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开学+换季」衣服怎么买最划算?进来抄作业~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这种死磕面料的童装,我好担心以后就买不到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娃儿就像挖掘机,还有爸妈不能掌握的技能吗?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9-18 14:00

正文




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 “副业刚需” ,有一个副业是成年人应有的自觉。


本来,无数老父亲老母亲都觉得自己普通得根本不配拥有姓名。


可没过几天,在伟大的开学季,他们瞬间觉得自己应该上热搜。


这一切,源于一项伟大的活动——包书皮。


曾经,我以为的书皮是这样的。



5毛钱一张,一个月准没。女生美少女战士,男生奥特曼,书皮辨你是雌雄。

现在,我知道了,9102年的书皮,是这样的。



哦,不,是这样的。



还有特殊要求哦,姓名贴要在书皮里面,如果忘了怎么办?


有请刘欢大哥,一曲《从头再来》送给你。👏


现在的包书皮和手机贴膜有什么区别???

还是有点不同的,现在的手机膜都是钢化膜,一体成型。

而包书皮的膜,就像诺基亚年代的全屏包膜,轻轻一剪,想贴数学贴数学,想贴语文贴语文,就连作业本都不要放过哦。

你放过了它,老师就不会放过你。

传统包书皮步骤,脑补自粘式比它再难N倍,因为压不平

就这样,在包完大宝的一套书之后,娃爸打算开辟自己的副业—— 天桥下面手机贴膜,顺带包书皮。

更惊喜的是, 爸在家族群炫耀了一下后。家里从门可罗雀,直接变成了门庭若市,亲戚们抱着书,领着娃, 来我家求包书皮。

虽然还没有在天桥底下施展拳脚,可是家里却有了收礼的喜悦。

两天的时间,家里收获了8盒月饼,以及一个8块8的红包。

第一桶金啊!💰



人嘛,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你可以多优秀。就像不生个娃,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还可以成为一个宝藏中年人。

就说我和我家 爸吧,实打实的本省理工大学出身,从高中到大学,不知道文艺细胞是什么。


我家娃两岁半的时候,巨喜欢画画。没办法,两名理科“直男”,没错,两名, 被迫营业。


为了在娃面前表现的无所不能,不丢脸不栽面。我俩背过了所有的简笔画口诀,什么123画小鸟,4个6画小熊,3个3画小鱼......


每天睡觉前不再扯八卦,而是给对方出题:请回答小猫要怎么画?


先看我画的,虽然惨不忍睹,可老母亲真的已经尽力。


右上角那个是什么?瓢虫啊,虽然看起来像是被鞋底子拍过的瓢虫,但是它依然是只瓢虫。



好了,我承认我没有美术细菌。好在手残妈妈党,逼迫爸爸出征,勉强完成任务!


看大哥认真的样子,简直比李现还迷人!我竟然想嫁给他,甚至还想给他生猴子。


再看这几幅画,比我的瓢虫强多了!这要是代表娃参加婴幼儿绘画大赛,岂不是要获奖。



可别小瞧家长会画画这个神技能,一位家长能画的既好看又像一个娃画的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他可以靠画手抄报赚钱了。



都说养娃费钱,可是要把娃养好,那家伙可赚老鼻子钱了!

朋友小A ,在考察了当地所有的幼儿园后,觉得都不太满意,于是,自己开了一所幼儿园。

朋友小B ,想让娃学编程,但是懒得每天接送娃,于是自己开始学,顺便开了个辅导班。


朋友小C ,被娃的吃饭问题困扰,于是苦练厨艺,现在方圆十里她家的私房菜供不应求。


朋友小D ,跟娃说话老是发脾气,于是考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证……



在这个共享经济盛行的年代,看来以后势必要共享爹妈了。


9月1号开学那天,刘诗诗在产后晒出“暑假作业”,纯手工绣的小脑斧。

觉!悟!太!高!
将来娃上幼儿园以后——贴纸手抄报,树叶标本展,给娃娃缝衣服,手巧的能节省不少速效救心丸呢。


就在开学的前一天,凌晨一点时,我站在窗外扫视,发现有一半的家庭灯还是亮着的。


不用偷窥,都能想象那都是干嘛的——赶暑期亲子旅行PPT,赶手工剪纸,赶手抄报……


别问我为什么凌晨一点还不睡,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老母亲扛过9年义务,扛过千军万马的高考,扛过了百里挑一找工作,却还要跟刘欢大哥一起,高歌《从头再来》。


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要做手工!


千万不要为难一个9月初期的职场妈妈,她们左右偷窥,全身警惕的样子不是在接私活,只是在补娃的暑假作业而已!




不仅是爸爸妈妈,就连爷爷奶奶都开始了大型被迫营业现场。


今年秋季,武汉老年大学开始招生,开始报名的第一天,西餐班就已经超员。


这门课不仅座无虚席,而且学生听课很认真。对西餐无感的老年人,学习咖喱鸡的做法时,竟然认真的像个73岁的孩子。


66岁的学员李军告诉记者,孩子家人特别喜欢吃西餐,学习西餐还能学到审美,餐桌上的菜品也能丰富些。


为了让40岁的孩子和14岁的孙子吃的开心,这一代老年人很拼了。



看到这里,想到了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本来以为 长大了就解放了,万万没想到,当妈以后的“学习生活”,就像圆周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很多没有娃的同事都会问我,你们至于做到这么好吗,好歹敷衍也能长大。


没错,我们可以不给娃做花样辅食,可以不管娃的手抄报,可以不为了娃学习琴棋书画。


但是,我们是真的幸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