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怀左同学
打破你的原则,成为你的例外 微信公号:怀左同学 新浪微博:怀左同学 个人微信:dapanghuaizuo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科普 | ... ·  10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征文 | 第十二届中国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10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地方动态 | ... ·  2 天前  
中国交建  ·  王海怀拜会杭州市市长姚高员 ·  3 天前  
中国交建  ·  中交集团主要领导拜会浙江省委书记王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怀左同学

寒假,也是最好的增值期

怀左同学  · 简书  ·  · 2018-02-25 11:06

正文

我喜欢假期,也害怕假期,喜欢是因为可以好好休息,而害怕,是因为每次都会做很多计划,但大部分,都无疾而终。

想来,这次寒假应该就是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后一个,很快就要参加工作了,点点滴滴,也在为将来做着准备。 以前认为活着就是上台阶,自然而然;后来发现,长大的过程,其实就像盖楼房,主观设计的东西,掺杂了很多

所以在放假前,像以往一样,我又做了一些小小规划,上学期乱七八糟做了很多事情,有些累,回家稍微缓冲一下,然后再忙里偷闲,充充电。

寒假在家,事情比预想中多很多,除去家务,还有过年,走亲戚,聚会聊天等等,于是我每天都把手机扔一边,提醒自己高效率,然后七点起床,多多少少,还做了一些。

还有两天就要去学校了,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寒假生活。

第一,两次旅行(东北+海南)

我很爱旅行,到现在,越来越喜欢。看风景是很小一方面,更多的,我喜欢偶尔打破常规,呼吸新鲜空气,换换思路,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

东北之行已经计划很久了,这次我和二胖义无反顾,直接买了机票,准备好保暖装备,放假第一天,直奔哈尔滨。

天寒地冻,但内心却五彩缤纷,我们像两个孩子一样在中央大街漫步,在结冰的松花江上玩闹,在冰雪大世界被冻僵,在极地馆看表演时被感动……

三亚之行完全是计划之外的,受三节课公司的邀请,我从东北回家没几天,收拾夏装,飞到三亚。六天五夜,活动完全超出了预期,我见到了最棒的老师,也结交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小伙伴。

当然也有很伤感的事情,很多童鞋都是95后的追风少年,同为90后,我却觉得自己像叔叔一样慈祥可亲。

这次活动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之后要不断走出舒适圈,不断打破自己之前的成绩。当然,这也是一个慢慢发现自己的过程,逐步完善,越来越好。

第二,和家人的点点滴滴

放假前,我给妈妈买了一朵小金花,这也是很久以来的愿望了,父母年纪大了,每次回家,我都想送他们一些小礼物。回家时也给弟弟买了新衣服和过年的新鞋子,焕然一新的感觉,很棒。

被爸爸带动,妈妈没事的时候,也喜欢上了唱歌。两人在全民K歌上比赛,每次唱完,都比谁的S得的多。

“哎,我这首歌得了两个S!”“你不行,我昨天的那个,得了三个S呢!”

弟弟喜欢打游戏,以前我们经常说他,现在人家也大了,打骂肯定是不行了,说归说,没事的时候,我也陪他玩玩吃鸡,组个战队,打几局。他技术比我好,我就安心当辅助,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做人,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大年初一时,我给父母一人发了5000红包,他们老了,我们大了,用自己的行动和心意去爱他们,比空喊口号要实在很多。

当然,还有更开心的事情,初一我还收到了准岳父的大红包,他希望我和二胖开开心心,互相帮助,一直走下去。

心诚则灵,我明白了。

第三,读书观影

很多人以为看电影只是消遣,其实再看经典时,用心品味,得到的东西,不比看书差。电影是一门结合了众多艺术元素的综合艺术,我从小就喜欢,根本放不下。

过年时间不多,所以只能两天一部,除了去电影院看的《唐人街探案2》以外,其他全是之前看过很多次的经典电影:《兵临城下》、《小鞋子》、《心灵捕手》、《香水》、《触不可及》、《十二怒汉》。不多不少,一共七部。

更多的时间,我交给了书本。《巨人的陨落》(三本)、《英国病人》、《情人》、《倒悬的地平线》、《一个人的朝圣》、《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我在寒假看完的,其实还带回来几本,但时间有限,没看过来。


每天会给自己定阅读量,如果当天没读完,偶尔会在晚上加加班,但最晚,不超过十二点。

完成规划时,充实感,油然而生,而我们的自信心,就来源于这点点滴滴的充实感。

第四,写作

一月份我做完了第三期期写作课,同时在寒假时,也认识了很多写作的朋友和一些作家前辈。昨天和市文联的老师们吃饭时,他们说在为《三体》的作者刘慈欣老师准备工作室,希望下次相聚时,可以当面请教一些问题。

寒假我自己一共写了18篇文章,30多天的假期,平均两天一篇,有生活状态,有书评影评,也有自己的一些小感悟。 我把写作当成了记录生活的一部分,不求对别人有多大的价值,只求可以真诚地说一些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经常有小伙伴向我抱怨,再看他们时,会因为评价的好坏而情绪波动,会整天研究各个平台的情况,希望找到最佳的突破点。

这些总给我一种看着很累的感觉,写作,内功是关键,做好自己,其他的自然会有,多多少少,开心最重要。如果给爱好附加太多东西,心态,慢慢就扭曲了。

喜欢就写,不喜欢就放下,没什么好纠结的。

年底了,也收到了一些小礼物,还有光明网给发的年终证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