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韭圈儿
做好的投资者教育(原“韭菜说投资社区”迁移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结婚要找那个可以给自己兜底的人 ·  11 小时前  
槽值  ·  全体广东人的噩梦,快要吃吐了 ·  昨天  
于小戈  ·  全裸被保安驱赶,她彻底疯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韭圈儿

什么?机构竟帮散户止盈了?

韭圈儿  · 公众号  ·  · 2025-01-06 16:27

正文

2025年前三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合计下跌4.19%。

这是自2000年以来,A股第二差的开局——

估计大家都被开年的这波暴击伤得不轻,所以,今天我们也不讨论市场了,给大家分享一些“暖心”的数据。

2024年,我学会了一个词,叫做落袋为安——

只要有浮盈,选择获利了结一部分,总归是没错的。

对应到基金产品设计上,其实就是分红。

如果大家对于未来的A股,依然有一丝的不确定性,那么这些高分红,管理人主动帮忙做止盈的产品,或许能让你踏实一下。

01

分红规模

我整理了2024年,分红规模最大的10只权益类ETF产品。

易方达的沪深300、华夏的上证50、华泰柏瑞的沪深300,排在产品分红规模前三。

这些基金自身规模大,所以分红体量也高,排在前面也算是预期之内。

不过,除了上面这些产品外,表里其实还有更多值得解读的东西。

比如,如果大家计算各产品2024年分红金额和2024年年末基金资产的比值。

会发现工银瑞信的深红利ETF,分红率居然高达14%。嘉实的红利低波ETF基金,分红率也超过9%。

说实话,这两个数字,确实很夸张,毕竟大部分红利指数的股息率,也就是5%-6%左右。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以工银的深红利为例,这只ETF成立于2010年,但在2024年以前,这只基金从来没分红过。

而自2024年9月份起,才开始连续分红了4次。

从不复权的场内价格走势上,也明显能看出几个缺口,这就是分红后除息导致的。

破案了,相当于深红利ETF,一口气把之前10年攒下来的超额收益,都分掉了,按照基金资产算,那派发率自然是高。

往好处说,管理人确实是预判到了阶段高点,帮投资者做到了止盈。

但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这种分红确实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也翻了一下基金产品的招募说明书,发现很多产品对于基金分红,并没有做强制要求。

比如深红利ETF的招募说明书是这样的——

所以,很多产品看似分红高,但实际上,随机性很大,可能并不符合大家对于稳定分红的需求。

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注重分红的投资者,一定要多看看招募说明书中的分红条款,看看是不是强制的。

当然,这些产品里有一个例外,就是华夏的上证50ETF,这是一只强制分红的产品,如果有超额收益,则每年至少分红1次。

除了上表中的产品之外,摩根的两个A系列产品(中证A50ETF指数基金,中证A500ETF摩根)也都有季度强制分红的机制。

最新的公告显示,这两个产品,即将开启2025年的第一次分红。

对于追求投资者来说,可以在投资中国核心资产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一定的流动性,性价比确实很高。

02

分红次数

除了规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分红指标,当然就是分红次数了。

国泰基金的红利国企ETF,2024年共分红了8次,和万家的红利ETF基金并列分红次数第一。

已经很多了对吧,但这不是最夸张的。

因为国泰的红利国企ETF,是去年4月底成立的,5月中旬才上市的。

这意味着,这只基金,是真正从上市起,做到了每月分红。

另外,国泰的另一只产品,红利港股ETF,去年8月上市,去年分红4次,今年1月还要再分红一次。

也算是月月分红了。

稍显美中不足的是,在基金的招募说明中,国泰这两只产品并没有明确是强制分红。

虽然能看出来,分红意愿很强,但对于追求现金流的投资者来说,也确实是少了一个保障。

那这些产品里有没有强制分红的产品呢?

有,广发的红利100ETF,在符合基金收益分配条件的前提下,每季度最少分配1次超额收益。

这里再提醒大家一下,选择哪个产品,除了考虑分红之外,资产本身的质量、以及产品的规模、流动性都很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