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规院风景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规院风景院

“践行生态文明,推进生态修复”微视频党课

中规院风景院  · 公众号  ·  · 2018-01-10 13: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5年以来,中规院风景院带着住建部交付的“将三亚建设成为全国双修示范城市”的光荣使命,带着中规院党委的殷切嘱托,全程参与了三亚城市双修工作,承担了《三亚两河四岸生态修复规划》等诸多规划设计项目和大量为部服务工作。风景院党支部利用两年来中规院风景人在三亚城市双修工作中不畏艰辛、不懈奋斗的工作视频,精心制作了本短片,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生态规划设计,探索城市双修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践行之路!


风景院微党课视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经典语录,一直激奋鼓舞着中规院风景人在城市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中砥砺前行。


五年来,在中规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风景院党支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参与了《全国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的顶层政策设计工作,一方面秉持着“贯彻生态文明、落实生态规划设计”的理念,在全国各地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规划设计实践。我们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三亚探索红树林湿地保育扩容,在延安以绿道建设引领双修工作、在安顺探索喀斯特城市山水格局完善,在海口研究绿色空间管控提质、在泉州为古城留白增绿、在郑州织补锦绣河山,把对生态文明的执着追求刻画于祖国的山水与城乡。


中规院风景院合影


住建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兵指出:“三亚双修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带着住建部交付的“将三亚建设成为全国双修示范城市”的光荣使命,带着中规院党委的殷切嘱托,我们全程参与了三亚双修工作,承担了《三亚两河四岸生态修复规划》、《三亚红树林保护建设规划》、《三亚绿道系统规划》等多个规划设计项目和大量为部服务工作,总计投入30余人,历时600多个日日夜夜,为三亚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付出了应尽的努力。


我们牢记习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对三亚51处破损山体开展生态修复和退果还林,将破损面最大、退化最严重的抱坡岭改造为生态主题公园,“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将巍巍青山还给了老百姓。


抱坡岭生态修复前后对比


我们牢记习总书记说的“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三亚铁炉港畔,见到了全国最古老、个体最大的红树,但由于游艇港开发建设,饱受威胁。因此,我们邀请业内专家,深入现场进行科考调查,不断与开发区政府、相关利益方进行协调沟通,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规划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完整,保住了“红树繁盛、白鹭成群”这一三亚最具特色的美丽景观,实现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青梅港红树林保护区实景


三亚河红树林实景


我们牢记习总书记说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修复三亚的母亲河:三亚河和临春河。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两河水量不足、污染严重、滨河绿地被侵占。于是,我们抓住“两河四岸整治修复”这一重点,沿河建设了以丰兴隆生态公园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园绿地。公园建成后,两河的水变清了,鱼变多了,鸟又回来了,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基本好转,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案例。


三亚丰兴隆公园改造后实景


我们牢记习总书记说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通过民意调查,抓住月川地区居民对于绿色开敞空间的迫切需求,规划“城市绿链”项目,建设10公里健身绿道串联分散的绿色空间,让自然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生活。目前一期已建成,很好地达成了生态恢复、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预期目标,获得周边群众的交口称赞。


月川绿道实景


五年多的实践,我们始终把“生态文明”作为规划设计工作的核心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转型,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我们还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实践中锤炼队伍、在实践中坚定理想。


“贯彻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生态规划设计”,我们一直在路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