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聊育儿
老板娘朵朵,分享育儿经、以及所有女人感兴趣的话题。爱买、爱娃、爱生活的宝妈频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聊育儿

0-2岁专辑 | 孩子总爱“磨蹭”怎么办?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朵妈聊育儿  · 公众号  ·  · 2020-10-10 1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朵妈聊育儿

解决带娃难题, 甄选生活好物 ,关注我就够了!




文 | Grace妈妈


有了孩子以后,你有没有感觉时间完全不够用?睡觉根本睡不饱?白天的命都是靠咖啡吊着的?


如果家里或是单位再有点什么事儿的话,忙起来简直是分身乏术。。。这就是我们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老父亲老母亲们的世界。



以前我也是比较随性的那种 完全不会给自己制定生活计划或事业规划的人 ,说难听点儿,就是不求上进啦!


我们是自己带孩子,没有老人帮忙的,因为我现在属于自由职业嘛,可以比较灵活的调配自己的时间,在小妞上幼儿园前觉得还挺得心应手的。


直到小妞上了幼儿园以后,尤其是中班以后,顿时感觉事情越来越多,而且很杂, 不给自己定一个日程时间的计划真的不行了 ,不仅办事效率低,还会经常忘记一些事情,人还会变的很烦躁。



我一般也没有像在单位里做计划表那么正规啦,就是 前一天晚上在手机的备忘录里把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按轻重缓急列下来 ,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就全部完成,如果时间来不及或是精力不够,那重要的事情也必须完成。


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和督促,真的,给自己制定了日常时间规划以后,整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你会对事情有了掌控感而感到很安心。

还有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所有的碎片时间 ,比如上厕所的时候,等公交、坐地铁的时候,等孩子放学、等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不要小看这些短短的碎片时间,累积起来是不容小觑的。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调查,调查对象是在职的白领们,调查结果是 几乎每个人每天的总计碎片时长都在三小时以上 ,天哪!三个小时呀,不利用起来的话简直就是在浪费钱呀!哈哈~


然后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 相信大家也都遇到过下面的这些问题:


早上孩子赖在床上叫不醒,不肯起床,好不容易催着叫起来以后,又不肯刷牙洗脸或故意慢慢刷牙洗脸,不肯吃早饭或故意慢慢吃早饭,又是各种催催催。。。


晚上下班后觉得好累,完全不想动,孩子要看电视,那就给他看吧,自己还能休息休息, 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过去了 。。。


要去洗澡睡觉了,孩子不肯要继续玩儿,要么就是算了你再玩一会儿吧,然后 又不知不觉过去了半小时一小时 ,要么就是又来一阵催催催。。。


说好要陪孩子的,但是又被手机里好奇的东西吸引,刷刷刷,时间慢慢流逝。。。


这些画面是不是很熟悉,“ 赶快做×× ”“ 快点×× ”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以前有说过, 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是有客观原因的 ,是情有可原的,这点我们必须要先了解。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安德鲁·杰克逊博士研究发现, 对于许多不同物种,对时间的感知与体型的大小直接相关 。通常来说,体积越小,新陈代谢率越快,时间对它而言流逝的越慢。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不同体积大小的动物对闪光的感知,来验证他们对时间的感知。


有些动物能感知到速度相当快的闪光,有些动物对闪光的感知则很慢,以至于闪光在它们看来一片模糊。有趣的是,在体型大和体型小的动物之间这种差别非常大 ,体型比我们小的动物以慢镜头模式看待这个世界。


研究结果证实, 闪烁融合频率与人的客观时间感知相关,并且会随着年纪而改变 ,这或许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长大之后就觉得时光飞逝,而孩子觉得时间如此漫长。


所以相对成年人而言,同样的时间在小孩看来流逝的更加缓慢。


日本山口大学时间学研究所的井上慎一教授研究后也发现, 使人们产生时间错觉的是与人类记忆相关的记忆次数


人类是通过海马体记忆的,海马体对一件事发出“要记忆”指令的次数越多,在事后回忆时我们就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慢。


孩子对所有的事情都感到新奇,海马体也频频发出“要记忆”指令,所以小孩子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这样的 时间错觉导致大人每天都是急匆匆的,而小孩子都是慢吞吞的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觉得时间过的越来越快。


这样的科学依据足以证明我们的确不能怪孩子,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可以放宽时间, 但是关于时间的概念和对于时间的认知还是要给他们树立的


有时候真的不是孩子做得不好,是我们自己不自觉,所以我除了对我自己的时间有计划安排以外,我还在家里设定了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作息表,让小妞大致明白我们每天在哪个固定的时间段里需要做哪些事情。


并且要尽可能的努力完成,当然我也一再叮嘱队友一定要自觉主动的配合,起码不要拖后腿。


不要小看一张简单的日常生活作息表哦,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是强大的动力呢,他们会觉得这个很好玩儿,很愿意去体验,有时候小妞还会兴奋的来提醒我现在是学习时间,妈妈你把手机放旁边吧。


当然上面的这些时间并不是固定的,一定要严格的遵守,可以允许孩子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波动的,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 ,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把“时间”和“行动”联系起来,这样他们更容易理解时间的概念。


除此之外,我觉得要让孩子明白, 自己的时间需要自己管理,而不是爸爸妈妈帮你管理 ,还有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管理时间,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幼龄宝宝来说, 首先就是引导孩子认知时间的概念。


我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 买过一些绘本和玩具,并利用了家里的时钟和日历 ,在娱乐中引导小妞慢慢认识时钟和认知时间的概念 ,发现效果真的会好很多。


现在早上在吃饭的时候她甚至会自己说,短针走到8,长针走到12,我就要去上学了,我要赶紧吃饭,不然要迟到了。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吧:


1、 对于幼龄宝宝来说 ,让他们完全准确的看得懂时钟还是有困难的,但是 起码要让他们理解五分钟、十分钟长针需要走几格 。家里可以多放几个时钟嘛,孩子随时可以关注到。


2、上了幼儿园的孩子 基本已经知道明天、昨天、今天、日、月、年、小时、分钟、星期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完全把这些词与其表达的时间概念对应起来。


所以平时跟孩子强调时间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快点儿”、“一会儿”、“很久”这些词,他们理解不了的。


就具体直接的告诉他们,“还有五分钟你就必须要睡觉了,也就是长针从几走到几” 、“刷牙要刷2分钟,也就是你心里默默的从1数到120”、“过斑马线等红灯变成绿灯的时间需要1分钟,你从1数到60就可以了”“今天是星期六,不用去幼儿园”,就类似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理解。


3、准备几个关于时间的绘本、玩具,会事半功倍 ,孩子们都会很有兴趣的。

(PS.这本绘本的中间有一个可以自己调节的小时钟,是英文的,认识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学学英语)


这是一块带月份、日期、季节、天气的木板玩具,也是会放在了家里明显的位置,几乎每天都会让她当小小气象播报员



根据当天的日期,孩子将磁性框移动到正确的数字上。这个功能对于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非常有好处,让他们感知到日期的变化。


一开始对于孩子来说肯定比较难,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列一张自己每天想做的事情的清单,然后自己标记出他们自己认为的轻重缓急的事情。


他们的排序一定和我们家长想的不一样,幼儿园阶段嘛,我们没有必要全盘否定他们, 可以适当的慢慢引导,主要是让孩子养成思考顺序的习惯,为今后繁忙的小学中学生活打好基础。


等孩子基本懂得了时间的概念以后,差不多中大班以后,可以试着引导他们去思考,哪些事情是今天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要做的但今天不做也可以的,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比如做作业和看电视,做作业是今天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作业做完了还有时间那就可以看电视,如果没有时间那我们明天再看。



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时间管理对于孩子来说是潜移默化的,是长期的,我们一起慢慢来 。我只是说了一些我自己对于时间管理的看法和方法,希望更多的可以和大家一起互动交流。


逝去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和珍惜眼前的时光,让生活变的更充实,更美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END

1

公众号又改变了推送规则啦!

如果你希望和往常一样看到“ 朵妈聊育儿

就把我们“ 设为星标 ”置顶吧

这样就能随时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了

记得多留言,多点“ 在看 ”哦。


扩展阅读:

孩子偷东西,亲妈报警!是大义灭亲,还是反应过激?你站谁?

孩子被同学欺负,明星家长也崩溃!这种棘手的事情,到底该怎么破

“有一所我很满意的小学,但学费要占家庭一半收入,去还是不去?”


扫码识别 | 关注朵妈

学习最新育儿理念

测评剖析育儿产品

分享亲身养娃经验

甄选各类生活好物


“在看” 我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