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 -
图为艺术家、画家
曾梵志
的作品
《面具系列》(其一)
。曾梵志的作品以其严谨而独特的造型,假面具的符号,在单纯而平静的背景衬托下,演绎着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尽管带有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仍给人沉重感和压抑感。
我就是我
一个总比他人
更为费解的偶然
- 收听 -
(点击音频或视频,即可收听)
同一个人
作者:本尼·安徒生[丹麦]
为你读诗:李野墨
| 导演、演播艺术家
我走是为了走
为了让自己保持走着
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
我不再相信目标。
我走是为了回来
于是,我其实是在走圈子。
我相信圈子
相信循环。
而在我回来的时候
我仍是同一个人。
总的来说,我为作为我自己而高兴。
我并不曾一直是我自己
但现在习惯了作为我自己
不愿意去作为另一个人。
而这是我本来所不愿错过的事情。
我所认识的人们。
哪怕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
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认识他们
也许会对他们无所谓
并且对我自己也根本无所谓。
那么,就让我自己继续是同一个人
只是在更进一步的程度上
同时是在悲伤和喜悦之中
我想让这全部都包括在内。
译者:京不特
(出自《如果这是世上最后一首诗》,
金城出版社)
●
●
●
在你找到你所寻找的东西之前,你无法知道这要寻找的东西是什么。
——本尼·安徒生
- 关于作者 -
本尼·安徒生,丹麦诗人、作家,同时也是作曲家、钢琴家、儿童文学作家和剧作家。代表作《斯万德的歌谣》在丹麦家喻户晓,他在丹麦是被人阅读最广泛的现代抒情诗人。他以机智的方式游戏于丹麦语言之间,通过幽默和各种古怪的视角,调侃丹麦小市民性中的虚伪成分。
-
诗歌话题
-
你有没有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别人”?
请移步文后
「留言区」
◆
◆
◆
今天我们来聊聊丹麦另一位安徒生——诗人本尼·安徒生的作品《同一个人》。
本诗是诗人本尼·安徒生的自省与自我认可。他不相信目标,他走只是为了走,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行进的状态,而不是为了达到什么,就像一直在兜圈子,永远达不到终点。于是,他总能保持自我,守护初心。不过,他也坦率地承认自己曾尝试改变过,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径直前进,也因此偏离了自己原本所在的圈子,成为了一个不同的人。可他不愿意去作为另一个人,现在他习惯了做自己并安于做自己,他为作为自己而感到高兴。倘若他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便与周围的人没什么两样。
像是在打怪取经一样,我们翻过了几座山,又越过了几条河,历经崎岖坎坷,一头扎进生活的洪流里奔波行进。取经是唐僧师徒四人的西游目的,那么我们的“经”是什么?成为一个优秀的“别人”吗?索性就闷着头走吧,一脚踏进了别人的道路,一路上打怪升级,还有同行竞争,历经艰难险阻,好容易熬到底,却没赶到前头,佛祖一句,经都给唐僧他们取走了,请回吧。所有的努力都在顷刻间付之东流,再回头看看自己,既没成为优秀的“别人”,也丢了原来的自己。想想与其费劲心思成为“别人”,还不如一开始就安安心心修炼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走了这么远的路,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你还是同一个你吗?
文/三十
- 乐说 -
配乐剪辑自配乐制作人侯志坚的
作品《流动的故事》
,选自专辑《她的改变》。
●
●
●
李野墨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演播艺术家。自1980年开始在多家广播电台播讲长篇小说,至今已经录制并播出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毛泽东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百余部长篇小说;自担任电视剧导演以来,拍摄各种风格的电视剧、专题片50余部;1991年荣获全国人民广播电台评选的“受观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称号。
离你最近的地方
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音调
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作者:泰戈尔[印度]
为你读诗:吕思清
点击收听
>
当你邂逅一辆巴士,也许它可以真的开口说话,给你的灵魂带来片刻自由,甚至可以现场聆听世界级演奏。
明天上午,世界著名小提琴家、「为你读诗」联合发起人
吕思清先生带领四名琴童共同走进深圳诗歌巴士
,让音乐与诗歌途径你的心灵。
本趟诗歌音乐专车线路为218,车号CJ312
,剩下的就要靠你去寻找啦~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11月30日
),「为你读诗」特别回顾——原谅我眼里满是人间烟火。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
珠宝计划冬日恋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