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达喹啉(Bedaquiline, BDQ)是一种一流的二芳基喹啉抗结核药物,它的类似物TBAJ-587通过抑制ATP合酶来阻止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增殖。
然而,BDQ也抑制人类ATP合成酶。目前,这些化合物如何与结核分枝杆菌ATP合酶或人类ATP合酶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2024年7月3日,
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高岩、南华大学刘凤江及南开大学贡红日共同通讯
在
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
Inhibition of
M. tuberculosis
and human ATP synthase by BDQ and TBAJ-587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结核分枝杆菌ATP合酶与BDQ结合和不结合TBAJ-587,以及与BDQ结合的人ATP合酶的冷冻电镜结构
。
这两种抑制剂与结核分枝杆菌ATP合酶先导位点、c-only位点和滞后位点的a亚基和c环相互作用,表明BDQ和TBAJ-587具有相似的作用方式。
化合物的喹啉基和二甲胺基单元与蛋白质有广泛的接触。人类ATP合酶与BDQ复合物的结构表明,BDQ的结合位点与结核分枝杆菌ATP合酶的前导位点相似,并且喹啉基单元也与人类酶广泛相互作用。
该研究将增进研究者对人ATP合酶与结核分枝杆菌ATP合酶在BDQ结合方式上的异同的认识,并为合理设计新型二芳基喹啉类抗结核药物提供依据。
另外,
2024年7月3日,
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
杨海涛、复旦大学孙蕾共同通讯在
Cell
在线发表题为“
TMPRSS2 and glycan receptors synergistically facilitate coronavirus entr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TMPRSS2和聚糖受体协同促进冠状病毒进入。
该文研究了HCoV-HKU1C在非活性、聚糖激活和功能锚定状态下的spike,揭示了唾液聚糖结合诱导NTD的构象变化,并促进
spike
的邻近RBD打开以进行TMPRSS2识别,表现出HCoV-HKU1进入的协同机制。HCoV-HKU1的RBD具有一个插入子域,该子域通过三个以前未发现的接口识别TMPRSS2。此外,HCoV-HKU1A结合诱变和结合试验的结构研究证实了HCoV-HKU1采用的保守受体识别模式(
点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