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干农活一边读莎士比亚,割了一框草回家去喂兔子,手上很重,皮都拉烂了,“可是看着自己地上的影子,觉得影子很美丽,好像奥菲利亚。”
↓↓↓
5000多册书,密密麻麻立在办公室的书架上。盖青戴着黑框眼镜,手捧一本余秀华的《摇摇晃晃的人间》站在这个庞大的书架前,浑身上下散发着书香气。这让她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本书,旁人可以翻开,一读再读。
盖青正在读《摇摇晃晃的人间》
盖青现在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她每天平均的阅读时间超过10小时,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和书打交道。
她尤其喜欢余秀华充满时代穿透力的诗词,“时光充裕/够哭好几场/比如黎明/我站在屋顶上/太阳一定会升起来”,这些文字总让她感到一种触碰人心的真诚和积极,让她想起了20世纪70年代和书结缘的自己。
捡麦穗的奥菲利亚
那年她刚满10岁,身为大学老师的父母被下放到农村,盖青和家人一起,开始了下乡的生活。
有一天,小盖青正在村子里溜达。她惊奇地发现,一个男人正不停地向她招手。那名男子正站在他自己家土屋的窗前,胡子拉碴,并不特别干净。见小盖青盯着他,男子开始读起了诗。
“你知道德国文学吗?”男子问。
“不知道。”
男子转身拿了一本书出来,是翻译版的诗集,里面印着盖青从未见过的优美诗句。
是海涅和席勒的诗。
那大概是小女孩盖青读诗的启蒙,她一直很想感谢那名窗前读诗的男子,却没有机会。盖青听说那是一名右派分子,只见过他每天在农场中间赶着骆驼车的身影。“想感激他也无从感激,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盖青另一个想感激的人是她哲学专业的父亲。70年代,农村的房子大都简陋。没有放书的地方,父亲就用了三五个长条板钉在墙上,把书码上去。
盖青问父亲,这些书有多大用?父亲看着盖青说,如果你能把这些书都读了一遍,大致地读懂了,就会成为农场里最聪明的人。
这成了小盖青人生的第一个目标。
后来,她一边干农活一边读父亲书架上的莎士比亚,有时是捡麦穗,有时是割一筐草回家去喂兔子。手上很重,皮都拉烂了,“可是看着自己地上的影子,觉得影子很美丽,好像奥菲利亚。”
从女工到博士
1977年,文革结束。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在这年恢复了。
没有读完初中,让盖青有些耿耿于怀,总觉得参加高考自己底气不足。彼时盖青已经成为了工厂的一名纺织女工,却仍然坚持着每天的阅读。
身边的小工友都嚷着要去报名参加高考。“他们都可以,难道我不行?”之后一边上班,一边恶补了1个多月,后来果然上了榜,成了工厂里唯一一名大学生。
顺利考上大学,修读汉语言文学后,她又修读了哲学和中国史学,一直念到博士。成为高校教师后,她每天平均阅读时间,基本都维持在10小时以上,办公室和家中藏书接近2万册。
“读书大概有助于我们把那种浮躁的心情慢慢内化,能使我们更平和地生活吧。”与书为伴,让盖青身上多了一种恬静温和的气质:说话总是温柔、平静,不疾不徐又自信有力,仿佛再大的事情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大家都有几分书卷气,我觉得是比较理想。”盖青笑着说。
盖青与记者正在交谈
不仅读书,盖青也写书。
2011年盖青出版的《1921-1949: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高等教育》,正被翻译成英文和越南文,向外拓展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影响。同时她任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为佛山教育系统不断培养栋梁之才,授人以渔。
从事教育行业,盖青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行朋友。其中不少曾经的弟子,更是变成了亦师亦友的挚交。“佛山市名班主任”林幸谊就是其中一位。
在林幸谊看来,盖青对她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教育上给予她许多丰富的启示,是“其中一个最亲近的伟大朋友”。
盖青和佛山市名班主任林幸谊
“我们要建立与人群的纽带,密切的联系,那就需要分享彼此的思想与感情,以及他们的形式。”盖青的这句话被林幸谊奉为“教条”,现在仍不时拿出来回味分享。
“盖青说天地就是一本大书,你要学会读的除了那些有文字的书,还有那些没有文字的书。而没有文字的书,你读到它有所感悟的时候,可能你能够在有文字的记录里面找到某种共鸣。读天地这本大书的意义就在于此。”林幸谊说。
其实在我们身边
有许多像盖青一样的阅读达人
他们和书的关系
就好像“鱼和水”一样
想和他们一样书香气满满?
2017南国书香节将在8月11日—13日
在岭南明珠体育馆举办
走起!一起看书去!
(戳我了解书香节)
记者:郑芷君
编辑:戚乐怡
责编: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