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公社
原创是第一生产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应急管理  ·  痛心!车辆冲入河中,4人遇难! ·  昨天  
常州日报  ·  明确了!减免 ·  2 天前  
常州日报  ·  明确了!减免 ·  2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抵押解押上牌过户,全国可做 ·  2 天前  
大家车言论  ·  别人在上班,潮汕人开始咚咚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公社

刘良首谈宝能入主观致:前路如何突围?

汽车公社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12-25 08:51

正文

宝能入主观致,是“绯闻”的结束,更是下一场战斗的开始。


12月21日,“宝能成为观致汽车战略投资者”的消息先后于观致汽车、奇瑞汽车、以色列量子公司官方渠道发布,此前风传了半年的“绯闻”尘埃落定。


此前观致碍于政策、法规等无法谈及宝能投资一事,如今则可“打开天窗说亮话”。12月22日,《汽车公社》应邀来到观致汽车位于浦东国展路的办公大楼,听观致汽车CEO刘良博士解答诸多疑惑。



“今天的主角还是观致,我们很乐意聊聊观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如采访开始前观致汽车市场与传播执行副总裁宁述勇所言,《汽车公社》也试图还原或者说剖析一下宝能投资后观致汽车未来可能的发展。


人民币之外,宝能造车还有哪些牌?


宝能入主观致之所以引爆舆论,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宝能从资本市场起家,缺乏整车制造经验;其二,观致积弱久已,即使产品技术有所突破,但其市场表现乏善可陈,宝能入主究竟能对其发展起到多大促进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我们选择引进一个新的战略投资者决策和过程也是双向跟谈恋爱一样。”谈及宝能成为观致的战略投资伙伴,刘良博士这样表示,“宝能要进军汽车产业,需要找合适的标的,而观致现在的两位股东包括观致本身也需要评估找到一个合适观致的新股东。”


在刘良看来,宝能资金雄厚,资源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宏伟的进军汽车产业和汽车产业链的雄心。“以我们的理解来看,进军汽车行业不仅仅是做一个主机厂,汽车行业的新零售、新渠道、后市场、移动出行、智能互联,包括汽车零部件,宝能都已经有了,我们看重他们实力雄厚,有宏伟的进军汽车产业链的决心。”



诚如刘良所言,宝能已经在汽车领域布下一盘大棋。这个被资本腾挪掩盖的企业,在实业领域动作频频。今年10月与杭州市富阳区政府、杭州新天地集团签订项目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和新天地产城综合体项目;11月又与昆明市政府、滇中新区管委会在深圳签订包括建设5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宝能系控股或投资的还有多家从事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公司,如韶能股份,旗下拥有生产汽车变速器零部件及总成的子公司,主要客户包括美国伊顿公司、比亚迪、广汽集团等;中炬高新,不仅专业生产汽车精密锻件,还与国家高新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合作成立子公司,主要从事镍镉、镍氢系列电池产品,有着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技术。此外,物流,物业和商业地产也是汽车企业发展所必须的,此次将观致汽车纳入麾下,则补齐了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其将资本从金融、保险行业转至风险更低的实业上来,也更符合如今国家经济“脱虚向实”的政策。



“宝能集团明确跟观致说,这些资源都可以为观致无条件的服务,这点是我们选择宝能很重要的方面。”刘良又重复说了一遍“无条件”,“宝能有很多资源观致可以马上用得上的,比如共享汽车、网联车、租赁车业务,都代表新的零售方向,不是通过传统的4S店卖车。这方面可以支持我们,全国有很多商业地产,对加速形成我们的网络也是很有帮助的。”


路线仍萧规曹随


无论宝能是占股50%还是51%(刘良博士委婉地拒绝透露这一消息),但其大股东的地位已确定,宝能是否会干涉观致汽车的运营也成为业界关注的一大问题。



“观致尽管是一个独立的存在的合资企业,有自己的独立的管理团队、独立的一套运营体系,即使新的战略投资者进来,三方股东,观致还是作为独立的合资企业继续往前运行”与此同时,刘良强调,“观致的生存和发展,肯定离不开股东的强有力的支持。宝能支持观致一则坚持中国新高端不动摇,二则坚持‘两栖战略’。”


观致作为中国高端汽车品牌的先行者,未来仍坚持自主研发,但会重新梳理产品和价格体系,以满足新一代中国消费者。在刘良看来,这个“新高端”,既不是“豪华”,也不是“高价格”,而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好车。



“两栖战略”则是坚持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并重,相比福特、大众等一些燃油车巨头,观致没有沉重的转型负担和战略犹豫,相比一些主攻新能源车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观致则没有政策、市场等的不确定性,从而有独特的优势。观致汽车的这两个坚持得到了宝能的认可。


不过坚持独立自主与利用股东方的资源并不矛盾,刘良对此深有感触。“虽然当时观致的管理团队也是有考量的,观致作为新品牌要维护品牌,量让品牌独立的成长,所以不要什么事都跟奇瑞搅在一块儿。”但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观致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除了宝能在新零售、保险和商业地产方面的资源,奇瑞在造车方面的资源,以及量子集团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方面的资源都能为观致所用。



考虑到高昂的研发费用和沉重的财务负担,刘良提出,“往前走,首先开发新的平台是要共享的。”比如说,观致推出的Model Young车型就与奇瑞瑞虎7基于同平台打造。在供应链方面,奇瑞的体量在70万辆-100万辆之间,远超观致,与奇瑞共平台发展可以在供应链、体系、制造成本上得到极大的降低,不过之前观致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调性也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对于新观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至于目前观致汽车的管理团队,“在之前的尽调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宝能方面的信任”刘良表示,“至于未来,管理团队则要用业绩说话。”考虑到过去几年观致团队前几年流动性较大,刘良认为,保持管理层的稳定性对观致是有利的。


十载蹉跎 如何突围?


除了宝能入股,观致汽车消息不断,从“疯狂的观致”到体育营销、科技营销,从借用股东方资源到发布Model Young副品牌,从工厂加班加点到全系下调价格,观致汽车“火力全开”,而都与战略投资者宝能入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刘良看来,观致归根结底要从销量上实现突破,“首先通过提高自己的渠道和新零售渠道,包括租赁,长租、短租等方式迅速提高销量。”例如宝能下属的深圳前海联动云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为观致带来了上万辆订单。


“利用销量的提高来扩大品牌的曝光度,同时利用量跟供应链谈成本降低,以前降成本很难,因为没有量,现在量上来以后,供应链看到希望会有积极性,也可以帮我们降成本,利用降成本的空间,可以更精准的定价,精准的定价以后销量会进一步上升,然后可以良性循环了。”



刘良的初衷很好,毕竟借助于宝能的资本、新零售等资源等,比靠自身挣扎实现良性循环要靠谱。在此之前,想要实现突破,就像一个掉进沼泽地的人幻想用自己的手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沼泽里拉出来。


当然,何时观致汽车能够实现自己造血仍未可知,据刘良透露,新产品规划不会因为新的股东进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观致要以市场需求和行业的演变为准,不断树立产品,例如在观致3和观致5的基础上提高智能网联等技术先进性,与此同时降低成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