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春节读书心得与图书推荐 ·  2 天前  
生物学霸  ·  论文图片处理,哪些能做?哪些算造假? ·  3 天前  
生物学霸  ·  985 医学院,获批 83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天前  
格上财富  ·  股市赚大钱的真功夫 ·  6 天前  
格上财富  ·  回来才发现,老家县城彻底颠覆我认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上海很多房东,心态已崩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12-01 16:00

正文


给大家分享一个新的市场观察:
上海楼市,正在进入 有量无价 时代。
有量无价并不难理解,就是说楼市现在成交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房价好像并没有上涨迹象,甚至一些差的地方价格还在跌。
上海这两个月的二手成交量确实还不错。
10月份成交2.4万套,11月份按照目前的势头,也是有可能在2.4万套以上的。
这是过去两年来都不曾有过的情况。
但是 价格没有明显变化。
虽然国家统计局10月上海二手房房价环比涨0.2%,各位房东应该体感差异很大。
房子好卖的继续好卖,卖不掉的还是卖不掉。
之前一直说量在价先,怎么量起来了价没任何反应?
目前看, 上海楼市还将在 “价格敏感”和“低价秒杀”的局面维持一段时间。
上海进入有量无价的时间还不算久。
去年以来,上海楼市主要是上一个阶段——无量下跌。
当然不是说上海就是0成交了。
从去年5月份开始,上海楼市就进入了1.5万套以下的水平。
最大的特点就是:看房少、出价少、一旦出价就是猛砍价。
不过政策不断的刺激下,上海楼市从第一阶段无量下跌正在步入有量无价。
有几个现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一是上海不缺买家,缺的是笋盘。
如果你去链家网站看看成交房源,就会发现上海的二手笋盘去化的非常快。
第一类是挂出来就卖掉了。
随便截图了一些成交房源,成交周期都是一个月内,最快的 1天 就卖掉了。
说实话,像双山小区这样的户型,我肯定是不会买的。
但是价格低,就是有人愿意下手。
这样的房子都能卖掉而且还能卖的很快,你别说市场上不缺买家。
那只是没有买你房子的买家而已。
还有一类,那种心态高的房子现在也不死撑了。
很多成交周期几百天的房子,肯定是一开始不诚心,价格挂的老高。
以为能遇到有缘人。
发现卖不掉就想等等再等等。
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接受市场,并且认真对待卖房。
这个时候,价格一回归市场行情,房子就成“香饽饽”了。
如果哪个区域阶段性的成交下滑了,可能就是笋盘不够卖了。
二是政策越松刚需成交越猛。
从成交结构中可以看到,上海的刚需是真的在入场。
我们对比了今年两次大政策前后的成交变化。
300万以下的成交量增长是最明显的。
事实证明上海确实是 进入了有量的时代。
这多亏了下跌的价格。
之所以上海没有从有量到量升价涨,因为还有3点问题存在。
其一:库存的房源还比较大。
近期和成交量一起向好的指标还有上海的挂牌量。
尽管挂牌量有了连续下降,但是总量上还是在历史高位水平。
如果细分的话,肯定也有不少“僵尸”房源。
这里所说的僵尸房源,就是挂牌很久,既不降价,也不着急卖的。
比如中原两湾城现在有三房挂6.7万/平,另一套2022年挂牌的接近11万价格的谁还会去看。
基本等同于无效房源。
但总体上可选房源还是多,那么买家心态就不可能大幅度降低。
其二:置换链条没有大规模向上推动。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是,刚需买家纷纷入场。
老破小、低总价的房子只要便宜就好卖。
单身的买,结婚的买,预算有限的买,预算充足的也买。
其实,从心态上讲,不少人还是要留足安全垫。
不把杠杆拉高。
很多人直观感觉是像1000万以上的高总价买家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
但是你要说一点变化没有,那也是不对的。
就从我们自己一线业务感受, 上半年500万以内的客户多,最近1、2个月700万以上的买家实打实的变多了。
其三:成交量尚未达到反转条件。
当下的上海二手房只能叫有量。
离爆量还有距离。
之前我们说过,楼市要反转需要观察连续3个月或者连续12周的成交情况。
如果12周都在6000套以上,算是合具备反转条件。
如果连续3万套以上,那是彻彻底底的爆量。
有量无价说到底还是个多空分歧的市场。
那下一步市场是会越来越好,还是继续恶化呢?
在我们看来,短期内仍然是在 磨底 的过程中。
近期的二手房成交价依然还是在低位,但是大幅创造新低的情况已经少了很多了。
现在有量无价的行情绝不是价格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以新湖明珠城这个房子为例。
这个户型,今年的价格在8.5万-10万的区间浮动。
并不是说一路从10万,一次比一次低,降到8.5万。
其实就是买卖双方在市场博弈中逐渐在这一价格区间达成一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