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设计联 ID:my-uapid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年轻人应该学着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去开辟更大更广阔的天地。
的确,随着城市生活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到外地读书、工作和生活。然而,每逢佳节的时候,他们又将在哪里倍思亲呢?
对于
“社区”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平日里接触到的社区生活,出现最多的身影就是老人跟小孩了,总觉得缺少了许多社区生活该有的活力。
再看看自己身边的朋友,每到周末,亦或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最喜欢的娱乐竟还是窝在家中看电视、打游戏还有撸猫。
原因众多:
“外面实在没什么好去处”、“想去的地方都太远啦”、“如果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喝咖啡看电影顺便还能交个友,那我一定不会宅在家里的”……
于是,大家的生活圈变得越来越小,脱单无望,只好梦里暴富了。
为了解决年轻人的这一痛点,设计公司
Lab D+H
受银城地产委托,在南京打造了一个集青年人聚会、社交、会谈和创业于一体的乌托邦国际社区:
Kinma Q+
青年社区。
Kinma Q+青年社区
创造年轻人的“缘圈”
Kinma Q+
青年社区以
“缘圈”作为景观设计的策略
,通过
“圆圈”的空间语言创造聚集年轻人的“缘圈”,即因缘分聚集在场地的不同功能的“朋友圈”。
在这座
1.7公顷的青年社区中,
结合建筑的业态布置了各种主题的“朋友圈”:运动圈、阅读圈、分享圈、互动圈、开放圈、多功能圈和聚会圈。
并通过一条多功能步道将这些“朋友圈”贯穿起来,紧凑而有序地串联一系列开放空间。
地标竟成了最好的互动空间?
Kinma Q+
青年社区的
西北广场作为社区的展示区首先建成并对外开放。一条弧形的坡道将行人引导至展示区前广场,广场上有两个
“朋友圈”:剧场圈和互动圈
。
在这里,青年人根据自身的兴趣寻找并发现不同的
“朋友圈”,探索与领略属于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
,充分解放了自身的
“社交天性”。
除了通过各种
“朋友圈”,解放年轻人的“社交天性”以外,在打造青年社区空间这一领域上,自然少不了要为年轻人带来超出他们期望的生活方式。
深圳
you+国际青年社区
在深圳龙岗区,有这样一栋烂尾的宿舍楼,经过多年的闲置,现已经破烂不堪。然而经过普罗建筑公司的一系列升级改造,原来的烂尾楼现已变身成更有居住质量的青年公寓社区。
这栋宿舍楼由于楼体一层至三层为其他商户使用,可以利用的空间仅有两部分,即首层一个独立的社区入口,其次就是上面的三层至七层宿舍楼作为居住的单元。
除了正常宿舍楼的室内外空间,裙房屋顶楼体两侧还有两个巨大的天台,这让看起来不会有任何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多了一个新的出口。
普罗建筑提出利用现有的天台,设计一个位于城市上空,能跑步,能看落日,能发呆的“天台之家”。这样,社区就在空间气氛的层面上和城市形成了链接。
打造侵入式戏剧舞台
对于这样特别的一个
“天台之家”,普罗建筑的设计师回应道:
“
通过我们设计的一条黄色的
“链接步道”,我们建立了一个“几何社区体系”。通过入口之引,天台之环,空中跑道,框景之廊,以及多层次居住单元,整个居住社区像城市中的一出浸入式戏剧舞台,生活的戏剧场景从街道延伸到了城市上空,和城市实现了共享的健康和共享的风景。”
集装箱组成的花样生活
环形,代表了共享与聚合,十字代表了
YOU+的品牌和活力。
普罗建筑利用环形和十字组合起来的几何图案,在三层天台形成了一个功能多变的公区。
通过一个架起的平台,人们从楼中走到中部的
17米直径的白色环状帆布笼罩的空间,四个集装箱组合成一个十字位于其中。
十字由四个集装箱组成,分别是,书吧,厨房,影院,餐厅的功能。
通过和外部环形走道的链接,获得了多种活动的组合模式,室内外的空间通过折叠玻璃门链接在一起,凉爽的微风穿堂而过,人们三两或坐在连廊观看夕阳,或在屋里聚会三国杀,尽情享受城市的天空。
在这片被大量树木环抱的亚热带场地上,相信大家的身心都得到了更好的放松和满足。
除了卿卿我我,我们也需要挥洒汗水
在这个天台之家里面,还有一块运动区,充分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运动社交。外部的围合从北区的艺术之环变成了实用型的
120米跑道线。通过南区的跑道望向外部,在不远的地面上就是另一块篮球运动场,让两者产生因缘际会的时空交错感。
傍晚到来,在城市上空跑一圈可能比健身房更有吸引力。跑道中间是交错布置的
“健身盒子”,通过折叠门的设计,可以完全敞开,和跑道空间进行联通。
可以发现,在这样的
“天台之家”里生活,我们似乎找到了所有超出预期
的生活方式。
不论是南京的南京
Kinma Q+
青年社区,还是深圳的
you+国际青年社区,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多
功能融合,全方位塑造专属年轻人的生活场景。
在这里,我们不用出远门,便可以充分享受到娱乐、社交、运动,甚至是商业互动等多种年轻化的功能,让这座我们正在打拼的陌生城市也变得柔软了起来。
年轻人总是喜欢追求自由,他们不拘一格,个性张扬。
所以回归到青年群体真正的核心需求所在,这样才能打造适合年轻人的居住空间。
以更方便、更有趣、更有效的社交手法吸引年轻人回归现实中的社区生活,让青年社区也成为他们的一个新的
“家”。
文章
来源:
设计联
ID:
my-uapid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知学学院,拥有从开发到经营
最全面实战课程体系的不动产学院
知学学院亲历着中国房地产行业从零售型向经营型转变这一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们的初心是打造房地产下半场操盘手的学习型社群,“让土地得到尊重,让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更幸福”。学院以“爱是最好的经营”为办学理念,培养房地产下半场的不动产管理人才完成从“从开发到经营”的转变,成为优秀不动产操盘手成长的摇篮。
1500位海内外行业专家及导师,10000位经营型地产管理层同学,在知学的课程中,很多同学完成了不动产项目从上半场到下半场的成功转型,包括医养地产、文旅度假地产、产业园、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休闲农业、特色小镇、体验式商业、地产金融等上千个经营型地产领域的项目,也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
知学学院
历经五年筹备
全新推出针对新地产时代CEO操作系统升级课程ERE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