网络会像当前的2G网络一样,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网络,满足用户 “业务连续性” 的需求。


物联网使得零售行业的智能互联更加简单、高效与丰富:


物联网让零售终端更加简单可靠: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物联网的联接数量和产生的数据量将爆发式增⻓,这 对物联网终端的联接能力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物联网设备联接量将超过400亿,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将达到80ZB。


面对海量的物联网终端需求,如何实现终端设备的低成本、高可靠、简化设计、快速上市,将是所有物联网用户的核心诉求。 SoC(System on Chip)可以在性能、成本、功耗、可靠性、生命周期,以及场景适配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与优化物联网终端,因此,SoC将是物联网终端的必然选择。 SoC简化了硬件设计、提高了硬件模块的在不同终端间的复用率、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 SoC降低了物料复杂度和成本,进而减少元器件厂商数量、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 SoC减少了设备的潜在故障点、提升产品良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SoC的高性能提升了物联网终端的响应速度,使之适用于更高时效性的业务,并未来的软件升级和复杂应用扩展提供算力保障。 不论是现在的智能摄像机、机器人、智能零售柜,或者是未来的无人机、无人车,SoC的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等特性,都可以将物联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此外,在物联网时代,面对复杂的物联网安全体系,SoC的作用越加明显。 SoC可以对物联网云端、终端、传输段进行逻辑层、物理层等多层面安全监测,监测物联网整体系统的安全态势,实施有效安全防护动作,从而实现安全防御联动,整体把控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平台大大降低零售应用部署成本: 物联网平台不断提升大规模终端的管理运维能力、高并发网络连接的实时处理能力、海量数据的汇聚整合能力,并随着技术演进不断兼容新的网络协议,进而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加速行业应用开发和落地。


  • 连接管理: 适配不同通信协议,对于零售商来说降低通信管理和维护的门槛; 对于设备商来说降低硬件适配的复杂性。

  • 设备管理: 对于零售商来说可以对设备进行更有效的远程配置和预测性维护; 对于设备商来说,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更新和维护。

  • 应用使能: 降低应用开发门槛,提升信息安全,使零售商专注于核心业务。

“平台+生态”是物联网赋能行业伙伴中的最佳方式


“平台+生态”将带来物联网领域的专业化分工,平台厂商专注于通用能力的完善和提升,进而扩大用户规模、形成规模效益; 生态合作伙伴专注于行业应用的开发,利用物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和通用能力,降低开发难度,加速业务上线,并针对行业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聚焦优化,提供差异化服务。 “平台+生态”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以中国联通的物联网平台为例,中国联通的连接管理能力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截止2019年6月,上线行业客户数已超过2万户,行业客户总连接数超过1亿。 企业零售行业联接量已经超过千万,零售行业将优先受益于物联网和“智能互联”的发展。


图 5 重点行业的连接数分布


来源: IDC, 2019


物联网借助边缘计算丰富零售应用场景: 传统意义上的购买行为往往只局限于购买商品,而随着消费正在向健康快乐和品质美好生活升级,商品和服务的结合正在成为新的商业增长点。 伴随而来的无人迷你KTV、共享按摩椅、现制现售的鲜食无人零售等新的零售场景正在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技术的驱动下爆发式增长。


而在零售行业中对于大量实时性业务,边缘计算可以更及时、高效地进行响应,提升客户体验; 对刷脸支付等安全相关业务,边缘计算在本地进行人脸识别,最大限度减少敏感数据的网络传输。 解决受限于网络带宽、时延、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技术瓶颈。


人工智能是零售行业智能互联的大脑


数据平台对物联网获取的海量进行挖掘和分析,并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对数据进行学习和理解,最终把数据变成知识和智慧,并通过智能互联下发给物联网终端进行推理执行。 未来,随着智能互联的深化,云和端将更加有效协同,智能互联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物联网带来了海量异构数据,传统技术在数据处理的深度、广度、时效性上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新业务需求,需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多种来源的数据进行实时整合分析,从而获得准确、及时的商业洞察,支撑自动化业务决策。


同时,无处不在的蜂窝网络连接使得海量智能资产的实时联网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利用数据挖掘获得的商业洞察进行自动化决策,对联网资产进行实时管理。


中科创达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零售门店精细化运营


中科创达以“技术+生态”的平台发展为战略: “技术”即在智能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领域持续研发投入并实现规模效应; “生态”即通过与产业链中领先的芯片、终端、运营商、软件与互联网以及元器件厂商开展紧密合作,垂直整合。


中科创达的“智客”智能店铺管理系统,采用高通骁龙845平台,同时集成了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 融合了中科创达操作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