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通信行业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强调 ... ·  13 小时前  
微观三农  ·  如何避免节日盛宴变“剩宴”? ·  昨天  
微观三农  ·  四位驻村干部的新年打算 ·  昨天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黑色】锰硅:成本支撑VS供给过剩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华泰通信王林团队】威胜信息电话会议纪要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 公众号  ·  · 2020-03-11 23:04

正文

【会议时间】 2020 3 10 日(周二) 14:30

【会议嘉宾】嘉宾: 李鸿 | 威胜信息总裁;李先怀 | 副总裁;钟喜玉 | 董秘;吴浩 | 总裁助理


威胜信息是一家在智慧公用事业领域专注于物联网“连接与通信”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以物联网技术重塑电、水、气、热等能源的管理方式,以提供智慧能源管理完整解决方案为核心,并逐步向智慧消防、智慧路灯等领域拓展,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智慧公用事业的厂商之一,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和系统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储备和产品的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于2004年,有两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威铭能源在长沙从事智慧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设备和服务商,另外一家中慧在珠海,是一家从事通信芯片、模块产品和能源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创业16年来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和经验,依靠自主研发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一直以来引领国内电力物联网、通信网关的技术标准,市场份额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同时我们在智慧水务、燃气、消防、园区等领域布局了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了中国30个省区,14个国家,用户连接数超过一亿户,其中海外用户超过一千万。与行业内公司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针对智慧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需求,公司形成了从核心设备到通信技术以及整体解决方案、贯穿三层的一系列的产品。感知层产品有高精度电监测终端、水气热传感终端产品;在网络层有多模通信网关、低功耗的通信模块,以及通信芯片等产品;在应用层拥有能源管理系统、配电监测系统,以及智慧消防平台等系统软件,形成了覆盖物联网三大层级的全线解决方案。


业务布局: 公司聚焦于两张网:一个是智能电网,一个是城市物联网。我们正处在电网大规模建立物联网新形势下,公司抢先布局,结合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针对电力物联网的架构“云、管、边、端”层级需求,我们开展了包括边缘计算、双模通信、采取感知在内的对应相应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同时和电网相关单位同步开展了科研创新。因此在标准的引领,创新产品的开发方面已经成为业内产品全覆盖电力物联网各层级少数厂家之一。在智慧城市物联网领域,我们面向水务、燃气、消防、园区和市政等不同的场景,应用层SaaS系统帮助客户建立具有先发优势的产品标准,以项目继承的方式来带动感知层的传感设备和网络层的通信网关、模块的销售。同时公司积极与物联网头部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公司已于2018年12月与阿里云达成战略级合作关系,未来将通过与阿里云的合作,打造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公用事业垂直应用,增强在系统软件方面的开发设计实力。


经营情况: 2月底发布了2019年业绩快报, 实现营收12.46亿,同比增长近20%,归母净利润实现2.17亿。今年2月份在广州电网招标中,也取得了8847万的订单,拿到了第一的份额,约占40%。


国内外行业市场前景: 在行业方面,公司所在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电力物联网中,涵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调度各个环节,需要通过数据的共享来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电力物联网是未来五到十年建设重点,国家电网提出建设大纲,南方电网提出“数字南网”的建设方案。根据赛迪智库研究,中国智慧电力市场的规模预计2021年将会达到4108亿元,2017年到2021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17%。根据IDC预测,在智慧城市物联网方面技术相关的投资达到208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会增长至346亿美元,在此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8.5%,因此智慧公用事业有较大发展契机。


而在全球来看,智慧城市市场空间会更大。根据全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智慧城市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到2023年会增长到2196亿美元,2018年到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5%。放眼未来,我们公司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顺应市场全球化趋势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充分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产品和系统的应用优势,为聚焦在电力AMI建设、智慧水务、燃气三个业务方向上会重点发展经济活跃、人口基数大、发展潜力强的国家。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大规模的商用,将成为物联网未来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在智慧城市方面,主要体现在边缘计算和末端的通信技术。为实现接入水电气表、消防监测设备储能和光伏逆电设备还有路灯控制等,通过云平台可以实现多种设备的数据联动,SaaS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来源,在智慧城市物联网领域对网络层5G通信终端和通信模块每年的需求将有超过2000万套。


公司在燃气、水监测传感终端已经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同时自主研发有相应NB-IoT模块。新基建也成为国家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为了加快工业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在3月6日公布的湖南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中,公司的智慧工业园区综合管理化平台入选,也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未来发展战略 :威胜信息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致力于成为物联网产业链的国际的龙头企业。为此在未来的布局上面,一方面公司会通过引导技术标准和产品的创新,以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通信技术为核心,以应用层Saas为牵引,不断的技术升级和迭代,构建多层次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和面向不同应用的通信网络与传感设备的技术标准,来确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公司也会继续紧密围绕电力物联网和城市物联网布局,以感知层为技术,以边缘计算为核心,来构建垂直应用能力,从横向纵向两边切入。公司也会和物联网的龙头企业建立生态圈,与阿里云等,会一起会在市场、技术、运营、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响应能力和质量,来抓住市场机会。

Q&A:

Q:根据物联网产业链的特征,公司在物联网的战略是什么?在产品定位上是如何考虑的?

A:将这个问题拆分为2个部分来回答。第一,物联网发展的特征。从物联网的发展来看,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物联网整体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二,威胜信息在物联网的应用和战略。威胜信息是从电力物联网起家的,发展十几年来我们从电力物联网延伸到面向公共事业和工商业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战略是以通信技术和行业的解决方案为抓手,面向广泛的市场,从应用层到网络层到传感层,做整体的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从过往发展的基础和积累,未来我们可见的市场的前景、市场的投资可预见性和技术发展的可预见性来讲,对这个行业是充满信心的。

Q: 电力是我们起家业务,目前电力产品的优势区域是哪些?在整个竞争格局里面公司处在什么位置?和主要客户之间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A:在电力物联网里收入权重比较大的是网关类的产品,电能计量自动化信息终端和网关。公司从2009年到2019年在国南网招标中都名列前茅,这个是包括市场份额和技术引领。这在电网领域里面是属于非常细分的领域,也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一个领域。这个产品虽然在电网投资中占比比较小,但是对智能电网的应用起决定性作用。在海外市场,我们产品已经销往了埃及、印尼、孟加拉和西非等国家和地区,而且是从系统到通信到网关一体的解决方案,在行业中实现了差异化竞争。我们是国内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者,我们正在把这个标准推荐到其他使用公司产品的国家。

Q:公司优势区域在哪些地方更突出一些?

A:我们在全国各个区域都有很强的优势,只要有招标的地方我们都保证是最好的标包。100台电表配备一台终端,我们在中国连接了一亿多户,覆盖了中国2700多个县,将近600个城市。

Q:在除电网之外的公用事业领域,我们相对比较突出的优势区域在什么地方呢?

A:在水务这个领域,公司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东、东北,三个地方,热力是在北方。

Q:公司未来在技术上哪些方面研发投入会进一步加大?

A:第一,通信技术是作为未来研发投入的一个重点,通信技术的覆盖既会考虑国内的主流通信技术,也会兼顾国际的主流的通信技术的应用。

第二,面向于智慧城市的场景的应用,公司原来很多的孵化产品,在疫情期间反而都有比较大的需求。物联网的特质是节约人力成本,连接更快速,替代人重复的工作,比如说智慧消防,远程网格化管理,监控等等。各类传感终端主要还是集中但不限于在公共事业。尤其监测设备也会随着智慧城市,智慧水务的提升,也是一个发展的重点。

第三,面向Saas层的应用,Saas层应用主要是面向于行业客户,会随着客户的需求改变,不同的行业客户应用场景将会带来很多的新的机会。比如说在这一次疫情期间我们在协助电力企业复工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未来这一类应用投入主要是软件系统。

第四,感知层,高精度电监测设备也是随着NB-IoT技术应用,在后续市场的增量和机会也会很大。

Q:请问公司跟阿里云的合作,对双方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对我们中长期来说能够打开什么样的空间?

A:阿里云提供云平台和IoT的系统,我们主要是往下走的行业应用,相当于是一个集成和被集成,相互融合的关系。我们以后主要面向于行业的用户,比如说我们可以为公共事业用户和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用户提供从云端到SaaS层到网络层到应用层到场景的整体的方案。阿里云主要是做云端的,云端之下的是威胜信息的产品。

Q:刚才介绍海外的连接数超过一千万,总体服务的连接数超过一个亿,未来我们在海外上面策略是什么?我们重点区域是什么?优势产品在什么样的方向上?

A:首先在海外的战略是非常明确的,中国电力企业过往五年海外投资规模约为每年4000亿美金,大部分都是亚洲和非洲,欧美国家也占一定比例。我们公司的重点市场是亚洲和非洲,还会有一部分欧洲市场。


从一带一路国家层面上来讲,也主要是涉及到亚非拉的一些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也有合作的公司,是非常典型的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它的产品和公司电力物联网产品非常相近,主要是从系统到模块,但是没有做网关。我们在这些国家是服务和支持每一个国家的电力部和电网公司制订通信标准,支持他们应用。


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国际市场上有大量以招投标方式完成商务的。我们会和当地最大的电力设备公司合作,构成过往我们一半的收入。我们跟当地电力公司会形成高度互补的关系,当地的设备电力公司基本上都是做设备和表计为主,我们主要是将这些所有的设备联网,做到灵活监控,相当于我们是他非常重要的元件和器件,同时也能够提供骨干系统。


海外的电力和燃气,水务有很多是一个公共事业部门来做的。特别在一带一路国家把电力投资和综合能源的投资是基础设施投资放在第一位的,这也会是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很重要的一个投资领域,我们能够为这样的国家制订解决方案的标准,同时能够相对应的提供相关产品,也能够帮助当地工业起到质的飞跃。

Q:总体来看收入和利润还是出现了相对比较稳健的增长,相关的业务板块的增速是什么样的情况?

A:我们的收入构成方面,现在公布的业绩快报数据没有到我们产品分布,我基于合规性要求把在招股说明书里面公布2019年上半年业务分布介绍一下。


2019年上半年我们来源于网络层的收入有3.4个亿,占到56%。在网络层里面分开细分来看,通信网关有2.37亿,占到39%,通信模块有一个亿,占到17%。


城市物联网这一块首先在感知层方面2019年上半年收入是2个亿,收入的占比是33.6%,感知层里面分为两块,一个是高精度的电监测终端,上半年有1.36亿,收入占到了22%,另外一部分是我们应用于城市物联网里面的电水气热,包括智慧消防等系列传感终端,这个在上半年占到了11%。在应用层这一块,在上半年占比是10%,收入6383万元。


Q:刚才说到网关产品相对来说在电力行业整个收入占比较大,相关产品是否可以渗透到其他的公共事业领域呢?

A:每个行业的技术壁垒和行业的应用还是有差异的,但是也有很多共性。从电网来看,已经发展了十年的物联网了,都是以标准的产品体现,应用和技术远远领先于水务这个行业。在水务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早,但国内水务物联网的发展受限于本身的经济环境、更重要的是资金来源等等因素,在过往的十年发展比较缓慢。行业转折点是从2020年开始,从2018-2019年已经见端倪了。今天第一个问题我说物联网的行业会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会带来行业应用的进步,其实在水务方面会非常凸现,随着NB-IoT和5G商用,一定会带来水务行业爆发性增长,目前的市场的机会呈现出来也是这样的结果。水务行业不像电网那样专业性较强,有垂直管理,有电科院支撑。水务行业基本上都分散在地方,技术支撑比较薄弱的,完全依赖于供应商,这个既是我们机会,同时也是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水务公司对于移动运营商的依赖也是比较强的,因此未来的前景和电网的差异化主要是体现在采购模式上和物资类别的招标上,还有技术应用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整体的行业发展的趋势会是一致的,智能化的替代是共性的。

Q:从招投标角度来说,电网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化的招标,水务和燃气可能更多的是地域性的,我们在销售、招投标的拓展上面公司怎么样考虑的呢?

A:采购方式都是属于政府投资,都是以公开招标的形式。我们主要考虑到现在水务招投标帐期有六年,比如2018、2019年几个大型招投标条件里有明确的帐期要求,我们希望缓下来观察一下,因为帐期太长。另一方面电网的帐期是三个月滚动,内部会做权衡和比较,2019年末出现了很多以移动运营商代招的方式,对招标有关条款和文件有所改变,同时有的水司在大的背景之下,由于改造力度比较大,有专项资金,也会改为一年的帐期,这样的标我们会去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