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学学术前沿
识时务 有情怀 讲方法 结善缘 —— 易明法律研究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哪吒3》没出来之前,看看它也过瘾啊! ·  昨天  
夏天的陈小舒  ·  原来人生定“胜负”的核心是它 ·  2 天前  
夏天的陈小舒  ·  原来人生定“胜负”的核心是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学学术前沿

科研与教学不可偏废|北大法学院邀您研修公法教学

法学学术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5-04 14:45

正文



第三届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

公法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与案例研习

开班启事

近年来,中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科研在很多场合成为评价教师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这固然有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性科研水平尚处奋力追赶阶段,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较为单一,难以从容实现与教学同步对接和良性循环的历史性原因;同时,国内诸多高校包括教师个人,对 “人才培养是大学核心使命” 这一理念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仍然较为模糊和犹疑,因而出现了导向上的失衡。


科研与教学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两者不可偏废。


当前,关于青年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中左支右绌、两难兼顾的话题时见报端。对此,不仅官方体制欠缺有效驰援,而且在学术领域中各种自发性的、频繁的民间交流,在教学领域中也相对稀缺。以刊物发表、同行评价、会议交流等作为联结内容,学术共同体的轮廓已日趋成形, 相比之下,教学共同体的观念和建设,在中国高校和教育界却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来强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近年来投入较大气力,推行了一系列卓见成效的教学改革。


在课程设置方面,增设案例研习课、实务课、写作课等新型课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在经验交流方面,对外举办五届全国法学教育高端论坛,邀请全国各大高校法学院院长共商教学,互补长短;对内举办教学午餐沙龙,邀请青年教师分享海外教学见闻,资深教师传授教学经验感悟,营造良好的院内教学氛围。


在课外教学方面,设立“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学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正式课堂之外,带领学生开展读书会等教学活动,举行答疑午餐会,对本科生在学习方法、校园生活、职业规划、人生经验等方面答疑解惑。


在涉外法治方面,开办“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等专门项目,启动“北大法学院法治英才培养计划”,为有志于从事涉外法治的同学在学业、课程、实习、赛事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其他兄弟院校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看到全国诸多优秀教师的课程创新,看到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专门针对教学的研讨会和课程班。但我们更看到,大量的年轻老师在教学之路上艰难孤独的个人探索。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微斯人吾谁与归!”建设一个携手共进的教学共同体,已经是中国法学教育界迫在眉睫的重任。


一个真正的共同体的形成,需要构建从业者普遍认可的沟通语言和可信赖的同行评价。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就是职业生涯的中心舞台和试炼场。


开设一门什么样的课,才能实现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功能?如何把一门课讲好,才能在受学生欢迎的同时切实让学生受益? 这些开课经验和授课方法,是身为教师者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教师之间无障碍沟通的内部语言。谁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谁才能得到真正受尊重的同行评价。不认清这一关键问题,任何个体的实践就不能形成建设共同体的合力,各种喧嚣的改革终将流于形式和泡沫。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哪一位教师或者哪一家法学院能够独立提供的,它需要有志于促进法学教育的全国同侪共同回答。 北京大学法学院愿意为此搭建平台。以每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为约,北大法学院将持续举办纯粹公益性质的“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不仅端出北大自家经验,更面向全国法学院校各个专业,邀请那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独到的教学方法、具有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热情的一线教师,围绕某一学科或某类课程,将他们的经验、方法和热情与全国高校法学教师分享。


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北大法学院欢迎有志于教学的全国同行!

我们期待与您一起观摩先进,分享经验,交流切磋,共同进步。在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中增进情谊,在开放争鸣的研讨中欢度节日,一起探索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的民间标准,形成法学教育的教学共同体,建设中国法学教育的精神家园!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2019年北大法学院举办首届 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以“民法教学方法:基础课与案例课”为题,在民法典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就民法教学中存在的基础知识不足、培养模式单一、技能训练缺乏等问题,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开研修。2023年,因为疫情被迫中断的研修班得以重启,以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为平台,聚焦刑法教学方法,探讨刑法课程设计。两次师资班获得了全国教师的肯定与好评,相关教学实录也已经整理成集,将以《北大法学教室》系列的名义陆续出版。


2024 年,是北京大学法学学科创建120周年。值此华诞,第三届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将于2024年8月31日至9月1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举办。


本次师资研修班将以 公法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与案例研习 为主题,围绕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内容,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学习方法等不同维度,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开研修。具体形式包括:


1 )主题发言环节。 邀请公法学界的资深教授,就宪法与行政法的课程设计作主题报告。


2 )教学方法展示与研讨环节。 邀请数位深耕公法教学的一线教师,以现场展示课的方式,演示关于公法基础理论、公法鉴定式案例教学、比较公法等课程的教学方法。


3 )晚餐沙龙环节。 邀请数位公法领域的资深学者,利用会议晚餐时间,分享 公法教学的观念和方法


4 )自由讨论环节。 邀请所有参会老师围绕教学方法、展示课程,充分展开讨论切磋,会诊公法教学中的疑难杂症。


5 )学员评议环节。 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邀请学生参加展示课,参与会议讨论,真实反馈教学效果。


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是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 为了保证研修效果,主办方将对规模做适当限制。本次研修班拟面向全国邀请 60 名教师和 30 名学生 ,并为所有师生免费提供研修期间的餐饮,差旅住宿费用由研修人员自理。


2024 8 31 -9 1 日,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北大法学院诚邀全国法学教师来北大过节!


初步日程安排

2024 8 31 (星期六) 上午


开幕式

致辞人:

郭雳(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

特邀嘉宾


集体合影


第一单元 主题发言

发言人:

张翔(北京大学):宪法课程的体系与要点

王贵松(中国人民大学):行政法学的体系设计

茶歇


第二单元:教学方法展示与研讨(一)

主讲人:

赵宏(北京大学):行政法鉴定式案例教学的原理与方法

谢立斌(中国政法大学):宪法自由权鉴定式案例分析



2024 8 31 (星期六) 下午


第三单元:教学方法展示与研讨(二)

主讲人:

王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宪法平等权鉴定式案例分析

查云飞(浙江大学):行政诉讼中的撤销之诉与变更之诉

茶歇


学员反馈与自由讨论


晚餐学术沙龙:公法教学的观念和方法

报告人:

王磊(北京大学)

林来梵(清华大学)

章剑生(浙江大学)

朱芒(上海交通大学)



2024 9 1 日上午(星期日)


第四单元:教学方法展示与研讨(三)

主讲人:

沈岿(北京大学):规制案例的公法分析框架

刘晗(清华大学)、彭錞(北京大学):比较公法的教学方法

郑磊(浙江大学)、梁红霞(西南政法大学):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 案例教学

学员反馈与自由讨论


闭幕式

总结人:

张翔(北京大学)

刘哲玮(北京大学)


与会嘉宾

林来梵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海波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贵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忠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朱   芒 上海交通大学 法学院教授

郑   磊 浙江大学 法学院教授

章剑生 浙江大学 法学院教授

谢立斌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成协中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   飞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杨伟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   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柳建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