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热爱工作的
taka
~
这是解惑实验室的
第八
期
节目啦。废话不多说,先直接来看粉丝的留言问题。
「
粉丝
提问
」
taka, 你好。我觉得我一直都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找不到兴趣爱好,而且任何事情做久了我都觉得没有意思,
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整天浑浑噩噩的,感觉自己就是一团糟,怎么办?
图片来源:Pinterest
其实,taka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留言,字里行间能看到的是背后的迷茫、无奈、恐慌以及深深的焦虑。
所以,今天,我们就把这位粉丝提到的问题掰开揉碎了,来一步步分析「
如何
找到
自己
喜欢
和
擅长
的
事情
」。
「
原因分析
」
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先找到问题产生的源头,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方案。
「不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这句话里面出现了两个词,分别是「
自己
」和「
什么
」,那么我们就从这两点去分析问题根源。
一
、
「自己」-自我认知
我们之所以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原因之一是「
不
了解
自己
」。
「
心理
社会
发展
理论
」中提出 12-18岁是「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不断探索自己,树立明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方向。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并没有成功做到探索「
真实
的
自我
」。
图片来源:Pinterest
想一下,我们在这个时期最常听到的话,多数是这样的句式「你应该×××」:你应该好好学习,你应该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情都没有读书和考试重要……
我们在这个阶段很少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只是在扮演着「
应该
的
自我
」,即家长和他人眼中的正确身份。
换句话说,虽然我们已经跨过了这个年龄阶段,可是
在
认知层面上,我们却被滞留在
了
这个时期
。
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就会漫无目的,觉得比较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二
、
「什么」-外在世界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
缺乏足够的信息
」来帮助自己进行选择。换句话说,
外界可以选择的路太多可是你对于每条路况
的
信息
掌握
太少
。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这里以「
工作
」为例。
很多同学在求职时,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工作。
其实原因就在于:
不了解公司内部的岗位以及具体的岗位职责分别是什么。
不了解,如何将自身与工作岗位进行匹配,更不能谈喜欢或是不喜欢,对吧。
所以,这个时候,仅仅是呆在原地了解自己是不够的,还要打开门向外看,
拓
宽
自己
对外
在
世界
认识
的
广度
。
「
如何
解决
」
做!做!做!
最重要的原则需要黑体加粗告诉大家:做!
一定
要
行动
起来
。
因为你如果不动身解决问题,那么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请大家看完下面的方法之后,一定要行动,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摆脱迷茫。
一
、
成为自己的专家,探索自己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梳理过往,找到「
心理
涌
流
(
flow
)
」。
什么是「心理涌流」呢?
心理涌流也被称为「
最佳
体验
」。这种绝妙的时刻通常发生在你全身心得努力完成一些
艰难
而有
价值
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做的事情不仅让你感觉到快乐,而且给你带来了无比的享受。
你的
注意力
完全被活动吸引,甚至
失去了时间感
,并忘记了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这样的时刻就是最佳体验。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举个例子:
我刚毕业的第一年,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学习日语。周末六点起床,40分钟公交加上一个小时地铁,每次连着四个小时的课,
我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享受,而且,每次都觉得上课时间过得特别快
。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心理涌流」。
那么大家如何找到自己的「心理涌流」呢?
step1:
找一个
安静
的环境,自己呆着,按照下图「心理涌流」的
8
个特征,
梳理过往,找出一件你自己的最佳体验事例。
图片来源:《人格心理学》
step2:
把这件事情,转化成清晰的语言,将它
讲述
给你的朋友听。
在讲述的过程中,会让我们进一步来审查自己的想法。
二
、
了解外部世界
通过第一步,了解自身之后,我们现在来掌握一下外部世界的信息。
1.找标杆
不管你现在是大学生还是职场新人,如果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如赶快环顾一下你周围的环境,找到你的「
role
model
」,因为
我们能从崇拜或者敬佩的人身上,看到我们自身的渴望以及自身能力的差距。
关于标杆,饲主之前写过一篇经典文章《
没有目标很迷茫?五步教会你标杆管理 | 经典回顾
》,大家可以认真看一下并具体实践。
2.善于利用外部资源
关于如何利用外部资源,我们饲主之前也写过一篇《
很少人知道的「赛马理论」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
》。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这里,我们再来介绍几种方法。
看书
:想了解某一行业的知识,给自己列一个
「
主题书单」
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你是大学生,利用好
图书
馆
的免费资源。如果你已经在职,充分利用好
周末
的黄金时间。
培训
:参加培训的好处在于:可以向
专业
的
老师
请教经验,结识几个有同样目标的小伙伴,打通知识大门的同时又扩大了自己的交友圈。
其他:
找一个在职的人士做职业访谈
进入一些专业的论坛或者线下活动
让朋友讲几件他们觉得你做得很棒的事例
......
总之,打开心门,向外看,
不要一直困在自己心里,行动起来才是打破迷茫的最好方式。
三
、
培养兴趣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提到了“
兴趣
三
个
层面
”,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感官
兴趣
:通过直观的感官刺激产生的兴趣,
外在
刺激
决定感观兴趣的长度和强度。
自觉
兴趣
:把兴趣从感官推向思维和
认知
层面
,由此产生更加持久的兴趣。
志趣
:最高层次的兴趣,可以从中体现
个人
价值
,是一个人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
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冰激淋很甜,你很喜欢,这就是感观兴趣。
冰淇淋很甜,你不仅喜欢吃,你还花时间去研究了一下如果制作冰淇淋,这就上升到了自觉兴趣。
之后,你开了一家冰淇淋店,觉得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满足感,哪怕有困难,也会坚持做下去,这就是志趣。
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志趣,从而使它变成我们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擅长的事情。
图片来源:Pinterest
如何养大一个兴趣呢?
step1: 让自己
沉浸在
足够
多
的
感官
体验
中
,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
Step2: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的时候,
掌握
更多
的
相关
知识
,将感官兴趣升华为自觉兴趣。
Step3:
价值
兑换
。将自觉兴趣和自己比较重视的价值绑定在一起。
同样举个taka自己的例子。
我看到一个日语电影,对日语产生了感官兴趣。接着,我去听日语歌曲,让这种感官刺激一直影响着我。再然后,
我去报名培训班进行学习
,掌握相关知识,将感官兴趣上升为了自觉兴趣。最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