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酷玩实验室
理工男神聚集的神秘所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启四说  ·  塞力转债单周赚12%,我为什么敢买问题债? ·  13 小时前  
启四说  ·  塞力转债单周赚12%,我为什么敢买问题债? ·  13 小时前  
网信广东  ·  2025年怎么“拼工业”?工业大省“新春第一 ... ·  15 小时前  
AIbase基地  ·  有人把 DeepSeek-R1 和 ... ·  昨天  
AIbase基地  ·  有人把 DeepSeek-R1 和 ... ·  昨天  
涵江时讯  ·  正式上线!一扫便知其“前世今生” ·  3 天前  
涵江时讯  ·  正式上线!一扫便知其“前世今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酷玩实验室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书里,“买橘子”和“刺猹”已经过时了

酷玩实验室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1-01 22:00

正文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游民星空

ID:mygamersky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


不知当你读到这句话时,脑中是否会浮现出学生时代某个与你嬉笑怒骂的“煞笔”?

作为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节选,朱自清《背影》中的这句话,可谓是在“莘莘学子”间口口相传,乃至在如今的互联网上依旧在传播。能有如此大的传播力其实倒也并非此话有多深刻,而是在联系上下文后,这句平平无奇的话却能暗喻做另一番意思:

“我嫩爹(我是你爹)”。

原因出自这是《背影》中朱自清父亲对朱自清说的话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大家尚不知“梗”为何物的年代,正是诸如此类从课本中挖掘出的“课本梗”,丰富了一代人学间的娱乐时光。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手机游戏与短视频日渐侵占当下中小学的课间话题时,我原以为这类落后“课本梗”已成为时代遗老,直到前不久网上爆火的一句“xxx真是精彩极了”烂梗,才让我猛然发现:


“原来现在的小孩哥也还在玩?”。


“这梗真是糟糕透了”

“xxx真是精彩极了”这个梗其实诞生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课文讲述了知名作家、编剧加巴德·舒尔伯格回忆的一件童年旧事,故事大抵是他将自己做的第一首诗拿给父母看,两人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母亲称其“精彩极了”,父亲则觉得“糟糕透了”,而事后小巴德从中感受到了来自父母不同立场,相同的爱。


我不是文学专业,咱这儿也不是公开课,课文就不再展开了。它就像我们前不久写过的“太好了,是XXX我们有救了”一类文字梗,在传播中成为一种泛梗句式,用以应对各种情况。

就比如当你非常欣赏某位美女主播性感热烈的擦边视频,大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这门艺术真是精彩极了”。


又或者是当你阅读完本篇文章后,也可以畅所坦言:“这梗真是糟糕透了”。

总之,就是在一众小孩哥的共同努力下,此梗得以伴随着那张忧伤小巴德的插图,爆火在了部分视频的评论区,令许多不懂梗的朋友有些丈八和尚摸不着头。

与该梗一起火的,还有一篇出自课文《慈母情深》中的“我不能笑,我还得XXXXXX”的梗句式。但恕我愚钝,实在没搞懂这梗有啥更深的含义,以及为啥能火

实话讲,作为一个纵横梗海多年的老登,我实在有些无法感受到这些梗中的乐趣,他们更像是在当今互联网“梗文化”的发展下,这群孩子为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梗”所做的盲目圈地。

当然,我这么说也许显得有些傲慢,但与这些相比,我们曾经一代的课本梗实在“精彩极了”。


摆手不是道歉,而是老弟你还得练

回望曾经的学生时代,课本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生动而有趣的梗范例,乃至现在,其身影依旧活跃在互联网上,引起大家的阵阵共鸣。

其中的梗专家最少不了的自然要数我“迅儿哥”。


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自然也有很多被选入了教材。不得不说,迅儿哥绝对是个有梗的人,可以说他选入的每篇课文内都能抿出些令人拍手叫绝的课本梗。

就比如你想形容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很远,可以说“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

你想表达某人小手不干净,可以暗讽他“读书人的事,那能用偷吗?”。


又或者大胆运用一下他老人家的废话文学:“我今天买了两个包子,一个是大葱肉的,另一个也是大葱肉的”。

这些梗往往并非平铺直叙、乏善可陈,而是在平平淡淡中藏着一丝隐奇,令你懂梗以后会深感语言之精妙,更能在运用之际,尽显一丝装β。

唧唧复唧唧,木兰开飞机,开得什么机,波音747

当然除了文字梗外,老哥们也没少在插画上展现自己的画作功底,只是可怜了课本上的老几位,一把年纪了还得玩上Cosplay。

其中的重灾区有我们伟大的杜甫先生, 老先生可能万万想不到一千三百年后自己还能开坦克,玩轰趴,伟大航路走一走,赛博城里成个家。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流量的带明星也从那位月下捉猹的闰土,变成了如今灰心而走的小巴德。


非常有趣的是,在那个互联网尚不发达的年代,全国各地共用同类教材的学子们,似乎并不需要多么有意地传播,大家就能心照不宣地发掘到共同的乐趣。

就比如生物书上那位看起来就很犀利的“魔鬼肌肉人”

时至今日,每当一个课本梗在互联网上被提及时,哪怕是全国各地素未蒙面的网友,却依然能够丝滑地接梗、玩梗。从“梗”诞生的角度出发,课本梗的出现,其实得益于共同版本课本所带来的巨大池子, 而之所以能令我们在多年后依旧记忆犹新的点,除了其本身有趣外,可能还要来自它们中的许多篇都要求:“背诵全文”。

太恐怖了


此间少年

浅显地讲,课本梗的诞生来自于那一篇一篇有趣的内容,似乎正是有它们,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课本梗向下流传。

可当你熟稔许多书本梗后却又会发现,它们的出现其实普遍出没于我们的中小学时代, 高中生活似乎有一堵 巨大的高墙,令梗所带来的快乐也难以逾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