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蓝鲸新闻报导了多位汉堡王加盟商因投资巨额却面临巨额亏损的情况,强调汉堡王与加盟商签订“霸王条款”,以及存在配送劣质食材、运营成本高、食品安全问题等争议。该报导还提到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失速,与肯德基和麦当劳等竞争对手相比,汉堡王的门店数量和市场份额明显落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加盟商巨额亏损,投资汉堡王血本无归。
多位加盟商投入巨额资金开设汉堡王店铺,但生意惨淡,无法盈利,甚至面临闭店困境。
关键观点2: 汉堡王与加盟商签订“霸王条款”。
加盟商在签订合同时可能缺乏话语权,合同条款偏向汉堡王,导致加盟商维权困难。
关键观点3: 汉堡王配送劣质食材,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加盟商反映汉堡王配送的食材不新鲜、质量差,甚至存在过期食材的问题。
关键观点4: 运营成本高昂,配送劣质食材导致加盟商亏损。
除了食材问题,加盟商还面临运营成本高昂的问题,包括运费、设备、特许经营费、广告费等各种费用,导致无论卖多卖少都在亏损。
关键观点5: 汉堡王在中国市场增长失速,门店数量远不及竞争对手。
虽然汉堡王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近年来其门店扩张速度远不如预期,与肯德基和麦当劳等竞争对手相比,汉堡王的门店数量和市场份额明显落后。
正文
蓝鲸新闻11月21日讯(记者 陆鹏鹏)
“投资300万开汉堡王加盟店,一年后血本无归,汉堡王害得我倾家荡产。”
谈及此事,慧芳(化名)哽咽地说道。
连日来,蓝鲸新闻记者接到多位加盟商联合爆料,汉堡王方面与加盟商签订“霸王条款”,投资者巨额亏损导致血本无归。不仅如此,开店期间官方还存在
配送临期、劣质食品,不合理处罚
等多种问题。
慧芳
是山东某四线城市的一名加盟商。2023年,她联系到汉堡王加盟部,与对方签订了一份长达
10年
的加盟合同。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品牌,自己投资的汉堡王加盟店连
1年
都没能经营下去。
慧芳
对蓝鲸新闻记者说道:
“在开店之前对方承诺3~4年收回成本。我和弟弟前前后后一共投进去300多万。刚开业的时候生意最好,第一个月就卖了40万,但也就这一次,往后几个月里生意越来越差,到今年9月闭店的时候月营业额只有15万了。”
在
慧芳
看来,
卖40万和15万没有多大差别,因为无论卖多卖少每个月都会亏钱。
至于亏钱的原因,生意差、客流量减少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门店运营成本过高,其中包括运费、设备、食材成本等。
慧芳
举例称:“一台圣代机设备的结算价就需要
16万元
,但门店一天都卖不出10个圣代,销售额也就100元左右。运费方面,一个月就要花费
1万元
。除此之外,门店每个月还有
特许经营费、广告费、sok屏使用费、加盟费(餐厅开业前已一次性缴清)、物业管理费、人工费、IT服务费、外卖柜、油烟道清洗费等各种费用
。总而言之,一个月挣多挣少都是亏损的。”
除了成本高外,汉堡王配送来的食材也存在很大问题。
慧芳
称:
“品牌方送来的很多蔬菜都是不新鲜甚至腐烂的,有的西红柿都发霉了,冻肉饼送过来很多都稀碎了,就连送来的巧克力都是临期的。”
稀碎的冻肉 受访者供图
临期巧克力 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汉堡王首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4年前的3·15晚会上,江西南昌多家汉堡王餐厅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被曝光1个小时后,汉堡王中国发声明紧急致歉,称涉事餐厅隶属于同一家加盟商,将对餐厅进行停业整顿调查。
彼时,就有消费者质疑汉堡王是在“甩锅”加盟商,如今看来这一质疑并非毫无根据。从加盟商反馈的问题来看,汉堡王食材成本高昂,给到加盟商的利润极低,持续亏损之下加盟店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
慧芳
认为,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策略跟肯德基、麦当劳相比差距太大,高层管理混乱导致市场不景气。
虽然这几年加盟商一直在跟总部反馈,但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反之,
对方还时常通过挑刺、罚款等方式恶意报复加盟商。
“有人月营业额达到90万都不能盈利,我真的不明白,这么大一个国际品牌会让加盟商亏的血本无归。”在
慧芳
看来,
汉堡王并不能帮助加盟商挣钱,而是不断扩张门店通过吸血加盟商来挣钱。
即便开店后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但面对当初签订的
“霸王条款”
,加盟商只被动接受。
例如在食材问题上,
蓝鲸新闻记者仔细查看了对方发来的汉堡王品牌管理协议,官方对食品安全有着严格的条款规定,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会按次数累计持续处罚上万元,并关门停业整改。
然而从
慧芳
的案例来看,配送一次5~10包蔬菜的价格在700多元,
加盟商支付了高昂的食材费用,结果得到的却是劣质食材。
真正违规的并非加盟商反而是品牌方自己。
慧芳
称:
“我收到了这些劣质食材必然是不能做给顾客吃的,当我把这些问题反馈给加盟部,对方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用邮件告知我给顾客做无蔬菜汉堡。”
劣质蔬菜 受访者供图
“此外,汉堡王还时常用操作不当的理由来处罚加盟商,有些时候我们加盟店比直营店更卫生更标准,但还是会被官方的检查人员挑刺,以此来加重对我们的罚款。”
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和
慧芳
有同样经历的加盟商还有很多。
有些人的门店仍在经营有些已经关门,但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有加盟商透露:“去年在某一线城市开了两个餐厅,但今年都关门了。当初汉堡王和我们签订的合同都非常严谨,几乎所有条款很偏向汉堡王,加盟商没有话语权,就连公司法务也说很难维权。现在回过头来一看,当初签的简直就是
卖身契
。”
对于加盟的问题,蓝鲸新闻记者致电汉堡王加盟部,对方称:
“前期投入需要300万元,门店面积在150~250平。
”至于盈利回本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总体在3~4年内回本,但具体要看门店所在的商圈再进行进一步评估,
一般来说机场、景区这类的门店生意较好。
公开资料显示,汉堡王诞生于1954年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只比肯德基晚成立了1年,母公司为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RBI)。
2005年汉堡王进入中国市场,但刚开始几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2年,土耳其餐饮集团TAB Foods Investments(以下简称TFI)开始负责汉堡王中国的特许经营业务,之后,汉堡王在中国开店加速,2014年,汉堡王中国门店400家,2018年,其门店数突破1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生意并不好做,门店扩张速度远远不及预期,截至今年10月7日,
汉堡王在全国的门店约16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