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的起伏当中,她懂得了爱
在何仕萱很小的时候,音乐就成了她的朋友。从三岁开始,她就是歌剧院的常客,每个月都被各种形形色色的音乐剧所吸引。八岁开始正式学习音乐,与各种肤色的朋友们一起在歌剧院演出,通过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情感。
音乐是十二岁的何仕萱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在音乐剧《悲惨世界》当中,她感受到了冉·阿让命运的起伏;在法语歌曲《四月之歌》当中,她感受到了春天的浪漫与美好……
音乐为她开启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她用纯净而敏感的内心感知着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喜与悲,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音乐丰富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体验,音符的旋律是她的心灵与世界共振的频率。
当看见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她深有感触。为了让他们找回失去的力量,她创作了一首《谁将会来》的歌曲:“世界上有强者,也有弱者,有多少人被深深地埋葬;世界上有猎人,也有猎物,有多少人每天都在经历挫折……让我们来热情地帮忙,憧憬更美好的明天……为生活而拼搏,为机会而呐喊,去爱他们吧!让我们敞开大门,去帮助他们吧……”
爱的底色就是对他人柔弱与悲苦的感知。在这首歌曲当中,我们听到了何仕萱对流浪者的悲悯之情,这就是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内心深处的那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