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心理
“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武志红心理平台,提供专业心理课程、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心理

为什么你离不开“错的人”?原因就在你的“隐藏人格”

武志红心理  · 公众号  ·  · 2025-03-20 19: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爱上的是对方,

还是Ta身上的 「另一面」 自己?


曾听过这样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说得是,一个乖巧传统的女性,却找了个花心爱玩、还有点不着调的丈夫。

婚后的生活并不好过——丈夫不仅本性不改,还出轨。

跟大家想的一样,她选择了离婚。

但奇怪的是,离婚后的她却抑制不住对丈夫的依恋,甚至想找他复合。


她的原话是:好像前夫就是有种 魔力 ,冥冥中吸引着她。

后来,咨询师发现,不止是前夫,而是前夫这类人都很吸引她。

在一次催眠中,她终于说出了心声:

小时候,她就意识到父母太强势了——不听话的话,就没有好脸色看。

她只能顺从父母,这形成了她的 「正人格」


但人活于世上,怎么会没有自由意志呢?

于是她内心深处渴望的 「自主」 、甚至希望随心所欲、控制关系的那部分,一直被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发展了与主人格相反的 「负人格」


直至有天,她遇到一个有自己「负人格」特质的人——她的前夫,心里立刻油然产生一种 亲近、依赖 的感觉。

因为这个人,正好活出了自己缺少且一直追寻的那一部分。

借助与前夫的亲密,她能触碰到内心被压抑的部分、感受到完整。


这正是武志红老师所认为的 :“ 人格与负人格,是A与-A的关系。

A与-A相伴相生, 当你在A中表现得越突出,就越容易被-A那面影响、被-A特质的人吸引。

为了使人格完整,你会在潜意识的影响下靠近那些跟正人格截然相反的部分。”

而这个追寻人格完整的力量之强,超出了你的想象。

荣格认为, 自性追求完整的动力,胜于追求幸福的动力。

所以,即使那位女士意识上知道自己跟前夫一起会受伤、会痛苦,她依然会被这种魔力吸引。


你的 「负人格」 是什么?


负人格在心理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由荣格在1917年出版的 《潜意识心理 中提出,在书中,他把自我中被隐藏在潜意识内、未能充分发展的阴暗面,称为负人格。

经多年发展,负人格理论为心理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我在咨询室见过很多压抑着负人格的来访者:

平时很平和,但偶尔的想法却充满了 「破坏欲」 ,觉得自己真不应该;


对朋友很大方,但对家人却略 「自私 ,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我;


「贪恋」 那个死性不改的渣男/女,怀疑自己鬼迷心窍;


偶尔厌倦平稳的工作,对 「不稳定」 的生活产生向往,然后嘲笑自己不现实。


……


这些 稳定、专一、宽厚 的来访者,在被负人格短暂地盖过了正人格,接管了他们的意识层面时,对自我产生了困惑。


但是,这些困惑是很有 价值 的。


因为,正人格越明显,代表着与之相伴相生的 「负人格 被压抑得越深。


这会导向两个结果:


一是,你活成了世俗上的 「好人」 ,但时常感觉空虚;


二是,你会被很多贴近你 「负人格」 的人/事吸引,作出错误的选择。


案例中的来访者,就是很典型的后者。


当人格不能 「活出完整」 ,人就无法独立。

她压抑和缺失的“坏”,让她在别人身上渴望 「替代性满足」


但是,当我们自己也有时,就不必被谁填补。


因此, 武志红 X 看见心理 团队研发了专业的 【负人格测试】

它将带你了解,你正人格的对立面是什么样的。

你会被谁吸引、对世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只有当你看见它时,你才能完整地了解自己,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选、那些反差的感受从何而来,就不会再走“弯路”。

其次,总结了很多整合人格的方法,尝试构建你圆满自身的力量。

当你能系统地 接纳、整合 自我时,真实的人生才随之开启。


那么——


你的 正人格 是什么?

你的 负人格 又是什么?

如何整合它们,让它们真正 发挥优势

29.9 ,测测你的 负人格

点击图片,立即 测试

👇👇👇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负人格 即可订阅



- 适测人群 -


想了解自己人格的人

常常感到内心冲突、矛盾的人

有时无法理解自己行为的人

想深入了解自己的人

觉得自己有“多面性”的人


- 报告内容 -


1、了解你的正面人格


2、了解你的负面人格



3、整合正负人格的建议




29.9 ,测测你的 负人格

点击按钮,立即 测试

👇👇👇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负人格 即可订阅


- 广告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