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珞珈金秋|第三十六届珞珈金秋艺术节“俏小渝” ... ·  2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珈学周报|第139期:本周焦点 & ... ·  3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至公楼里,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人…… ·  6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兰州大学顺利举办“䇹政基金”第二十六次年会 ·  1 周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图集|2024年“新生篮球赛”落幕!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留英女生被男友暴打致死,爱人为什么变成了施暴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2-10 07:51

正文


今天两则关于家庭暴力的新闻让小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来讲讲关于家庭暴力的一些思考。一条新闻如标题所言,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名叫BiXixi(中文名还没公布)的24岁中国女留学生,被小她一岁的男友约旦·马修斯 (Jordan Matthews)暴打致死,"施暴"的原因是看到女友手机上另一个男人的信息。在网友们唏嘘不已的同时,俄罗斯那边又传来一则消息——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7日批准了此前引起争议的“家暴除罪法”,法律中规定,首次轻度家暴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一边“家暴”致死,一边“家暴除罪”,我们暂且不对新闻事件做任何主观的评论或者判断,但是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亲密关系之间引发的暴力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的?



去年读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柯林斯的著作《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该书阐述的核心观点是暴力的产生和持续运行往往并不是单方面的蓄意行使的行为,而是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情绪互动中不断激发并难以控制而产生的结果,某一情境下当事双方的任何微妙的情绪和行为变化都会对暴力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那么深入到家庭或者亲密关系中的暴力现象,一个原本亲密的爱人或者亲人是如何变成一个凶狠的施暴者的呢?



一、大部分的亲近暴力是情绪互动中的过失行为


这个观点绝对不是在给施暴者洗地,只是从大量社会调查和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除了少数极端的施虐行为,大部分亲密关系中的施暴者往往在失控的情绪中施加伤害,脱离情绪后又倍加后悔。


拿加州法院审理的一份著名虐童案为例,一名保姆给一个1岁的小孩洗澡,孩子的父母不在家,小孩拒绝洗澡,身子不停扭来扭去,并大声哭喊。保姆试图控制住孩子,两人角力的过程中,保姆打开了浴缸的热水龙头,并将小孩的一只手拽到下面。小孩的哭喊更加剧烈,而保姆则更加用力地将小孩压在热水里。小孩最后被诊断为二级烫伤。



从这个简单的真实案例里,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首先,保姆给孩子洗澡之初并没有预谋施加暴力的倾向,暴力是在保姆和孩子的互动中意外发生的;其次,让暴力真正产生伤害的行为是,保姆试图控制孩子而在强迫孩子洗澡的过程中引发了烫伤;最后,让我们假设另外一种情况,如果孩子换成五大三粗的黑人橄榄球运动员,这场意外冲突的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不需要复杂的思辨我们就可以理解之前柯林斯教授提出的观点:人类的本能并不善于也不倾向于暴力,而暴力产生的原因并不是人类害怕受伤或者害怕社会规训,而是对自身恐惧和紧张情绪感到害怕和不安,为了缓解或者消解暴力情境带给自身的恐惧,人们会试图通过控制对方的情绪来消解自身的恐惧,暴力就在这种情绪互动的升级过程中产生了。


孩子通过哭喊和扭动试图在整个情境中对保姆的情绪施加压力从而在这场情绪互动中占据上风,而保姆在得到孩子的情绪反馈后也试图通过拉拽和把孩子按入水中来掌握对整个情境的控制权,但是孩子的情绪开始失控,用更剧烈的哭喊和挣扎来试图引导情绪互动,保姆在情境互动的刺激下也陷入失控状态,为了能够完全控制孩子的情绪而对水温和自己的行为失去了理智的把握,而由于一方比另一方弱小得多,保姆立刻占据了情绪互动的主导地位,并在失控状态下施加了暴力。



由此,柯林斯教授得出的观点是,在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互动中产生暴力进攻的两个特点就是——情绪的狂热涌动和恶意的过度杀伤。即使当双方从暴力情境中超脱出来后悔不已,伤害的结果和事实已经无法扭转。



二、暴力产生的原因是情境而非身份、地位、年龄


我们在之前的案例中提到过一个思考,如果保姆试图控制的是一个壮汉,这起冲突事件是否会发生反转?沿着这个思考,我们还可以提出很多类似的假设,如果当时孩子的父母在场,暴力事件是否还会发生?如果孩子在哭喊之后放弃挣扎,是否暴力还会继续?如果不是保姆而是孩子的父母逼迫孩子洗澡,看到孩子的哭喊心生不忍,暴力是否还会发生?


显而易见,暴力事件的产生需要情绪互动的不断升级,但凡情绪互动的暴力情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变,暴力事件就会消失或者完全转向。之所以简单的情绪互动能够升级为暴力伤害,不是因为双方的身份、地位、性别甚至力量对比,而仅仅是因为情绪互动过程中激发的失控行为。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出于求生的本能,人类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在暴力即将发生的时候,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往往超越愤怒等其他情绪占据主导地位,而恐惧和紧张情绪一般会让人在潜意识里寻找逃避冲突的借口而不是继续陷入暴力冲突的局面。但是暴力冲突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由情绪互动中的一方获得了控制权。在控制权尚未固定的阶段,暴力情境中的双方会不断尝试将情绪节奏调整为自己的模式并强加于对方,同时阻止对方建立起自己的节奏而强加于自己,就像保姆越使劲儿,孩子就会通过更大的哭喊来让自己的情绪节奏获得控制权,在这种互动姿态中,一旦一方的力量过于弱小,另一方就会占据控制权从而引导整个暴力情境,并有可能对弱势一方造成伤害。


情绪双方都试图通过控制对方的情绪来缓解自身的恐惧和紧张,这种原本出于克服自身恐惧的反应进入到暴力情境就变成了一种情绪对抗,攻击者和受害者便进入了一种特殊的互动状态,强势的一方带领另一方的情绪,而受害者将失去自卫的能力,施暴者将完全控制整个暴力情境,包括是否施暴以及施暴的程度,受害者扭转整个暴力情境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么,在情绪互动过程中影响强弱力量的因素是什么呢?身份、地位、性别、社会环境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贫穷和社会歧视往往与某种暴力共生,例如家庭暴力往往来自于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伤害,但是这些背景因素都和暴力情境中的情绪互动关联较小,真正能够在暴力情境中决定谁是施暴者而谁是受害者的是具体情境中双方所掌握的条件,特别是能够克服紧张和恐惧情绪并将其引向支配力的条件



除了某些具有特殊心理疾病的施暴者,暴力者并不总是施加暴力,一个情境下的施暴者很可能变成另一个情境的受害者,我们在文学或者电影作品中不乏看到欺压良善的黑帮老大回到家里被老婆揪着耳朵跪键盘,或者一个在街头混混手下谁都可以欺负的杂鱼,回到家里却对妻子孩子大打出手,每一个具体情境中的互动条件都会改变互动双方的暴力角色,甚至有社会调查指出拥有过被虐待阴影的人更容易在未来变成一个施暴者。



三、情绪对抗到暴力施害的时间差


如果我们大致已经能够接受暴力是一种情绪互动的情境下产生的结果,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大多数家庭暴力并非一开始就会施加伤害,从简单的情绪对抗升级到真正意义的失控暴力中间有一段尚可控制和调整的时间。


一个婴儿可能由于疾病或者想要引起父母注意或者想要与兄弟姐妹争夺父母的关爱而通过哭闹的方式获得,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也依然会采用类似的方式,通过释放某种引人关注的情绪而获得关注或者想要的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始终无法安抚孩子的情绪进而失控就容易产生暴力事件。



柯林斯的观察和研究表明,虐待和暴力并不会在孩子刚开始哭的时候就发生,而是存在一个时间模式,其中包含两个过程:一个长期过程,其中婴儿多次反复不停地哭泣,而且始终无法安静下来,因此进入“又来了”的阶段,即可以预见的沮丧感;接下来的一个短期过程,即婴儿持续哭泣的时间,以及婴儿在自己的哭泣中浸润的有多深。虽然没有证据能够表明两个过程究竟要多长才能让虐待更可能发生,据推测,六七次哭泣之后并且在最近一次哭泣持续15分钟以上且安抚无济于事时,就会进入最危险的时刻。


这些阶段也可能随着父母的背景因素(社会压力、性格、能否控制局面)而变化,但无论如何,某种长期的积累过程和短期的爆发过程都是必备的,一个常出现的暴力模式便是,当单亲母亲和男友会面而孩子在一旁乱动、哭泣或者生病时,就相对容易发生暴力,如果孩子由于争夺母亲的吸引力失败而不接受安抚,单亲母亲的男友很可能在几十分钟或者几小时内对孩子施加暴力。当情绪冲突不断升级且延续到某种时间的临界点,对弱小者的暴力伤害几乎无法避免。



这一结论的启示意义在于,当人们处于情绪对立互动的情境中,如果冲突双方的任何一方能够在时间临界点之前自我发觉并加以调整和控制,暴力情境仍有转变或者消解的可能。


限于篇幅,柯林斯很多出彩的论点和分析不能一一论述,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暴力的常识和社会研究理论,诸如:家庭暴力有几种形式;为什么长期处在暴力情境的受害者会有受虐倾向;如何在突发的暴力面前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此书.


- 版权信息 -

编辑:守拙堂陈峤

文献参考: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好 书 推 荐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作者:柯林斯 著

翻译:刘冉 译

出版日期:2016/06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可直接在北大社官方微店下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