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南京溧水洪蓝镇居民朱某带着3岁多的女儿到当地卫生院输液。两名护士蹲在地上从脚腕处为患儿扎针,因第一针没有扎准,竟被家长踹倒在地。可护士从地上爬起来后不是察看自己的伤情或是讨要公道,而是拔出还留在患儿体内的针头生怕孩子流血。两名护士的行为,也让更多人难以原谅暴力伤医行为。
超过79%的护士工作时被利器伤害
近日,《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白皮书发布。
据悉,这是一版从“公众视角”看护士的调查报告,于2016年12月启动,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涉及311所城市、50000余份样本数据,调查对象包括:在职护士、离职护士、社会公众、护理院校、护理管理者。详尽的记录了她们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工作状态、职业发展等情况,并发现了目前护士行业所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如,超过50%的护士受到心理创伤;超过79%的护士工作时被利器伤害;而将近10%护士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超过86%的护士需要心理疏导;但同时,超过90%的患者及家属却急切需要来自护士的心理疏导。
另外,护士行业的收入严重偏低。根据既往国家统计显示: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为6700元左右,二线城市的平均工资为5600元左右。76.5%的护士月收入低于5000元,其中约37.6%的护士月收入低于3000元,而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护士仅占比4.5%。
同时,有80.7%的护士在工作中最看重“获得尊重”。92%的护士认为“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83.3%的护士不能明显感受到病人对护士的尊重,90%的护士不能明显感受到社会大众对护士的尊重。
有78.4%的病患及家属认为,护患关系紧张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相互理解,在病患治疗期间,患者急于尽快康复,内心较脆弱,就会导致对护士的要求增高。
和谐医患关系每个人都是建设者
近几年,医患纠纷、医患冲突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此次纠纷由护士第一针未扎准引起,但不能全部归咎于护士。可以理解家长的心情,但对护士恶言相向、出手伤人,实在过分。没有哪个护士愿意让孩子多挨一针。在被推倒后,护士没有被情绪左右,而是用自己的行为体现了一个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
笔者认为,每一位公民都应受到平等关心和尊重,更何况是正在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频频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及社会上充斥的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情绪,导致医务人员工作起来如履薄冰,缩手缩脚,在受到暴力威胁的氛围中工作,其焦虑可想而知。
医患关系的改善并不是几件事就能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和过程。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建设者,每一次医疗行为都是互信的重建过程。患者对医生护士多点理解,少点苛责,而医生护士也需要用过硬的医疗行为、经得起考验的职业操守来赢得患者的信任。而对于侮辱伤害医护人员的不法行为,必须给予严厉制裁。
武警地铁排队是故意摆拍?战士们回应说...
紧急提醒!千万留意你家孩子的QQ群,看到这个一定要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