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看了华为手机上半年销量提升31%的新闻,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需求问题。没有需求,供给就没意义。所以供给侧改革才搞的时候,首先要定调子就是消费升级。现在很多人感觉需求不振,其实需求是个心理学问题。我看有学者列举需求疲软的原因,什么金融去杠杆、否定民营经济、居民高负债、制造业投资低迷。。。列举了一大堆,其实都没说到点子上,核心在于负债启动不产生效率,这对人的未来收入形成了抑制,预期不稳定的心理学问题。负债启动形成资产,然后现金流动形成利润。但当负债变成消费以后,大家对未来利润形成就不确定了。华为手机卖得好,后面是其他手机被挤掉。所以梁董事长说,消费品根本上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苹果很早就在搞生产力计划,出了iPad也是生产力工具,出个airpod也是生产力工具。苹果很早就意识到了,如果通讯电子消费品度过了早期的通讯网络红利,从BBS一路进化到抖音。实际上,通讯网社交红利基本就消耗殆尽了。如果这些消费品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那就变成了纯负担。通过信贷消费,纯负担意味着纯负债,完全丧失了正面效用的边际,那大家当然很沮丧。。。。电子消费品当然要迫切地向生产力工具转型,告诉大家,花钱买我的东西,会让你赚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