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2020年住宅开发主业销售额未及预期,但靠出售金科股份及贝壳上市盈利大增,市场关注的负债压力开始减轻。
3月12日,融创中国(01918.HK)2020年的财报业绩显示,2020年公司合约销售额为5753亿元,行业排名落后于恒大、碧桂园及万科,并未达到原定的6000亿元的销售目标。
在业绩会上,融创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解释称,政策调控加上疫情,少卖200亿元,“没有必要弄到6000亿元,6500亿元我也能弄到”。其2021年销售目标定为6400亿元。
不仅销售规模增速放缓,融创的毛利率也有所下滑。财报显示,其毛利率从2019年的24.5%下降至2020年的21%。
在“三道红线”融资监管调控压力下,融创前些年加杠杆大举收并购、加速扩大规模的步伐骤然停止,并开始降速。此前其全部踩中三道红线,而融创在最新财报中表示,通过严控拿地节奏和质量、加速销售、严控债务规模,加速竣工结算及对金科股份的快速变现等安排,快速优化资本结构。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融创有息负债总额为3034.4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了188.3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916.07亿元,同比减少441.26亿元。
此外,融创的净负债率从2019年末的149%下降至96%,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从0.61提高到1.08,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从82%下降至78%。按照“三道红线”融资调控标准,融创净负债率与非受限现金短债比已达标,降至黄档。
对此,融创行政总裁汪孟德表示,到2023年债务指标还会持续优化,最后一个指标会在2022年提前达标。
融创2020年营业收入2305.9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同比增长36.9%。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与其投资获利直接相关。
财报显示,融创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去年同期的7.8亿元猛增至96.56亿元。融创称,这主要是持有的超4%的贝壳找房股价升值,以及出售金科股份所致。
与此同时,在财务收入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融创的汇兑损益从2019年同期的亏损8.8亿元,增加至盈利41.6亿元。
除了“三道红线”融资监管外,2021年2月起,全国重点城市开始实行“两集中”土拍新政,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2021年住宅招拍挂不超过三次。
对于这一变化,孙宏斌在业绩会上表示,重点城市集中供地,增加了政府供地的透明度,保证了土地供应量,对规模大和资金充裕的房企非常有好处,比如一次20-30块地,大企业一次可以报20块地,现在热点城市土地供应量不足,大家可能会理性一点竞争,下半年到明年政策影响就会非常大。
对于日趋频繁的楼市调控动作,孙宏斌表示,自己是支持调控的,不调控房价和地价都涨上天了,而地价比房价涨得快,开发商赚不了钱,对银行来说风险会更大,对老百姓也是很大的负担。“这个行业在往前走,城市化率至少还有20个点的提升点,行业发展还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