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墨社
研习和分享古典文学、历史趣闻、古代风俗礼仪等精彩内容,知古而鉴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墨社

一个画风跑偏的建筑师,用废墟堆起来的土房子,竟拿了联合国大奖

古墨社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3-10 20:59

正文

 



乡侬物语

农村很多地方重建的政策说不允许再建土房了,

为了安全我们都要建砖房。

但是是不是因为要安全,

我们就彻底地抛弃这种传统的地域建筑呢?

它的那些好处那些优点,

是不是我们就只能放弃呢?

能不能找到一个又经济又节约的方法,

还可以给他们建一个比较安全、舒适、漂亮的家呢?

 



万丽盖土房子演讲视频


万丽,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博士后。


马鞍桥村,位于四川攀枝花附近,

地震之后传统夯土住宅垮塌严重。

集体重建砖房,

是常规的重建策略,

但由于外来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等的引入,

往往造成村民沉重负担,

村庄的面貌也发生巨大改变。

 


万丽和她的团队,

通过对传统生土建筑进行改良,

大大提高夯土建筑的抗震性能,

并将巩固抗震夯土农宅的技术传授给村民。

 

这个灾后重建项目,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

2016国际生土建筑大奖。

 


十年前,

放着好好的设计院不待,

跑去农村当志愿者的万丽,

根本没想过平时扛袋米都嗷嗷叫的自己,

有一天也能学会和土、搬砖,跟着村民一起盖房子。

 

更别想说,

这些看起来谈不上美感的土房,

竟打败了十个国家的项目,

拿下了联合国大奖、

香港的环保建筑大奖、

国际生土建筑大奖等等。

 


这里是马鞍桥村,

四川攀枝花附近一个不起眼村子。

2008年的时候,

攀枝花发生了6.1级地震,

村里的土房子塌了九成。

本就贫困的马鞍桥,

成了当时受灾最严重的贫困村落之一。

村民无家可归,

只能挤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等灾后重建。

 

万丽就是在这时,

作为参与灾后重建的设计师,

和马鞍桥村结下了缘分。

灾后重建的第一件事,

无疑是村民的房子问题。

 

刚去的前几天,万丽什么都没做,

只是在村里转悠,了解情况。

她经常看见有人会去淌着泥水的废墟前发呆,

也许是惊魂未定,

他们攒着政府补贴的两万块钱,

明知道不够但也可以愿意咬咬牙,

就算贷款也要造个坚固的砖房。

 


万丽一听,觉得糊涂。买材料、请人施工,

加上灾后飞涨的物价,少说也要8~10万,

这对受灾的村民无疑是雪上加霜。

何况村子里唯一的桥也被冲垮了,

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地震带上的马鞍桥村一直保留着最传统的夯土建筑,

能够延续上百年至今,

万丽心想,一定有它的道理。

她走家串巷地做了很多调研,

发现其实当地这种老的土房子还是有一些抗震措施的,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那个地方生活那么长的时间。

比如说土料的配比,

他们会有一些讲究:

放一些石子、沙子在里面,

加一些木头的梁或者柱,

做一个框架结构,这样来支撑它的墙体。

但是由于这两年农村的人都出去打工了,

这种建造老房子的技术就没有人再学了,

慢慢就变得越来越不讲究了,

所以他们的房子的抗震性现在也没有保障了。

 


所以其实根本不用费钱费力去造砖房,

只要调整配比,在原先造土房的基础上,

增加科学的创新,

就能给村民们造一个安全舒服的家。

 


而说起造土房子,

没有比这里的村民们更擅长了。

万丽只需要画下图纸,

解说材料配比和原理,

村民们的家要造成什么样,

他们自己说了算。

 


地震的阴霾过去,

马鞍桥的村民撸起袖子开干!

夯土房重建无需占用新的土地,

在哪儿倒下就从哪里建起来。

 倒塌的墙体也可以全部回收,

混合石木、沙子等自然材料,

另外在墙里面加一些木头梁柱,

变成环保又抗震的新土房。

掌握抗震原理后,

村民们根据各自需求施工。

于是建成后的33栋房子,

也有了各自不同的样子。

 


比起被规划成统一的样板房来说,

村民们更喜欢现在这个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的家园。

 村庄还是那个村庄,

邻居还是那些邻居,

田地在周边,

牛棚、猪圈、鸡舍、粮仓、院落,

一样没少,更没有欠下高额贷款。

 


因为新土房用了大量的废墟的回收材料,

所以重建费用非常便宜,

最多的200多/平,最便宜的只需60几块。

村民们高兴坏了。

 


也没有占用太多的新的土地,

因为他们都在自家的原址上面进行了重建。

倒塌的这些废墟里面的材料全部都回收建成了新的房子,

所以没有什么废墟、危房之类的东西存在

而且这些材料,

90%都是当地回收的和自然的材料,

所以看起来和环境很协调。

 


同时她们还做了很多别的项目。

比如说帮他们建了这个桥,

修缮了一下道路。

另外还给他们做了一些水窖、沼气,

还有一些公共卫生和防灾减灾的教育等等。

 


为了让这个受灾的小村庄,

恢复往日的生气,

万丽想着再给村民们建一个活动中心。

 因为当地的村民多是傣族和彝族,

一到节庆日他们喜欢全村人一起围城大圈跳舞,

所以将活动中心也设计成了一个很像福建土楼的弧形。

 这个项目万丽邀请了村民们来共同参与,

一来是想了解他们的喜好,

二来也可以让村民们赚一点钱,

学到了技术之后,

或许还能成为日后的一个谋生之计。

 


而万丽也索性搬进了村子,

和村民们一起同吃同睡,一起盖房子。

施工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从河床里捡回来的石头,

村民家里收来的二手木料。

 


因为交通运输不便,机器进不来。

所以大部分施工还是靠人力,

一开始没有搅拌机,

就只能是村民用锄头去拌。

 有时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村民们用它们的民间智慧找到了实用的解决办法。

也让万丽觉得与其说是来帮助他们,

更像是被村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课

教会她,最好的建筑,

是不脱离它脚下的那片土地。

 


除了万丽和村民们外,

还有来自内地、台湾、香港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参与建设。

比如中心的铺地,

就是他们一块一块填进去的。

四个月后,

这个大家共同努力的活动中心建成了。



爱热闹的村民们不爱待在自家,

一得空就聚集到活动中心来。

小孩们唱歌跳舞,大人们闲话家常。

在月光下喝茶,数星星,

在快乐里抚平受灾的创伤。

 每次看到村里孩子们的笑容,

万丽都觉得,

自己再被晒黑个几度也值得。

 


为了项目,奔走在村子里的万丽,

发现自己好像也变成了马鞍桥的村民,

村子里面三十几户人,

每家每户都去过,都认识。

甚至连亲戚间的八卦小道,

她也知道的比谁都清楚。

 

她还用相机记录着村子的每一点改变,

这里的房子,故事,还有遇见的人。

 


不只是带着城里的技术、

城里的材料、城里的人手去替代他们,

丢给他们一堆城里面的东西;

而是要去看一下当地的历史,

他们有什么东西,

他们现在拥有的好的是什么、不好的是什么。

我们再用科学的方法,

只做一点点的改变就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生活环境和质量。

 


这此房子虽然不是特别华丽,

也不是特别抢眼,

但是它干净整齐,有它的秩序。

它是安全的,舒适的。

背后就是大山和天空,

好像一个永恒的依靠一样,

正在保护着他们。

 


这是一个舞台,一个生活的容器,

这些人的生活就不停地在里面上演。

可能这就是她想到的,

人、建筑和自然最和谐的一种关系吧。


来源:乡侬,转载请注明出处!



乡侬使命:


让乡建简单、让乡村美丽、让乡居幸福


搜索“乡侬”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小编微信:xiangnongmei

QQ群:531705427

投稿及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