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招聘环节中都会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岗位的人才画像,那到底什么是人才画像,我们如何来做人才画像,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聊一聊招聘环节中的人才画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做人才画像,人才画像的目的是什么?总体来说我觉得人才画像的目的有3个
1、岗位人才招聘的标准化
在我们的日常招聘工作中,很多HR 都会抱怨,用人部门对候选人的要求总是捉摸不定,明天和今天对候选人的要求可能都会不一样,在人才各个维度的标准上HR和用人部门都很难做到统一,这样就会导致我们在初试或者复试中通过率的数据很低,
所以我们需要做到关键岗位的招聘标准化,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说的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化,这样就可以很明确的对岗位的各个维度做定义,可以从量化和行为的几个指标来明确岗位的胜任力。
2、面试中招聘维度的梳理
在面试的过程中除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同学进行面试以为,还有用人部门的同事进行面试,用人部门的同事在进行面试的时候,由于经验的缺乏,他们对面试的侧重点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整个面试没有重点,人才画像可以根据各面试阶段和不同层级,职级的岗位进行面试侧重点的标注,可以作为一个指引,帮助用人部门的同事来面试 。
3、面试的数据化判断
在面试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候选人的面试结果进行判断,我们常规的面试结果的判断都是通过面试记录来完成的。在有了人才画像的基础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人才画像上岗位胜任力维度,和维度上各个层级的要求描述,来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要完成人才画像,第一步就需要完成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在胜任力模型上,我们在做衍生,完成岗位任职资格的设计,这样结合两个模块就可以搭建出人才画像的框架,通用的人才画像包含以下几个维度
-
人员信息
-
从业经历
-
人员背景
-
岗位技能
-
岗位知识
-
综合能力
-
企业价值观
每个模块又根据岗位的胜任力才拆分为岗位关键任务,在根据每个层级的要求进行行为和结果的描述,这样就搭建完成了岗位的人才画像,我们在去面试的时候就可以拿着这张人才画像表,来对候选人进行量化的评估分析,最终根据每个维度的量化结果来判断,该候选人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所以人才画像其实就是胜任力模型在招聘环节的一个应用,我们以前在线下课程讲胜任力模型的时候一直强调,胜任力是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基础,各个模块的设计都是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来完成的。
想学习更多的人力资源各模块的数据分析应用,欢迎参加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线下公开课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师 - 认证课程》 线下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