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家位于西藏林芝的顺德菜饭店,即使远离广东,也能做出地道的顺德菜。通过讲述遇见这家店的经历,以及详细的菜品介绍,展示了食物穿越时间与距离的魔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遇见这家店的过程和背景。
刚巧从波密去新措会经过市区,点评上刷到这家店,且清一色的广东人评论,都夸好吃。在本地一众川菜中,这家店画风神奇。
关键观点2: 菜品特点和创新之处。
不止有白切鸡和桑拿鸡,还有清蒸无骨鱼等考验食材新鲜度的菜品。老板自己在林芝市郊养鸡和养鱼,丝毫不受本地食材的限制。菜品融合了顺德的传统手艺和对本地食材的灵活运用。
关键观点3: 老火汤和广府菜的细节展现。
每日都会煲老火汤,用瓦煲来煲汤,证明了老板舍得用料。凉瓜肉片、豆豉鲮鱼油麦菜等菜品展现了正宗广府风格。
关键观点4: 店主背景和对食物文化的理解。
店主跟随广东商会在林芝留下,用食物构建了熟悉的广味飞地。他们意识到从广东运食材不划算也不切实际,因此灵活运用本地食材,同时保持顺德菜的传统手艺。
关键观点5: 总结评价。
这家店虽然在远离广东的林芝,但是凭借好的食材、大厨的手艺和对食物文化的理解,做出了不输本地的顺德菜。食物是他们穿越时间与距离的魔法。
正文
发现这家店,大概是我作为美食编辑的高光时刻之一。
很难相信,我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西藏林芝,吃到了人生顺德菜——我知道,就这句话打出来,都很像是小x书爆款笔记标题……
但故事很有意思,店家也很有意思,所以它即便不是一篇那么实用的店铺推荐,还是想来讲一讲。
先来防杠声明一下:
本人爱吃粤菜,也曾专门为了顺德菜去过本地,在北上广都吃过不同价位的顺德菜。
所以当我说这是人生顺德菜时,它的好吃程度,的确是有点分量的。
遇见这家店的经历,也很神奇:刚巧从波密去新措会经过市区,点评上刷到这家店,且清一色的广东人评论,都夸好吃。在
本地一众川菜中,这画风太过神奇。
至今都觉得,也许是什么生日当天的幸运加成:
毕竟在距离顺德2036公里的林芝,怎么能存在如此
好吃的顺德菜???
厚实弹牙的猪肚尖,配了灵魂沙姜蘸料;醇厚香滑的老火汤,连炖罐都是老广的样式;鸡味浓郁的桑拿鸡,和甜丝丝的水瓜一起蒸,原汤化原食。
最回味悠长的还是鱼,那林芝高原冷水里养出来的鱼啊,纯净、甘甜、丰腴,想起来还要流口水。
原来,
不是空运食材就能做出好的地方味道
。
出色的厨师,不仅有过硬的手艺,更懂得深入挖掘在地食材。
连吃两天,这家菜到底好吃成什么样?请看:
鸡,绝对是检验一家广东菜是否地道的试金石。
而能在林芝吃到这盘鸡味十足的
靓靓白切鸡
,真叫人啧啧称奇。
一上桌,看这嫩黄紧实的鸡皮,透着脂肪和鸡汁的光泽,就知道稳了。
皮很滑爽,肥而弹;
肉也紧实,但不会太硬,走地鸡的“锻炼痕迹”恰到好处。
而且一吃就是鲜鸡做的,丝毫没有冷冻过的痕迹。老板说,这鸡是自家养了足足250天——广东朋友们此刻都懂这个含金量了吧?毕竟150天以上的靓鸡,在广州本地都是优秀水平了。
这金黄鸡肉,放进芬芳的沙姜花生油蘸碟中打个滚,入口咀嚼,鲜醇的汁水一丝丝渗出来。
前几天深受藏式石锅鸡之苦的两广友人,此刻感动到眼泪在打转。
不止有白切鸡,谁敢相信,这家店还有更考验新鲜度的
桑拿鸡
!
桑拿鸡:顺德名菜,将当地放养的鸡剔骨取肉,切成便于蒸熟的薄片,再以高温水蒸汽迅速蒸熟)
鸡汤打底,鸡肉腌制后与木耳、虫草花拌匀,胖乎乎的水瓜放新鲜蒜蓉,蒸屉上再铺一片荷叶。
这鸡切得小块,大火蒸五分钟就行,口感嫩滑,用筷子戳开后直冒汁。
因为事先腌过,又是用鸡汤来蒸熟,
滋味要比白切鸡更浓郁几倍
,根本不需要配蘸料。
水瓜
也是广东品种,水灵灵甜津津,蒸透后中间的芯子会爆汁,咬开就飙出一汪清甜汁水。
大厨一早就在锅里下好了胡萝卜、竹蔗、无花果、五指毛桃、陈皮、桂圆等等汤料。
打底的鸡汤+蒸鸡和丝瓜流下的汁水,这汤醇厚的程度啊……浓到几乎要糊嘴。
浓缩的鲜甜让人喝到脑子晕乎乎的,一丝陈皮清香又把你拽回来,最后每个人喝了三大碗……
说实话,出了广东,其实很难吃到原汁原味的广式靓鸡。
但这家的老板,
自己在林芝市郊养鸡,丝毫不受本地食材的限制
,反而做出不输顺德的白切鸡和桑拿鸡,叫人佩服。
鸡还是只“开胃菜”,
鱼
,才是这家店的看家本领。
翻开菜单第一页,各种做法眼花缭乱。一鱼多吃,鱼肉起片可桑拿可鱼生,头可以煲汤煲粥、尾骨可以椒盐,这就太顺德了,绝不会浪费。
问了问老板鱼是什么品种,答曰本地草鱼。
说实话略忐忑,印象中,草鱼便宜大只,肉质平平无奇也无特别风味,在我老家经常被拿去腌咸鱼。
但一篮
清蒸无骨鱼
,把林芝草鱼的优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道菜顺德人爱用鲫鱼,这里用的草鱼肉更肥厚,刺也少,吃起来要满足很多。
刀工精妙,鱼肉处理得清清爽爽,长短厚薄均匀,上桌时微微打卷,鱼皮还闪着细光,这蓬勃的生命力~
入口是滑进去的,轻轻一抿,鱼肉就散开化掉。
完全不需咀嚼,
嫩而润的感觉像是含了一团刚落下的粉雪
。
只放了一点油和豉油,加切得细细的葱丝。
但吃起来一点不腥气,反而带着
馥郁的脂肪甘甜
,鲜味会回荡很久。
吃完蒸鱼意犹未尽,第二天毫不犹豫跑来点了
捞鱼生
。
在后厨参观,师傅杀鱼、放血、去皮、剔骨、分割,行云流水,利落爽快。
切好的鱼肉放在盘上,薄如蝉翼,仿佛下一秒就要融化似的冰片。
配料1:1还原顺德本地
:榨菜、酸藠头、姜丝、头菜、蒜片、洋葱、柠檬叶丝、芝麻、花生油等等,很多一线城市的顺德菜都未必这样用心。
请来老板的儿子帮我们“捞起”,他直言:这里的鱼生要比本地还好吃,去顺德都吃不到。
我作证,他没夸张!这鱼谁吃谁知道,它不像本地常用的鮸鱼那么脆弹,而是
极致肥糯,口感像布丁和蒟蒻的结合体
。
跟老板讨论,高原里的鱼,的确是不一样。
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帕隆藏布江、尼洋河等穿境而过,
水纯净冷冽
,鱼儿在这样的水域畅游,囤积的脂肪,远超温带里成长出的同辈,只生得肥美鲜甜,在其他地方根本吃不到!
就因为鱼好,连冷水扣养这一步都不需要
(顺德脆肉鮸鱼养法特殊,不仅要喂甘蔗叶,还要在冷水中扣养一段时间,提升风味口感)
,鱼就很肥很甜。
一口夹起,清郁的柠檬叶芬芳、藠头发酵的酸鲜、头菜的醇甜纷至沓来,竟都
压不住鱼的鲜甜
,吃的人根本不舍得停筷。
顺德人赞美
鱼生:
“清甜雪白薄如蝉,仿若冰融入口鲜”,没想到我在林芝吃到了无敌版本!
两道大菜只用鱼肉,剔下的鱼骨、鱼头等另有做法,是老广才有的精细。
比如
铁锅焗
,类似啫啫煲的做法,调的酱汁非常正,浓郁咸鲜还有奔放的豉香,每一寸鱼骨都被它紧紧裹住,越嗦越有味。
但是高原+铁锅,温度还是不太够,所以整体不够干香。
还有片鱼后的边角料,拿来
椒盐
,裹粉炸到酥脆,咬开是“扑哧”一下,空气感十足。
贴骨的鱼肉和鱼腩又不是一种嫩,它是入口即化的稀嫩,似豆腐鱼般水润。
吃到这里,我彻底折服了:之前去过顺德,本地人对吃鱼,有着十足的底气与资历。
但在林芝这里,
搭配大厨
二十多年的老手艺,确实给了我在顺德本地,都无法超越的吃鱼体验。
第一天去店里吃饭时,最先吸引我的其实并非鸡和鱼,而是隔壁大哥桌上的一罐汤。
问了老板,他们每日都会煲老火汤,当天是
菜干猪骨
。听到这四个字,我们一行三个人都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