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上的是对方,
还是Ta身上的
「另一面」
自己?
曾听过这样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说得是,一个乖巧传统的女性,却找了个花心爱玩、还有点不着调的丈夫。
婚后的生活并不好过——丈夫不仅本性不改,还出轨。
跟大家想的一样,她选择了离婚。
但奇怪的是,离婚后的她却抑制不住对丈夫的依恋,甚至想找他复合。
她的原话是:好像前夫就是有种
魔力
,冥冥中吸引着她。
后来,咨询师发现,不止是前夫,而是前夫这类人都很吸引她。
在一次催眠中,她终于说出了心声:
小时候,她就意识到父母太强势了——不听话的话,就没有好脸色看。
她只能顺从父母,这形成了她的
「正人格」
。
但人活于世上,怎么会没有自由意志呢?
于是她内心深处渴望的
「自主」
、甚至希望随心所欲、控制关系的那部分,一直被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发展了与主人格相反的
「负人格」
。
直至有天,她遇到一个有自己「负人格」特质的人——她的前夫,心里立刻油然产生一种
亲近、依赖
的感觉。
因为这个人,正好活出了自己缺少且一直追寻的那一部分。
借助与前夫的亲密,她能触碰到内心被压抑的部分、感受到完整。
这正是武志红老师所认为的
:“
人格与负人格,是A与-A的关系。
A与-A相伴相生,
当你在A中表现得越突出,就越容易被-A那面影响、被-A特质的人吸引。
为了使人格完整,你会在潜意识的影响下靠近那些跟正人格截然相反的部分。”
而这个追寻人格完整的力量之强,超出了你的想象。
荣格认为,
自性追求完整的动力,胜于追求幸福的动力。
所以,即使那位女士意识上知道自己跟前夫一起会受伤、会痛苦,她依然会被这种魔力吸引。
你的
「负人格」
是什么?
负人格在心理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由荣格在1917年出版的
《潜意识心理
学
》
中提出,在书中,他把自我中被隐藏在潜意识内、未能充分发展的阴暗面,称为负人格。
经多年发展,负人格理论为心理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我在咨询室见过很多压抑着负人格的来访者:
平时很平和,但偶尔的想法却充满了
「破坏欲」
,觉得自己真不应该;
对朋友很大方,但对家人却略
「自私
」
,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我;
「贪恋」
那个死性不改的渣男/女,怀疑自己鬼迷心窍;
偶尔厌倦平稳的工作,对
「不稳定」
的生活产生向往,然后嘲笑自己不现实。
……
这些
稳定、专一、宽厚
的来访者,在被负人格短暂地盖过了正人格,接管了他们的意识层面时,对自我产生了困惑。
但是,这些困惑是很有
价值
的。
因为,正人格越明显,代表着与之相伴相生的
「负人格
」
被压抑得越深。
这会导向两个结果:
一是,你活成了世俗上的
「好人」
,但时常感觉空虚;
二是,你会被很多贴近你
「负人格」
的人/事吸引,作出错误的选择。
案例中的来访者,就是很典型的后者。
当人格不能
「活出完整」
,人就无法独立。
她压抑和缺失的“坏”,让她在别人身上渴望
「替代性满足」
。
但是,当我们自己也有时,就不必被谁填补。
因此,
武志红
X
看见心理
团队研发了专业的
【负人格测试】
。
它将带你了解,你正人格的对立面是什么样的。
你会被谁吸引、对世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只有当你看见它时,你才能完整地了解自己,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选、那些反差的感受从何而来,就不会再走“弯路”。
其次,总结了很多整合人格的方法,尝试构建你圆满自身的力量。
当你能系统地
接纳、整合
自我时,真实的人生才随之开启。
那么——
你的
正人格
是什么?
你的
负人格
又是什么?
如何整合它们,让它们真正
发挥优势
?
29.9
元
,测测你的
负人格
点击图片,立即
测试
👇👇👇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负人格
即可订阅
- 适测人群 -
想了解自己人格的人
常常感到内心冲突、矛盾的人
有时无法理解自己行为的人
想深入了解自己的人
觉得自己有“多面性”的人
- 报告内容 -
1、了解你的正面人格
2、了解你的负面人格
3、整合正负人格的建议
29.9
元
,测测你的
负人格
点击按钮,立即
测试
👇👇👇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负人格
即可订阅
-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