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腋窝处有斜绺,多半是因为衬衫的版型,不符合客户的体型。
之前有定制店问道,为什么衬衫穿上后,腋窝处有斜绺的问题,一直没时间整理,今天简单梳理了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请留言指正。
定制类衬衫,要根据客户体型,调整衬衫版型,如果衬衫版型不符合人体的体型特征,就容易导致衬衫的结构失衡,衬衫腋下产生斜绺的原因也多在于此。
衬衫
肩宽的长度、肩斜角度、肩省位置及省量大小,
都可能引起
衬衫在人体上的受力点发生变化,
在定制服装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
尺寸测量采集、版型绘制调整、工艺缝制处理
三个方面。
下面就衬衫的
肩宽、肩斜、肩省
,分别从
尺寸、版型和工艺
三方面,探讨如何让定制衬衫的腋下,尽可能不产生斜绺:
假如客户穿的衬衫尺码较大,或者衬衫的
肩宽超过人体的肩宽,超出的部分随着手臂落下,导致侧面腋下失衡,容易形成斜绺,因此,定制的衬衫,首先要保证肩宽合适。
测量正常体或偏瘦的客户,可以很容易用手
摸到客户肩部凸起的骨点,让
客户自然站立,位于客人正背面,从左肩骨凸点经第七颈椎骨弧量至右肩骨凸点,就是客户衬衫的肩宽尺寸
。
若客户体型较胖、脂肪较厚,不能轻易摸到肩骨点,在测量肩宽时,可用手掌平贴在客户手臂侧面,指尖向上,找到肩斜与手掌斜度的交点,测量左右肩斜与手掌交点间的长度,软尺也需过第七颈椎点,进行弧形测量。
若是肩宽合适,但客户溜肩,由于肩斜角度不匹配,衬衫的肩点高于人体肩点,客户
穿衬衫后
,衬衫的肩点受重力影响下落,也会引起腋下失衡,而
形成斜绺。
人体的肩斜尺寸,不易用皮尺测量,可以借助肩斜尺,确定客户的肩斜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需要确定不正常的数值是多少,以便于调整衬衫的肩斜。
也可以用肩斜仪辅助测量,确定衬衫肩斜的角度值,通过角度确定肩斜线的位置。
为解决人体后背的肩胛骨凸起的问题,衬衫后片有肩省(藏在过肩与后片的接缝里),若省尖不在肩胛骨上,或者收省量不足,
也会引起侧面的腋下结构失衡,而形成斜向肩胛骨方向的绺。
肩胛骨隆起的量不易测量,可以通过给客户试穿号衣来确定修改量,
也可以加测“后腰节”与“后腋窝深”这两个部位的尺寸。
用后腰节尺寸减去后腋窝深的尺寸,可以判断出侧面腰节至腋下的长度,结合肩宽与肩斜确定的肩点位置,更容易评估肩省的大小。
版型调整一般不需要定制店去做,但定制店仍需给出相应的版型调整意见。
一般,衬衫肩宽的取值可以和人体的肩宽尺寸一样,如果工厂不对面料进行洗水预缩,考虑棉质材料的缩水率,也可以比净尺寸多加0.8—1cm。
根据客户体型,若是溜肩,需要加大肩斜角度,降低肩点位置;反之,若是端肩、平肩等,需要缩小衬衫肩斜角度,抬高肩点位置。
一般而言,工厂的衬衫版的过肩高度是固定的,从后中第七颈椎点至过肩的下平线,长度普遍在5.5——8.5cm之间(不同工厂采用的数值不一样),
距离越短,省尖越不容易
通过肩胛骨最高点。
肩省量在0.8——1.5cm之间,省量越小,肩胛骨处隆起越平缓,省量越大,肩胛骨处的隆起越明显。
做好的衬衫,肩宽和
肩省量的调整范围都不大,若是改小肩宽,衬衫的肩宽会变窄,若是继续减小肩省,衬衫的肩胛骨处发而会凸起的更多。
有些定制衬衫的过肩中间有一道拼缝,这样做,可以保证过肩的
条纹更容易和前身的条纹对上,直裁却不能做到这点。
除此之外,在后过肩的拼缝处多
留出一定的余量,若因客户肩斜引起的受力点不平衡,造成的腋窝有斜绺,就可以通过调整过肩后中缝,来改善肩斜角度,只不过这样处理,前身的条纹可能就对不上了
。
国外有些讲究的衬衫定制店,起订量不能少于3件,理想是一单定制6件,准备面料时却按7件以上,通过充分的缩水处理后,先做一件交给客户试穿,在穿过并清洗后,交回店铺,师傅综合评估洗涤后的缩水量,如不符合要求,重复上面的操作。
对于这点,国内
恐怕
能做到的定制店不多,由于定位、售价和营销方式不一样,对于绝大多数定制店而言,能做到
令
客户取衣时满意已然足矣。
下单是个系统性工作,同样的
问题,产生的原因却可能不一样,定制店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前期多花费些功夫了解客户需求,把数据量准,或让客户有一定的返修心理准备,以免衬衫做成后,跟客户做无力的辩白。
▼
— 推荐阅读 —
一个容易忽视的衬衫细节—袖口褶
成品总返修,也许是产销模式不匹配
有可能成为亮点的西装细节
长按二维码 马上关注
免费查询行业资源,深度学习运营策略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