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龙网  ·  哇~DeepSeek,你是懂重庆的! ·  13 小时前  
华龙网  ·  哇~DeepSeek,你是懂重庆的! ·  13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昨天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昨天  
重庆日报  ·  重庆楼市迎来“开门红”! ·  2 天前  
重庆日报  ·  重庆楼市迎来“开门红”! ·  2 天前  
重庆日报  ·  创意视频|新春第一会 绘出新重庆新篇章 ·  2 天前  
重庆日报  ·  创意视频|新春第一会 绘出新重庆新篇章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赵颖等:纳税人身份选择与就业机会——来自全国工商与税务匹配数据的证据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2-26 17:05

正文



文章标题:

纳税人身份选择与就业机会——来自全国工商与税务匹配数据的证据

作者及单位:

赵颖、鲁元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王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国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本文引用格式:

赵颖、鲁元平、王熙、杨国超,2023:《纳税人身份选择与就业机会——来自全国工商与税务匹配数据的证据》,《经济研究》第9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与意义


税收管理是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现有关于税收征管能力的文献集中于税收“征收”行为的讨论,而对涉及纳税人“管理”行为的研究相对不足。在众多纳税人管理中,纳税人身份管理制度是税收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人身份管理制度的实施与完善,有助于兼顾税收规范性和灵活性,通过增强税收遵从水平提升税收征管能力和税收管理效率。中国在增值税中区分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人身份管理制度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登记互换身份。两类身份在税额计算方式和税收优惠种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一般纳税人纳税管理更严格,但是相应的税收优惠比小规模纳税人更多。因此,市场主体会根据自身的税收负担理性地选择设立为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
就业优先是“最大民生”。小规模市场主体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但在研究社会就业创造效应时,现有文献主要关注规模以上企业行为,而对中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就业机会的讨论非常有限。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数据可及性和缺乏良好的识别策略。幸运的是,中国实施的纳税人身份管理制度改革为本文分析上述问题提供了难得契机。2018年5月以后,满足一定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可以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本文发现该制度实施以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那么,允许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转登记,是否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就业规模呢?这一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采用全国企业和税务信息匹配数据,关注中国2018年5月实施的纳税人身份管理制度改革中,一般纳税人行为决策如何发生变化。研究发现,税收制度允许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后,直接影响是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在一般纳税人集中的一线城市和批发零售等行业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本文排除了2018年以来就业难背景对识别的影响、国地税合并和增值税税率下调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外部有效性。本文通过匹配企业多年度招聘数据,发现改革导致就业数量降低并非局限在短期,在改革后数月内同样没有显著改善的趋势。允许企业纳税身份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就业造成了压力,这与给定纳税人身份制度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是以往研究中尚未发现的现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在减少劳动力要素情况下对资本要素的使用情况,发现企业间投融资行为没有出现增加,资本劳动替代现象并未发生。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关注了中国税收制度中的身份选择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现有研究主要在纳税人既定身份条件下,分析税收政策如何影响纳税人的行为,以及纳税人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然而,纳税人身份选择尚未得到足够关注。相比于策略性操纵,纳税人通过选择不同身份能获得更多税收收益。因此,本文关注了增值税领域中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选择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
二是考虑了政策对企业潜在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现有文献主要分析了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实际劳动力需求,但忽略了对企业潜在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本文不仅关注纳税人身份选择对企业实际劳动力需求造成的影响,还充分评估了企业的潜在劳动力需求,以求理解企业在劳动力配置方面的应对策略。
三是本文样本囊括了几乎所有市场主体,突破了以往研究对象局限于特定类型企业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包含企业数据、税务信息、投融资信息和企业招聘信息的数据,精准识别了不同市场主体的纳税身份信息,同时考虑了企业间的投融资和招聘情况,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纳税人身份转换如何影响自身税负的变化,应成为减税降费范畴需关注的问题。迄今,减税降费的主要研究集中于税收优惠与税收豁免,大量文献对其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估。然而,上述分析的假定是纳税人身份在分类管理制度下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在中国小企业不断成长和企业规模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距离。纳税身份选择与企业税负的差异,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采用的避税方式之一。该制度实施后,本文发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数量的绝对值和相对比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在一般纳税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中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