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enjijoel
微博kenjijoel的私人化扩展,更多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kenjijoel

我们需要哪些护肤品?--- 美妆市场的现状和反思

kenjijoel  · 公众号  ·  · 2018-07-27 20: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下面这些内容是我在这次淘美妆年会的内容分享,整理了一下之后,觉得其实对大家也会有多多少少的帮助,在这里我就节选一些出来,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同时我也会把其中一些知识点在将来再扩充一下。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从2003年的美妆论坛,天涯社区,到后来08年左右的自媒体博客时代,到现在10年以后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等,也算是见证了这十几年来中国美妆风潮的高速发展时期。


最开始我们在论坛里面讨论的是大牌,那个时候还没有强制标出成分表的年代,我们找成分表需要在国外网站或者是台大椰林BBS,因为缺乏知识和很好的渠道,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台湾综艺节目来获得产品资讯,大家停留在老师推荐,大S推荐的层面。


淘宝很不成熟,国内柜台只有少数几个大牌的年代,所以大家都还挺珍惜买到这些产品的机会,也会很认真去讨论,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争议的点再哪里。


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偏重于学术和分享型的讨论,毕竟喜欢泡在论坛,尤其是专项论坛里面的人,都是对美妆产品充满热爱的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会很开心。


到后来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能够炒红热度和话题的,除了产品之外更多的是人,也就是KOL,那么KOL的调性除了自己分享,推荐之外,还是需要一些流派学说,如果一段时间以内大家都在说同一个理论的话,就会慢慢变成潮流。


如果说以前的论坛是一个大广场,大家公平竞争,内容吸引人最重要,而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就是一个一个的店铺,人气店铺排长队。


氨基酸洁面,屏障修复,每日防晒这些概念,其实就是自媒体时代的狂欢。KOL代替了BA和品牌市场部门的功能,教育了对美妆感兴趣的消费者。


所以一方面大家会变得越来越“理性”,理性这个词我打个引号,就是自以为是的理性,但是另外一方面,不同的声音多了,产品也丰富了,大家也不知道究竟听谁的才准确,也就更加迷茫。

理性和迷茫交织以后

会发现 什么情况呢?


「 我们慢慢就失去了耐性。」


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所坚持的信念和理论是否正确,但是目前有那么多好东西,我们想要尽快得到一个结果。


如果我想要美白,

我希望用完一瓶之后皮肤就白一个色号。


如果我想要抗皱,

那么希望一个星期就能看到细纹淡化。


如果我想要抗痘,

那我更是恨不得明天就能痘痘平复。


如果做不到这些我想要的速度和效果,

不好意思,

我就去买别的东西了。




所以,这个时代需要高功效产品,需要快速看到效果的产品,为什么VC,烟酰胺,A醇,胜肽类产品能够这么火,就是因为相对见效速度比较快。


然后,最好是越多越好,一个产品里面装满我想要的功效和成分,这就是现代消费者的心态。


当然,忽略那些过高的要求,如果一个产品颜值很高,外观华丽,用起来也很舒服,每次用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小仙女,如梦似幻,也很好,毕竟我们生活都很疲劳,需要各种美好事物来抚慰。


美妆产品和美有关,

一定是 靠颜值 撑起来的。



最终,人类也是社交动物,别人用了这个,我也想要有,朋友圈大家都在抢YSL的星辰,TF的白管,限量神仙水,傲娇红腰子,安耐晒金瓶,我如果连这些都没用过,怎么拉近彼此的距离,打开话题?


这个时候,大牌的光环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大方的说一句,我用了雅诗兰黛觉得也就这样啦,还不如我现在用的这个。。。


另外,大牌毕竟出现的频率高,你不一定喜欢,但是看得多了就免不了想要试试,人都是很懒的,能不要做功课就不要做功课,这么多人在用,一定很稳妥没问题。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看起来贵卖着不贵,也同样说明了包装调性的重要性,大牌里面卖得最好的一定是价格居中偏低端一点的产品,高贵的身价,平易近人的价格,就像维密为什么火一样,人人知道,梦幻定位,买着不贵,打了折以后更加觉得四舍五入不要钱,贵妇品牌的年轻线不要太好卖。


维密就是最好的看起来很贵买起来不贵的代表,所以还是红得有道理。



兰蔻卖得最好的是什么?


小黑瓶


娇兰呢?


复原蜜


修丽可?


色修


雅诗兰黛 ?


小棕瓶和红石榴


这些都是拳头产品,

定位和价格也经过了精心设计。



现在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风潮也就是,

爆品概念。



推单品,不是推系列,

系列要成套,但是单品可以混搭。


因为网络销售时代,只宣传单品更容易脱颖而出。


BA销售的时代,会教育消费者配套使用,而现在网络咨询足够发达,就算我们去柜台,也是指明要其中一个爆款买完就走。电商也只能通过组套装的方式吸引大家多买一两瓶。


一方面是价格原因,几百款的精华,咬牙牙还是买得起,但是一套下来多少钱?真的要想一想了,除非是那种很不花心的人。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消费者没有太多耐心,就想要一个产品搞定自己的其中一个或者多个诉求。最重要的方面还是因为可以选择的面太广,知识点太分散,可以买到的产品太多了,用不过来。



最后总结下来,

我们作为喜欢看社交网络种草的资深美妆用户,关心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目标需求明确的产品 !


他们具备下面这些特性。



► 十全大补


高需求,多功能。


► 强大功效


强有力的有效成分作为支撑。


► 足够独特


配方出众,形式新颖,外观精致


► 大牌光环


稳妥心理,炫耀心理


► 性价比高


看起来贵买起来不贵


► 爆品概念


混搭使用,单买不贵。



这些关键词最受欢迎:


抗老 —紧致 改善细纹


美白 —提亮 去黄气


痘痘 —快速 改善痘印


敏感 —修复 强化抵抗力



反思

为什么问题皮肤会

成为 大家关心的主流


问题皮肤越来越多 原因



上次的敏感皮肤问卷,

我总共收上了接近两万份的问卷,

很多人都有轻中度过敏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消费者的

皮肤在 变得敏感



没有问题的皮肤不会看功课


没有什么具体问题的皮肤,或者说不关注美妆产品的人,那就是看到啥买啥,旅游的时候随便买,什么打折买什么,或者有同事朋友安利,称之为不愿意想事的购物者。


另外有一些佛系用户,看完分享就买也不纠结,所以基本上不太深挖。


消费恐慌,被媒体教育



再不买就晚了!(31岁中年女人)


XXX就是衰老的标志!


皮肤刺痛就是敏感皮肤,缺乏水分。


还在和草莓鼻做斗争?


大家都活得越来越累,

越来越用明星美颜后的状态要求自己。


过度护肤和使用危险产品的伤害


年少无知时用的刺激性产品,在后来会让你花很多时间还修复不好。


例如可伶可俐真的让很多人的皮肤变得敏感薄弱,我自己就是。



还有一些人物极必反,走入过度护理的误区,硬生生把自己的脸折腾坏。


环境污染,饮食安全,压力


空气污染确实会加重皮肤问题,PM2.5+紫外线共同作用,损伤皮肤能力是各自单纯相加的十倍以上。



饮食质量越来越好,糖和蛋白质不会少,所以痘痘就多起来了。



另外饮食风险也是很多不明原因的敏感问题。


压力,熬夜会让皮肤变差,这个也不用展开说了,用最贵的护肤品熬最晚的夜。



从众心理


跟风,别人有这个问题,我也觉得自己有。


例如 黑头,缺水纹,法令纹


其实很多法令纹和衰老无关,例如某些十几岁就开始有的天生结构,这个是因为鼻基底和两侧面部组织落差形成的鼻唇沟,不是衰老导致的法令纹,但是我们想要更好。



如果拿着镜子去找,每个人的皮肤都有瑕疵,都是问题,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



当然,不排除很多真正的问题皮肤,他们是需要专业治疗,这些问题我也说过很多次啦,下面就是一些以往的链接:


痘痘:


反反复复的痘痘究竟要怎样才能搞定?

痘皮去医院要注意什么?

痘痘与碳水化合物(也是就是我们说的糖)的关系


美白:


全面美白第一课

美白精华用了这么多为什么皮肤还是黄?自己心得分享


抗衰老


抗衰老又怕太刺激的选择 (上)

美国皮肤医学会的抗衰老小贴士



这次先说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聊一些别的内容哦。


点击“阅读全文”可以查看往期内容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