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 | Joanna,施暘
宝贝们好!“
资本寒冬保命秘籍(上)
”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我们今天出(下)啦,具体来聊聊:
问如果真的轮到你被裁员,
改如何应对?
1、“裁员沟通”启动前,HR和部门领导们都干了点啥?
Joanna、施暘
:
写
这个题真是把老板和HR的套路都告诉大家了哈哈。
其实嘞,“裁员沟通”是裁员的最后一步。在沟通启动之前,会经历三个步骤——“名单确认”、“预算评估”、“沟通策略制定”。
第一步是名单确认。也就是按照公司下达的目标,每个部门确定自己要裁掉哪些员工。
这件事情,部门领导们是被通知的,基本没啥商量余地
,譬如研发部要走8个人,品控部要走10个人。
其实劳动法建议要优先保留司龄长,离退休近、再就业能力弱的人。but实际往往相反,企业保留的永远是对企业有价值的那些人,所以在提供同等价值的情况下,年轻孩子在裁员这个课题下,优势大概率会大于老员工。
我还记得我前司也经历过一次裁员。那个时候我刚进公司,紧张到不行,问senior的学姐:会不会轮到我啊!我还刚进公司,啥贡献都没做呢。学姐说,“省点心吧你,公司裁员是为了省钱,你工资才几个钱啊,裁掉几个你都不够。”
是这样的,
如果一家公司以裁剪预算为目标,那么最优先被波及的,就是拿着很高工资的中高管理层,然后一轮轮往下波及。
第二步是预算评估,也就
是
裁掉这些人,公司会付出多少成本
,毕竟裁员一大衍生问题是离职补偿。
如果过了试用期,公司要裁掉你,是需要支付一笔补偿的,这个大家知道的哈?标准补偿是N+1。
虽说劳动法规定N+1为标准补偿金额,但往往在操作的过程中,都不按照这个数字
严格执行,可以多补偿一点,譬如2N+1;
也可以少补偿一些,譬如N甚至N/2。
这个阶段呢,CEO会拿到HR部门的一张大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看到每个人离开时,公司打算支付的成本。譬如总成本是50万,但A特别不好商量,比预期多拿了些补偿,那么这部分多出来的成本,就要在别人身上补回来(也就是别人要少拿嘞)。
所以,
在离职补偿上,“按闹分配”/“爱哭的孩子有奶喝”,实际上是真理。
but这个地方,要去衡量对自己的实际损失
。譬如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所有用人单位都在谨慎招聘,对于招聘的每一个员工,在经济还有泡沫下会很轻松,但经济形势一不好了,就会对每个candidate做很多的背景调查,尤其是薪资高的中高层。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了解,现在有很多专门做背景调查的公司,去“秘密”调查很多的职位号候选人,包括业务能力、人品口碑等等。所以,在“大闹一场”和“良好口碑”之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利益判断,二选一。
公司对于员工的补偿金额意愿,一般都会客观衡量这个小朋友在公司任职期间的贡献
,譬如是不是创造价值了,是不是工作态度很好,是不是忠诚度很高。如果认可贡献,也认可忠诚度,一般都会多给一些补偿;但如果不太认可,就会倾向少给一些;有些犯了重大错误的,甚至也会不给。
这个时候呢,建议大家在和公司聊离职谈判的过程中,尽量按照N+1的方式和公司聊。很多孩子在聊赔偿的过程中会和HR闹得很不愉快,建议别这样,笑眯眯谈判,不急眼也不放松,就要劳动法规定的N+1。
因为到最后,你可以选择仲裁,劳动法大概率会保护你拿到最后的N+1。
Joanna:
当
你被约谈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晚了,说明公司对你的未来可预期的价值认定为零,在挽回工作本身上概率很小,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自己争取最大的补偿或者赔偿金,下面分别给宝宝们分享一下,想挽回职位和争取补偿的角度,分别可以用的筹码有哪些。
必杀的谈判宝典就是法律筹码,劳动法有规定,三期女员工和医疗期员工是不能解除劳动关系的。
1)
你认为值
:虽然劳动法有明确补偿金约定,但能接受的数字是你自己决定的,比如你愿意用少拿半个月补偿来换和公司的和气,你认为值就可以。
2)
起步要高
:第一次谈判的时候,给出一个劳动法范围内的,但是比你可接受的数字高的数字,在后期迂回中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值。
3)
迂回战术
:你一天不接受公司的方案,公司就会付出一天的成本,所以迂回的拉锯战公司是绝对吃不消的。
4)
学会示弱
:情绪化是工作的大忌,但看你怎么用,很多时候情绪会是谈判中非常重要的法宝。沟通的时候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表明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要适当的示弱,博得同情。
5)
适当施压
:每一次沟通都要录音,保留证据,给公司施加压力。
6)
签字谨慎
:在没有谈妥之前,不签“主动离职”的字样,签字要谨慎,文件中不要留空白,解聘达成后,要与公司签订“劳动关系解聘协议书”,约定好所有的已达成的事项,避免公司事后反悔。
在劳动法中有明确约定,员工主动申请离职,公司是不支付补偿金的。
公司和员工谈妥补偿金后,要求员工履行离职手续。员工在“离职原因”一栏最底部处签了自己的名字,但是正文离职原因却留了空白。公司拿到离职手续后未按照约定发放补偿金,员工申请仲裁且失败,原因是公司出具了一份“个人主动离职”字样的离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