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假艺术节
全世界可能只有这一个假的艺术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进出口银行  ·  助民企 赋新能 | ... ·  9 小时前  
安徽商报  ·  刚刚通报!安徽两家农商行领导被查! ·  昨天  
安徽商报  ·  刚刚通报!安徽两家农商行领导被查! ·  昨天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科技美学  ·  小鹏M03如何开启哨兵模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假艺术节

Internationaal Theater Amsterdam | 荷兰剧场“天团”新演出季的故事

假艺术节  · 公众号  ·  · 2019-07-26 11:28

正文








宣传照 © Henri Verhoef


「弗洛伊德」改编自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 Jean-Paul Sartre 的同名电影剧本,将由ITA与比利时东尼浩斯剧院 Toneelhuis* 联合出品;团长伊沃·凡·霍夫执导;并由安特卫普青年创作团体伯格曼俱乐部 FC Bergman 成员与 ITA 剧团演员共同完成。


当年,萨特因对上映版影片剪辑后的时长不满,曾将自己的姓名从主创名单中抹去,这部剧本也随之尘封。所以,此次 ITA 的编排将是该作品在戏剧舞台的首次亮相。萨特在剧中将弗洛伊德这位年轻的精神病学家描绘成一个备受折磨的人,他在近乎违背自己的意愿的前提逐步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


*编辑注:剧团与东尼浩斯剧院往季联手佳作有「 Maria Stuart | 玛丽亚·斯图亚特」(2014),「 De dingen die voorbijgaan | 老人旧事」(2016)和「 May We Be Forgiven | 愿我们可以被原谅」(2017) 等。



宣传照 © Jan Versweyveld,下同

继与剧团在17/18演出季合作的「 Uit het Leven van Marionetten | 傀儡生涯」大获成功后,荷兰电影导演娜诺克·利奥波德 Nanouk Leopold 再次与 ITA 演员联手,为观众带来英国剧作家品特 Harold Pinter 的作品「回家」。作品试图聚焦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和权力之间的博弈。


导演娜诺克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道:“一个家庭的秩序被打乱了。五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谁才是最强者,每个人都亮出了底牌。「回家」让人思考在不断变化的权力结构中的不同角色,而其中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定位并不是明确的。”





在舞台上,我们看到一对夫妇分手了。过了一会儿,才意识到他们是娜拉 Nora 和海尔茂 Helmer


这是易卜生名作「玩偶之家」中的最后一场争吵。后来,娜拉终于摔门出走并离开了海尔茂。然而现在,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们会作何感想?母亲离开后他们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


英国新锐导演罗伯特·艾克 Robert Icke 近年来在欧陆剧场风生水起,17/18演出季与ITA剧团演员合作了「 Oedipus | 俄狄浦斯」,成功赢得荷兰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这次他将以「玩偶之家」为起点,创作出全新剧本「娜拉的孩子」,重新诠释易卜生的经典作品。





剧团“常客”,澳大利亚籍导演西蒙·斯通 Simon Stone 新季回归之作选择了荷兰剧作家海厄曼斯 Herman Heijermans 的剧本「金色的希望」。


故事发生在一个渔村,讲述了渔民和他们的雇主之间的冲突,以悲剧收场。年久失修的渔船和全体船员葬身大海,而保险金却被船主纳入囊中。这部作品被普遍认为是海厄曼斯最受欢迎的剧本。作为社会主义者,海厄曼斯通过「金色的希望」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


*编辑注:西蒙和剧团往季作品包括:「Medea | 美狄亚」(2014),「Husbands and Wives | 丈夫、太太与情人」 (2016),「Ibsen Huis | 易卜生之家」(2017)。





作品改编自法国年轻作家 Edward Louis 的同名小说,「谁杀了我父亲」将由ITA与安特卫普艺术中心 deSingel 合作出品,团长 Ivo van Hove 亲自执导,剧团演员 Hans Kesting “独挑大梁”进行表演。


「谁杀了我父亲」讲述了作者父亲一生中的关键时刻,以及他们关系中温柔和决绝的部分。其中涉及的男子气概、阶级、恐同症、羞耻和社会贫困等问题,毫不畏惧地瞄准和驳斥着那些试图排除异己的系统。怀抱期望和激情的人们,是否终究会被一个很少为他们考虑的社会机制所压垮?






原作: Hanya Yanagihara

导演: Ivo van Hove

时长: 4h10, 含一次场歇

首演日期: 23 Sept 2018


故事始于律师裘德 Jude 、演员威廉 Willem 、艺术家 JB 和建筑师马尔科姆 Malcolm 四人大学期间的友情,在后期聚焦裘德。他的过去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事业成功的表象下,孩童时受到的欺骗和虐待让他的生活陷入困境。裘德对陌生人的极度不信任,对自我价值的严重怀疑,和朋友、‘家人’靠得越近,就越难坦诚,‘亲密’也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残仿佛是他唯一的慰藉,却不断消耗着他已经伤痕累累的身体。


友谊能补偿他曾经历过的伤害吗,没有性也能拥抱爱情吗,怎样去帮助一个不愿被帮助的人呢,爱究竟能做什么?


为了让观者更接近裘德的经历,导演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强调原作的残酷,在剧场中做到了极致的诚实。


*文末有彩蛋




原作: Hugo Claus

导演:Luk Perceval

时长: 2h

首演日期: 26 Mar 2016


剥去了原著的时空设定,比利时重量级剧场导演卢克·帕西瓦尔勾勒出了一段充满困扰的情感关系。

一系列荒谬、悲喜参半和身心俱疲的场景,两个绝望的灵魂,既无法忍受在一起也不能离开对方继续生活。这对恋人陷入了一个不可逃避的漩涡中——亲密和分离,骄傲和奉献,生与死。两个将爱情视为命运和使命的人,一个一点都不浪漫的故事...


帕西瓦尔谈到这部作品时说道:“《巨蟹座之年》是一本无情的书,因为它揭露了爱的无常——在最初的喜悦后,爱很快会变成错误的期望和无法忍受的幻灭。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妄想和现实之间模糊的界限,对爱情上瘾却又在爱中自欺欺人。又或者像 James Joyce 所说的那样:为爱而爱 Love loves to love love 。”




原作: Jeroen Brouwers

导演: Michiel van Erp

首演日期: 04 Nov 2018


故事围绕着罗马天主教修道院内的一间男子寄宿学校展开。针对年轻男孩的羞辱和(性)虐待时时刻刻地发生在这个披着传播慈善外衣的组织中,一个极致扭曲却从未受到惩罚的男性社会逐渐呈现在观众眼前。


年轻的修道士博纳文图拉面临两难选择——默默地尽可能帮助受害者,或者选择离开任其自生自灭?修道院外的一个女人似乎能帮他做出决定,在某回拜访牙科医生时,博纳文图拉遇见了年轻的寡妇帕特丽夏,即便他们之间有着一段秘密恋情,博纳文图拉仍然犹豫不决。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留下并保持沉默?”导演提出了质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让博纳文图拉无法离开的同时,又让他的沉默看起来令人信服。”




导演: Simon Stone

原作: Euripides

改编: Simon Stone

时长: 1h20

首演日期: 13 Dec 2014


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讲述了国王的女儿是如何被丈夫背叛,而后为了复仇杀死自己孩子的故事。


1995年,一位美国医生在经历痛苦的离婚后,放火烧毁了自己的房子,杀死了她的两个孩子。客座导演西蒙·斯通从这场真实事故得到灵感,将「美狄亚」融入现代语境重新诠释,将古代悲剧中的存在主义问题在当代现实的背景下展现出来。


对于经典剧目的复排,观众并不会对烂熟于心的故事结局抱有幻想。这部作品出色的地方便在于让观众在观演过程中不停猜测眼前的一切将如何一步步走向已知的结局。今年上半年作品巡演至英国伦敦时,《卫报》曾评价道:“残酷(空旷)的舞台让表演者无处可藏。不过他们也并不需要更多:这个完美的演出团队制作了一出具有原创精神的杰作。”




原作: Don DeLillo

导演: Julien Gosselin

时长: 3h10, 含一次场歇

首演日期: 17 Mar 2019


「坠落的人」讲述了9/11事件及全球恐怖主义对一个纽约家庭的影响。基思·纽德克从双子塔逃出时受了轻伤,鬼使神差去到了前妻和儿子的住所。接着,他和别的女性开始了一段新恋情。巧的是,当年他离开塔楼时,误拿了这位女子的公文包。再后来他还跟着一个扑克俱乐部环游世界...... 但不管他做什么,都无济于事。这些际遇让他心烦意乱,失去了方向。


幸存者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如何接受9/11带来的创伤?唐·德里罗描绘了那些迷失自我,或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迷失方向的人们。

「坠落的人」是导演‘唐·德里罗’项目的第二部分,该项目的第一部分「 JOUEURS, MAO II, LES NOMS | 玩家·毛·名字」的故事北京设定在70年代,同样探讨全球恐怖主义话题,并于2018年在阿维尼翁艺术节首演。




原作: Anton Tsjechov

导演:Simon McBurney

时长: 2h25, 含一次场歇

首演日期: 19 Jun 2019(荷兰艺术节合作剧目)


英国客座导演西蒙·迈克伯尼与剧团首次合作,重新演绎安东·契诃夫的最后一部戏剧作品「樱桃园」,讨论活在过去幻想中的人们的痛苦和消亡。

迈克伯尼的作品自2007年在荷兰艺术节首次亮相以来一直在荷兰演出,这次他通过契诃夫笔下最受欢迎的角色,讲述了一个充满渴望与资本主义利益和错失机会的故事。


这版「樱桃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70年代,十四个角色被放置在一个木制的平台上,它可以是一个岛屿或一个漂浮的木筏。周围巨大的空旷空间可以被看作无人区,偶尔有人会在昏暗的灯光下漫游。情绪通过静谧的投影来传达:一个白色的樱桃园、巴黎的轮廓、核电站冷却塔,还有从前的绿色森林...... 这一切都在最后的锯木声中戛然而止。




原作: Henrik Ibsen

改编: Simon Stone

导演: Simon Stone

时长: 3h35, 含一次场歇

首演日期: 09 May 2017


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名作中得到灵感,来自澳洲的客座导演西蒙·斯通肩挑剧作及导演两职创作了「易卜生之家」。这部家庭史诗聚焦同一屋檐下不同世代间不可避免的共生与困扰。

舞台的中央,是由建筑师塞斯·库克曼设计的一座度假小屋,也是每位家庭成员在生活中的重要时刻相遇的地方。故事从1964年建造这座小屋时开始,一直讲述到2016年,最终葬身于火海。跟易卜生的作品非常相似的是,「易卜生之家」中不少秘密和创伤随着故事展开而被揭露,对不同世代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一场压抑,充满谎言和算计的游戏,而小屋是整个家庭悲剧的唯一目击者。


按照非线性的时间逻辑,导演重建了家庭回忆录中的关键场景。他试图找寻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但演员们不断互相交谈,又创造出了一种真实感,这种手法展示了导演本人对电影的热情。不时旋转的小屋使他能够在场景和时段的交替上做文章,还可以透过不同的角度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视觉信息。




原作: Thomas Mann

改编: Ramsey Nasr

导演: Ivo van Hove

音乐: Nico Muhly, Anton Webern

Richard Strauss, Arnold Schönberg

现场演奏: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假声男高音: Yuriy Mynenko

时长: 1h45

首演日期: 04 Apr 2019


在小说《魂断威尼斯》中,托马斯·曼讲述了德国著名作家冯·奥森巴赫 von Aschenbach 在异国邂逅一位名叫达秋 Tadzio 的美少年的故事,然而失控的迷恋和霍乱传染的横行,最终导致了他精神与生理上的崩塌。

在剧团演员拉姆西·纳斯尔重新创作的这部音乐剧场作品中,他描绘了一位正在经历危机的作家。他把自己隔绝在工作室里,创造了一个与自我对应的人物:冯•奥森巴赫,一个他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或不敢成为的人。


当作家和奥森巴赫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时,作家掌控着奥森巴赫的命运,而奥森巴赫也决定着现实生活里作家的生活与选择。




原作: Sophocles

改编: Robert Icke

导演: Robert Icke

时长: 2h

首演日期: 08 Apr 2018


大选之夜,投票正在统计,俄狄浦斯胜利在望。他想要创造未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当选,他还会坚持重新开启针对前任领导者死亡的调查。但盲人先知说出了不祥的预言:未来一直埋藏在过去。


英国客座导演罗伯特·艾克的「俄狄浦斯」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栗的惊悚作品。两小时的演出将会有时钟在台上进行实时倒计时,索福克勒斯的古希腊英雄化身成为一位当下的政治巨头——在等待激烈选举的结果赋予他权力的同时,他急于抛弃传统,犯下了最令人憎恶的罪行。


作为索福克勒斯最着名的悲剧,「俄狄浦斯」探讨了罪与罚。他尽其所能逃脱命运,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他人生的轨迹早已被命运安排,无论如何都会受到惩罚。这不只是一个被蒙蔽双眼的男人的故事。这部作品长久以来的吸引力依旧归功于主人公命运的可识别性:‘存在’是脆弱的,想掌控我们的生活和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作: Ingmar Bergman

导演: Ivo van Hove

时长: 2h50, 含一次场歇

首演日期: 06 Dec 2012


导演将两部伯格曼的电影作品串联在一起作为上下两幕,由三位相同的主要演员流畅演绎。简洁冷淡的舞台空间将随着剧情“铺开”,上半场咄咄逼人的“女演员”,在下半场中却保持沉默,并对自己产生怀疑。


伯格曼的这两部作品都为室内剧,能明显看出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两个剧本也都在想象与现实,病态与常态之间徘徊,向人类冲动的天性和神秘的性格提出疑问。


导演在谈及为何将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时说道:“两部作品都探讨着戏剧和艺术在我们生活和社会中的意义。伯格曼作为一代大师,并没有跟观众说教,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无比精细的关注和洞察中,生动而苛刻。「排演之后」讲述的故事强调了为艺术而生并完全生活在其中的人,而「假面」则将艺术的重要性抛出并引发讨论。如今,我们不断提及艺术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发现自己需要越来越频繁地捍卫这种重要性,无论是作为戏剧工作者还是个人,我觉得这都非常有趣。”


*编辑注:这部“宝藏”作品将登陆2020年香港艺术节,敬请期待剧场里最诗意的小岛和一场雨。




原作: William Shakespeare

导演: Ivo van Hove

时长: 5h30

首演日期: 17 Jun 2007


「罗马悲剧」 是阿姆斯特丹剧团及荷兰艺术节 Holland Festival 在2007年的合作剧目。这台全长接近六个小时的“马拉松大戏”将莎士比亚的三部古罗马悲剧故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