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深圳四十:优等生也要补10门课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20-10-14 19:42

正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四十不惑,人生盛事。

今日,深圳举行特区四十周年庆典,作为最娇艳的市场经济之花,深圳所创造的奇迹与荣耀,光芒夺目,国家领袖也亲临深圳,鼓励深圳未来继续改革。

继往开来,更需谦虚精神。

深圳的重重成就,毋庸讳言,但是,深圳还在发展之中,远未到至善的阶段。未来要成为中国新一代的改革先锋与伟大城市,任重道远。

简言之,纵使是中国优生,深圳也有 10 门功课,需要补课提升。

(1) 高等教育补课

核心数据:自主大学生密度

全国:每万人 237 名大学生

深圳:每万人仅 84 名大学生

孔雀东南飞,至此不徘徊。

数十年来,深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熔炉,也是中国最大的人才熔炉。

深圳人口超千万,民间更盛传真实人口接近两千万。人均 GDP 更达到主流发达国家的顶级城市水平。 深圳经济发达,草根企业与巨头企业共存,富有活力,就业吸纳能力强大 ,华为一张嘴,能吞十万人。

2019 年,深圳统招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人数 11.32 万人。而人口比深圳还少的武汉,大学生百万。邻近的广州,也是百万大学生。大学生密度,更是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足武汉的十分之一。

在中国经济最强的前五十大城市中,深圳的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最少。成为中国最缺大学的城市。

虽然深圳号称中国最大的人才收割机,善于抢人,但是,本土产人不足,终究是一大隐患。

深圳拥有数十家大学的分校或者研究院,国内顶级的清华北大,都在深圳开设了研究生院,不过,深圳本土大学却乏善可陈,没有一所拿得出手的大学,本土大学产量也低, 若以武汉为标杆,则深圳大学生人数扩张十倍,亦不为过。

鉴于深圳是中国四大都市之一,繁华且多元,新增大学建议 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体。

(2) 土地资源补课

核心数据:土地面积

中国十五大副省级城市中,深圳面积倒数第二。

深圳面积:约 2000 平方公里

深圳从特区起步,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繁荣城市,缺地有历史原因。

深圳特区,面积仅 300 多平方公里。寸土寸金,情有可原。

深圳废除二线关之后,整个城市成为一体,逐步实现了市内的产业转移,但是随着深圳的飞速发展, 2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远远难以承载深圳发展。

周边的东莞惠州,都是珠三角富庶之地,没有中央级别的规划,谁都舍不得,也动不了。

深圳无奈之下,只得建立汕尾飞地。

未来深圳将实行更灵活的土地政策,能否内部挖潜,值得期待。

悬念是,深圳是否能对外扩张?

(3) 消费不足,市场辐射能力补课

核心数据:零售消费与 GDP 的比重

全国数据: 41.6%

深圳数据: 24.4%

2019 年,深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消费总额 6582.85 亿,在全国仅排七,与深圳作为中国第三大城市的地位严重不符,更与民众心中的繁华富庶的深圳形象重要不符。

若计算实物消费与 GDP 的比重,深圳更仅为 24.4%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广州。

深圳消费不足,有两大原因,一是广州处于珠三角乃至广东的中心位置,尤其是拦截了粤西和粤北的消费。同时,毗邻香港对于深圳也是一柄双刃剑,很多人越过深圳,直接去香港购物,也削弱了深圳的消费能力。二是,深圳近年贫富分化过于严重,房价过高,制约了大众消费,值得警惕。

深圳未来要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化核心商圈,消费能力必须提高。

(4) 医疗资源需补课

核心数据:千人床位

全国数据: 6.05

深圳: 3.65

这个数据,也超出常人的直觉。

但事实上,深圳确实是一个医疗资源缺乏的城市,在 2019 年中国十大城市中,千人床位数,排名倒数第一。

深圳虽然发达,是中国经济第四大城市,但是在权力体系中,深圳却并不高。

而中国的大学、三甲官办医院等资源,却是按照权力等级分布的,直辖市最充沛,在地方上,又往省会集中。

深圳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计划单列市,虽然经济发展程度超过广州,但是大学、三甲医院方面,与广州差距巨大。

未来,深圳需要建立更多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方面,需更更大突破。

(5) 从先富到共富,深圳需要补课

先富带动后富,是国家的承诺,亦是改革的既定目标。

邓生前自评一生得失,四六开足矣,邓的“四分不足”在哪里?其最大的未竞事业,就在于实现建立在社会公平上的共同富裕。

深圳是邓公荣耀的起点,未来亦需成为荣耀的终点,共同富裕,需为楷模。

贫富悬殊不仅造成社会动荡,从经济发展上讲,也将造成低效,尤其是,贫富分化将导致总消费萎缩。

共同富裕,不仅是道义要求与国家使命,也是国家经济强盛的理性选择。

实现先富,深圳是先锋

实现共富,深圳同样要做闯将。

在深圳不远的地方,广东的珠三角之外,存在普遍的贫穷,这是广东的心病,带动广东乃至全国的普遍富裕,是深圳未来的重大使命。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是深圳在前一个四十年创造的名句。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是深圳一向的优势。

未来,深圳的共同富裕,必须是一个统一体:最高的生产效率,最大的公平。

智者见微知著。从消费的畸形结构,可以推知深圳的社会机构的畸形。

未来,深圳需要通过调整产业机构,社会政策,使财富更多向劳动者倾斜,同时,在公共资源方面,更多实现共享。深圳示范区未来将实现粤港澳市民同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深圳市民,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发展与共享。

深圳学校缺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缺乏,本土人士与外地人士不同权,未来,在民权的振兴,民利的共享方面,深圳需要作出更多探索。

6 )房价过高,控制房价需要补课

特别提醒。过高房价,戕害深圳未来竞争力,削弱改革精神。

近年深圳房价狂飙,力度超过北京。

但是,北京可以撒娇,深圳不可任性。

深圳比北上广,甚至内陆省会比起来,公共资源差太多,没有资格任性。深圳纵使经济略强于广州,但是,医院、大学等公共资源,比广州差远了。所有最好的学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都在广州,三甲医院,不及广州零头。

在市场体系中,深圳冠绝全国,在权力体系中,深圳却泯然众人。

深圳房价飙升,推高了生活成本,阻遏了部分青年的求生之路。长久来看将伤害深圳的城市活力,降低其包容性,值得深圳警醒。此外,深圳的人均年龄已下降,既得利益逐步形成。对于新兴力量产生排挤效应。进取精神有所萎缩。

高房价对深圳未来产业竞争力也是威胁。高昂的商业成本,恶化的创业环境,成为横亘的高山,实体产业溃退的迹象,已经日益明显。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外迁。

若继续任性,深圳的青年之城,活力之城的灵魂,将彻底丢失。

深圳绝不可蜕变为傲慢之城。

今年深圳推出了最猛调控,是个开始。

7 )增强辐射能力,陆地交通补课

深圳交通还不发达?

相信很多人会有这个疑问。

集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等各种优势于一身的深圳,本应不缺交通资源。


但是,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近年对于高端资源的重视,使各地都遗忘了一个最重 要的 基本常识: 陆地交通,在基础社会经济活动中,远远比空港和港口重要。

十几年前,我在深圳工作,有次去上海看望友人,一时兴起坐火车,结果很悲催,火车 先北上,再转到东边,慢慢腾腾的耗掉整整一天一夜,书都看完两本还没到站。 其实飞机只要个把小时。

深圳火车站虽多,但是,在陆地交通中,深圳处于大陆交通末梢。在中国的铁路交通体系中,地位并不显赫。

深圳消费不够发达,辐射力不强,很大原因也与陆地交通的枢纽性不够,被广州截胡有很大关系。

未来,随着京九高铁的开通,深圳的铁路交通,需要进一步补课。

8 )政策自主性不足,金融地位需补课

深圳金融地位不足?

似乎这也与常识和直觉不符。

但是,在中国却很容易理解,中国的金融资源,既是市场资源,也是行政资源。虽然深圳有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齐全,同时,本外币存款余额达 83942.45 亿,股票成交额达到 73 万亿,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 23.7 万亿。

但是,深圳也好,上海也好,有一个致命缺陷:一行三会在北京。政策制定权在北京。

而中国是一个权力主导资源的社会,没有政策制定权,就无法成为主导力量。

这也是上海鼓吹几十年却无法成为中国真正的金融中心的原因。深圳同样如此。

未来,深圳需要争取到更多的金融政策自主权,这有赖于更高层面的国家改革。

9 )协同能力需补课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是领袖之一。

但是,在大湾区内部,城市协同发展,却并不顺畅。

各个城市之间,存在无序竞争。

在综合实力领域,广深长期争雄,在服务业,金融产业和商业领域存在重大竞争。深圳 与东莞、佛山等制造业巨头之间,也存在竞争。

在广深佛之间,大湾区的协同也存在问题。经过今年的努力,深圳已经实现了产业升级,对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佛山有很大辐射作用,产业互补也日益明显。但是,在省一级规划中,广佛同城却成为主导。

未来,深圳需在大湾区内部理顺各种竞争与合作关系,在协同能力方面需补课。


(10) 改革锐气减退,需补充新的改革动力

特区不特,改革之忧。

久久为功,但也必有积弊。深圳作为中国改革的先锋与闯将,领先数十年,但也逐步出现改革动力弱化的现象,也出现了内地化的倾向,利益集团逐步形成,值得警惕。

1995 年深圳平均年龄为 25 岁,至 2018 年已达到 32 岁。反映了深圳对青年人口吸附能力逐步下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利益格局。对于新兴力量和新兴阶层形成了排挤效应。开拓进取精神萎缩,改革锐气渐失。

近年深圳房价狂飙,对于创业创新,以及青年成长,都造成了巨大伤害,阶层利益的固化,社会活力的消退,开放精神的衰落,是最大的戕害。

一个富有活力,猛志改革的国家或者地区,必然是一个人人都愿意栽花的热土。

从吴南生到梁湘、李灏、厉有为,早期的改革家,无不具备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袁庚的名言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梁湘名言是:“改革是一场革命”,而李灏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旧制度与大革命》,从精神气质上说,他们既具备使命感,亦有颠覆旧世界的胆识与勇气。同时超越个人得失,计天下之利,求万世之名。

其时的深圳,充满活力与生机,滚滚江海带着草莽之气呼啸而来。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当初的改革者已扎根,也形成了自己的利益,第一代移民已经沉淀,通过新兴力量冲击改革的策略,逐步失效。

从耕耘者到收获者,日渐庞大的既得利益形成对改革的巨大阻力,深圳最近十年呼声最高的行政三分制改革,最后无声无息。改革与革命的逻辑类似,动力最强大,最容易成功的地方,都是一片贫瘠的地方。一旦成功,就希望刀枪入库,自我革命最难。

改革如一条激流,从前是自由奔腾,泥沙与巨石均夹杂其中,激昂而又带有一定不可控性,现在开凿了固定河道,河流从此有序,但是也失去了一些野性与冲击力。

改革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才是深圳魅力所在,是深圳的“元根”。

广东是中国最鲜艳的市场经济之花,唯其永不凋零,才不负春光与南风。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人间theLivings  ·  边境线上的生死抢运
7 年前
汽车电商笔记  ·  东风金融网上商城发布 贷款深入线上化
7 年前
中国经济网  ·  长期坚持早起的人,最终会变成这样!
7 年前
硕士博士读书会  ·  最近流行的12个笑话,好笑又有道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