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快报
51好读  ›  专栏  ›  新快报

这些东西务必远离孩子!广东一3岁幼童误吞32颗磁力珠

新快报  · 公众号  ·  · 2025-03-15 18:02

主要观点总结

广东中山市一名3岁幼童因误吞磁力珠导致腹部小肠梗阻,经手术顺利取出。医生提醒家长,务必注意避免孩子接触和误吞各类异物,包括圆形异物、长条形异物、腐蚀性异物、尖锐状异物以及化学制剂及药品。发现儿童误吞异物或有毒有害物质时,应及时就医,不要盲目刺激儿童咽部催吐。同时,文章提供了报料微信、报料热线、发行热线、广告热线、报料邮箱和商务合作QQ等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幼童因误吞磁力珠导致腹部小肠梗阻。

中山市一名3岁幼童小宇因误吞磁力珠,经过手术取出。医生提醒,磁力珠比小钢珠和硬币更危险。

关键观点2: 家长需注意避免孩子接触和误吞各类异物。

医生指出,家长必须注意防止孩子接触圆形异物、长条形异物、腐蚀性异物、尖锐状异物以及化学制剂及药品等危险物品。

关键观点3: 发现儿童误吞异物或有毒有害物质时应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不要盲目刺激儿童咽部催吐,应立刻就医,并最好将儿童误食的同类物品和药品一起带上。

关键观点4: 文章提供了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文章提供了报料微信、报料热线、发行热线、广告热线、报料邮箱和商务合作QQ等联系方式,方便读者进行新闻线索报料。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近日,广东中山市一3岁幼童小宇肚子剧痛,反复呕吐,脸色苍白。家人心急如焚,立即将他送往医院。



CT检查显示,小宇腹部小肠处有一串金属异物。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小切口找到梗阻肠段,顺利取出全部磁力珠。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甲状腺小儿外科主任医师丁纪伟介绍,小孩误吞磁力珠远比误吞小钢珠、硬币危险,家长一定要注意。


这些东西务必远离孩子


1. 圆形异物


硬币、磁力钢珠、游戏币、弹珠、棋子等,其中硬币发生的情况最多。这类异物对孩子损伤相对较小,大部分能够自行排出,但也可能会滞留胃内。危害极大的是磁力钢珠。

2. 长条形异物


棒棒糖棍、铁钉等,此类异物可能留滞胃内,不易排出,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是穿孔。

3. 腐蚀性异物


以纽扣、电池占比最高、危害性最大。纽扣电池进入孩子胃肠道后容易被胃酸等胃肠溶液腐蚀,4-6小时会导致化学物质泄漏,需短期内取出,否则危及生命。

4. 尖锐状异物


枣核、牙签、鱼刺等,此类异物容易划伤食道,引起局部感染、穿孔、主动脉弓大出血。

5. 化学制剂及药品


洗衣凝珠、洗衣粉、洗衣液、消毒液、沐浴露等化学制剂,色彩鲜艳的防虫剂、香皂,还有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药品等,孩子如果误食了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医生提醒,发现儿童误吞异物或有毒有害物质时,不要盲目刺激儿童咽部催吐,以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造成喉部损伤、误吸。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另外,就诊同时最好将儿童误食的同类物品和药品一起带上,供医生辨别,方便及时处理。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健康广东

编辑:陈楚仪

校对:陈泽佳



图片


图片

关注新快报

关注民生,消费维权,力推公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读城市,守护家园,为留住乡愁奔走疾呼,为传承文脉献策建言,以专业调查探求真相,以舆论监督促进法制完善;深入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奔波不息;深耕文化,专注文艺,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想获得授权转载,请与后台编辑联系,留下希望获得转载授权的文章题目、转载公众号(包括ID)、联系方式等信息。


新闻线索报料微信: xkb_86

报料热线: 020-87776333

发行热线: 020-87133914

广告热线: 020-87508868

报料邮箱: xkb315@126.com

商务合作QQ: 1315561244

刊登声明: 020-87568381

设为星标

不迷路

图片
图片

★添加小新微信报料(微信号:xkb_86)

点亮 “在看”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