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HR随笔
HR,ICT行业,战略,热点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前HR随笔

KL银行,美国人懵了,还能这样用美元的?

前HR随笔  · 公众号  ·  · 2024-07-09 06:01

正文

KL银行,美国人懵逼了,还能这样用美元的?


美国人在国际贸易中,动辄挥舞制裁大棒,要求各国服从其霸权主义要求,否则就会开展制裁,其中禁止相关国家用Swift和美元是他们一个杀手锏!很多银行对美国人这个手段闻风丧胆,因为美国人在金融是势力是当前最强的。


但是有个中国中小银行完全不怕美国人所谓金融制裁,无论怎么绞杀,都丝毫不影响他们使用美元。这个银行在美国人对伊朗实施了踢出Swift和禁止使用美元后,对中伊贸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昆仑银行,当前中伊贸易很多都通过这个银行结算,美国人对这个银行拉黑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关键是背后的中国有全世界最健全的产业链。

当伊朗A贸易公司卖石油或者土特产给中国公司后,按美元计价,假如一个亿美元。然后这些公司可以按一亿美元的幅度,提取当地货币里亚尔,比如说可以提五千万、余下五千万美元。记账是账上还有五千万美元。

当伊朗A公司到中国购买商品后,需要支付一千万美元,就给中国公司开一千万美元支票,中国公司拿一千万美元支票可以转出相关等比人民币。

伊朗A公司现在账上就剩下四千万美元了。他们把中国货物拿回伊朗卖,有钱又买一批石油六千万美元卖给中国,又回去一亿美元的状态。


你看到了吗,整个过程,大家都是美元计价、美元记账,但是全程一个毛线美元都没有看到[哈哈]。而且这个模式还推广到伊拉克等国。本质上就是货易货,只不过用美元做形式记账。


所以美国人都懵逼了,以为双方签订了美元大合同,美国人可以继续搞点Swift手续费和占美国人印钞税便宜;结果其实背后都是人民币信用和中国产业链在支持,他们不仅没有吃到肉,汤都没有。

美国媒体曾经愤怒的批评伊拉克,大骂说我们把你们“解放”出来,你们和中国签的合同,我们连一毛钱利益都没有。根源就是类似这种双方抵账,剩下滚动的实质性以货易货办法,已经去美元化。


美国著名的历史战略学家和基金经理达利欧曾经总结帝国兴衰,认为一个帝国兴起最先是教育、然后科技、贸易、军事,最后败退的是金融。哪怕综合国力被后来者超过,金融还有40-50年的余辉,就像英国这个破落户早已经二流国家,但是英镑还是世界第三大交易货币一样,金融替换是缓慢的。

所以昆仑其实是我们去美元化的一个试点;俄罗斯加入去美元化大潮后,我们相关试点就会更加方便和顺利。当金砖货币如果成功后,相当于我们建立了新的金融生态,类似来了第二个金融操作系统一样,那我们去美元化就更容易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