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
财金新天地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王耳朵先生】(ID:
huangezishiba)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反正哥们我,今年算是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变天了。
这么说吧,哥们今年喝的酒,比疫情三年加起来,都要多。
不瞒各位,就这个7月份,我们只接到了一条正儿八经的广告。
而今年的业绩情况,一句话概括就是,
不仅没挣钱,还在吃老本倒贴。
就说【王耳朵先生】吧,我们这个小团队,一直有4个人,稳定共事快5年了。
原因很简单,不挣钱了呗,
按现在的收入其实都发不出工资了,一直在啃老本而已。
收入下降了,但大家的支出,养家糊口的开销,房贷车贷,可停不下来。
其实我是个酒量特别差的人,准确地说,叫酒精过敏,两瓶啤酒下肚,胳膊大腿都会又红又痒。
但我们四个吃散伙饭那晚,300毫升的小瓶啤酒,我干了一箱。
我们这种工作室,本质上跟开店做小生意的个体户没什么区别。
这两年放开了,没等来好转,反而是这种难,沿着产业链传导到我们头上了。
不能说没有预料到这一天,毕竟我是个写字的人,早看过那句话:
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才发现所谓的心理预防针,就跟新冠疫苗一样,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该感染还是感染了,该发烧还是发烧了。
所以我早就想过,万一【王耳朵】写不下去了,纯粹的变成一个兴趣爱好,再也不能养家糊口,我该何去何从?
反正考编考公肯定是不行的,超过35岁,不符合报名条件。
找工作其实也不太可能,应届大学生都找不到,谁要我一个远离职场多年的中年人?
同样是10公里的路程,普通网约车一般在18-30元,而无人驾驶车,只要4-16元。
而且比起真人司机,自动驾驶不拒载,不绕路,没气味,更不会和人吵架…
无人驾驶能24小时无休,省去了人员工资这项最大开支,导致它的定价可以比普通网约车更低。
可以预见了,将来滴滴司机这个职业,就跟今天的超市收营员、高速收费员差不多,只会象征性保留几个窗口岗位。
所以上周萝卜快跑才会上新闻头条,因为武汉的网约车司机集体请愿了:
能不能控制下它们的数量?能不能和它们分时而治?能不能,别把我们最后的活路都卷没了?
要知道,截至2023年底,中国大约有700万网约车司机、300万出租车司机和1500万大货车司机。
所以,
曾经的那句玩笑,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去开滴滴,可能要成为奢望了。
每回只要出现这句话,评论区就一片骂声,说又在贩卖焦虑。
嗐,Too young,Too naive,我支持与否算个P啊。
这不就跟当年工业革命时,英国的纺织工人冲进工厂,打砸纺织机一样么?
其实我跟你们一样迷茫,码字半生,我都不知道人生下半场,自己还能做什么?
降维打击就是,打败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不是另一个更勤奋的出租车司机,而是网约车司机。
打败网约车司机的,也不是另一个更勤奋、更便宜的网约车司机,而是无人驾驶。
就像打败公众号的,不是另一个文采更好、流量更高的公众号,而是抖音,而是视频号。
好像写到这里,传递的负面情绪太多了,又在“贩卖焦虑”。
不必过于忧心吧,老祖宗说过,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哥们反正会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希望诸位也再坚持坚持,坚持的同时骑驴找马吧。
祝福,人生半程,每一次抉择,都会比想象中的更影响深远,就像那句话说的: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上,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天,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大家好,
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