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方三十二
“成方三十二”以中国人民银行地址为名,是人民银行青年公众平台,立足央行、面向金融系统、辐射各行各业,向公众提供及时的央行动态、新锐的学术观点、全面的金融知识、实用的生活技能、感人的励志美文,打造为青年提供金融知识、传播正能量的服务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A学财经  ·  深夜重磅!美联储降息有何影响? ·  昨天  
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  投教活动丨“走进上市公司”系列——华福证券成 ... ·  2 天前  
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  投教活动丨“走进上市公司”系列——华福证券成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成方三十二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在“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的演讲

成方三十二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11-28 23:10

正文

 


“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与外汇管理改革开放


尊敬的周小川会长,尊敬的各位来宾、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盛会,受潘功胜局长的委托,我代表外汇局对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和中国金融论坛年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按照这次年会主题,我就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相关问题做一个汇报和交流。
  一、40年来外汇管理有效服务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程
  外汇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前沿和门户。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外汇管理改革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高效集约配置和使用外汇资源,为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发展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外汇管理改革开放紧密服务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并引入国际资本推动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外汇管理坚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不断适应我国要素禀赋优势变化。1994年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外汇留成与上缴制度,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实现并轨,建立银行结售汇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为人民币可兑换打下了坚实基础。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取消所有经常项目对外支付和转移限制。外汇管理市场化改革成为涉外经贸改革的先手棋,为2000年我国签署入世协定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以来,按照“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证券,先机构后个人”思路,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大幅提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大类、40项资本项目的开放标准,我国已有37项实现不同程度的开放。人民币可兑换进程推动了我国外汇管理方式深刻变化,逐渐从“宽进严出”转向“均衡管理”,从重事前审批转向重事中事后监管,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渐增强。
  二是我国经历了从外汇短缺到总体平衡的深刻变化。外汇短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都面临外汇短缺的硬约束。1980年我国对外公布的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了我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长期保持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局面,外汇储备快速增长。2006年2月,外汇储备规模达到8536.72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2020年,我国先后经历了两轮外汇市场的调整周期。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基本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当前我国已告别外汇短缺格局,进入到国际收支和跨境资本基本平衡的新阶段。
  三是我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渐成型。大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国际市场和外循环,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我国外部环境和要素禀赋优势发生了改变,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在2007年达到顶峰之后明显开始减弱,经济的内外循环格局逐步发生了深刻变化。2007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由66%下降到约32%,经常项目顺差同GDP的比例由9.9%降到了2%以内。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的顺差是1707亿美元,和同期GDP之比是1.7%,继续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2008年以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有7个年份超过了100%。国内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经济正在向国内大循环为主开始转变。
  二、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下外汇改革开放的逻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谋划新发展阶段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的根本遵循,也更明确了改革完善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的逻辑主线。
  一是从大国经济的角度准确把握“双循环”深刻内涵,突出超大规模经济体在利用外循环上的优势。我国经济发展过去长期依赖国际大市场的需求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外汇,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已经具备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大国经济的优势是内部可循环,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需求和资源。“十四五”时期,要充分利用我国储蓄率较高的优势,强化国内金融体系的投融资作用,畅通金融要素的国内大循环。同时要顺势而为,促进本外币一体化,建设以人民币资产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
  二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畅通国内大循环,充分发挥金融在服务业开放中的关键作用。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这就需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也需逐渐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扩大服务业开放转变。要以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为重点,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推动外汇管理从服务贸易投资到支持消费和金融、从服务第二产业到支持第三产业转型,在更多领域推进高水平开放,更好服务于“双循环”发展大局。
  三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双循环,在坚持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要继续用好国际大循环。外汇领域要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国际规则和惯例,着力增加长期性、制度性的有效政策供给,充分满足市场主体配置外汇资源的需要。要在银行、保险、证券、资管等领域引入更多高水平国际竞争者,支持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双向开放,加快高水平金融法律的供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在推动“双循环”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提升开放条件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发展格局下要注意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加有力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从制度上完善应对外部冲击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特色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要坚持协调宏观逆周期和微观跨周期的关系。微观保市场健康有序,宏观保资本流动平衡,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目标就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
  “十四五”时期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外汇管理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金融改革开放任务落实到位,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中国发展战略需要,研究推进新的外汇管理改革开放举措,服务新发展格局。
  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一是全面放宽直接投资领域外资准入,切实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落实和推动签署双边和多边贸易和投资协定,创新直接投资方式,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外汇管理方式改革,更好满足市场主体的跨境投资需求。二是推动跨境融资交易和汇兑环节统一协调,制订私募投资基金跨境投资的政策框架,实现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加行业负面清单的管理,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三是加快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推动实现符合国际惯例的证券投资开放政策,常态化地发放QDII额度,实施“跨境理财通”试点,整合金融市场开放渠道。中长期来看,在符合“三反”的前提下,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及高风险领域的交易外,实现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基本自由,建立健全个人跨境资本交易的管理制度,满足个人对外投资和用汇的合理需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外汇管理新体制。一是促进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外汇管理方式从事前审查全面转向事后核查,推动实现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跨境贸易结算。推进以风险评估为导向完善贸易主体分类管理,形成“越合规越自主”“越诚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环。二是实现高水平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全面放宽和取消跨境投融资的规模和资金使用等限制,扩大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这项工作已经落地。三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一带一路”企业贸易结算便利化,优化外汇账户,助力企业“走出去”。四是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五是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统筹发展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提升境内市场国际影响力和金融机构全球参与度。
  进一步提升开放条件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宏观审慎方面着力防止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监管方面着力维护外汇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二是推进科技赋能“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构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提升跨境区块链平台服务外汇收支和跨境融资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完善金融开放领域法律体系,推动外汇管理条例修订,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加强国内跨部门、国际跨境监管合作。
  继续深化金融外汇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和支持外汇管理的各项工作。
  最后,预祝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