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松蔚
湖畔贩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他化自在天  ·  2月第4周祝福语「二笑江湖」 & ... ·  23 小时前  
他化自在天  ·  《从艺术家,取长补短》(营销艺术入门1/la ... ·  2 天前  
廣告狂人  ·  “好炸鸡自有答案”,系列整活简直王炸! ·  3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投入上千万,商超巨头扎堆拜师胖东来 ·  3 天前  
他化自在天  ·  《爆改产品整活用(阳谋级推广入门1/Last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松蔚

要理解,不要解释丨问答

李松蔚  · 公众号  ·  · 2018-09-30 20:03

正文

问:

李老师你好。

对「关系」这件事我有很多困惑,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起。我妈曾经对我也有个评价:「你连和自己妈妈的关系都处不好,你能跟谁处理好关系?」听的时候很气愤,现在没想到,真的一语成谶了。

和同事朋友亲戚相处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没话可说,常常话题到我这里就结束了。也接不住别人的幽默玩笑,基本就是话题终结者本人了。而且好像也不会关心人,有时候想到关心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有时候也真的是没有想到要关心什么。不知道怎么自然的和对方(任何对方)展开话题。

也没什么非常亲近的朋友。学生时代的朋友往往都是别人主动和我交往。工作之后没有人主动想要和我保持热络,就真的一个朋友也没交上。认识的人都是偶尔有事的时候联系一下。

在公司也没什么存在感,在众人眼里都没什么存在感。做事情会找我,但是玩笑,活跃气氛就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常常觉得很孤单,心理有很多话,没有人可以说。感觉我的世界很封闭。

最近甚至觉得有点影响工作,不会管理别人。不论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

亲密关系中又觉得自己说的话,很在意的事情和心情,对方没有真正的回应。

最近压力非常大,但是却找不到可以排解的办法。可能这就是“关系”处理不好的结果吗?世界那么大,可都找不到让我可以待着的地方。

我要不知道我说的这些事之间有什么联系,但我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希望能得到李老师的回复,谢谢!

答: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自我反思。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反思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向,有的反思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首先你要做一个区分,反思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理解】你的问题,还是为你的问题找一个【解释】?

理解和解释的差别是什么?有一个段子说:

问一个插队的人:「为什么插队?」

他说:「因为我没有素质啊。」

哈哈哈哈哈(你要是不笑我会觉得很尴尬)。

有趣的是,生活中存在类似的情况,虽然更隐蔽:

比如,你问自己:「为什么没朋友?」

你给出的回答:「因为我不擅长交往啊。」

提问是试图【理解】,而回答是在【解释】。

两个动作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前几天跟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交流,他听说 Momself 今年涨粉很快,问我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公号的阅读量最近比较低迷,有一段时间粉丝每天都在负增长。

我问他:「问题出在哪里?」

他说:「最近公号整体都不好做。」

我问:「那你要换别平台吗?」

他摇头:「没有特别适合的平台。拍视频那些我也不会,我只会写文章。」

我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跟着摇头。

他感叹了一会,又补充了一句:

「现在写文章的人太多了,读者被惯坏了。」

他说话的时候眉头深锁,但是说完这番话他长叹一声,眉头就放开了。我猜他还在为他的问题发愁,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他心里舒坦了。他做了什么呢?他为他的问题找到了一些【解释】。这些麻烦是有缘由的,不是无缘无故的。

他想通了,释然了。然后就到此为止。

但是可以到此为止吗?这些解释没错,是!没法有错。它等于是给「问题」换了不同的一组名字。我说我没钱,为什么没钱?因为「现在钱不好赚」啊,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啊,因为「我也没别的本事」啊。我去,太没错了!一针见血。但那又怎样?能改变这个问题吗?我要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或者说也不用做。

我拿到一个【解释】,这事儿就过了。句号了。

所以千万小心,解释的功能是让我们舒服,它不解决问题。它是头脑中的怠惰。

现在说回你的反思。

你反思了自己不下十个问题,我们随便拿一个举例。就说「有时候想到关心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这一点吧。你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假如我想让你舒服一点,我就告诉你,这个问题有出处,叫「关心说不出口综合征」,英文叫 I-just-xia-bi-bi syndrome 。现在你心里是不是舒服点了?至少没那么困惑了吧。那我进一步告诉你,很多人都有这个症状。我还可以找出理论说,它跟小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现在你的感觉棒极了,对吧?心理专家说的跟你想的一样( 我简直应该为此收点费)。

但是,今天我不这么做。

我就问你,为什么啊,为什么开不了口?

你不知道,你说「就是开不了口」。

我说,不对不对,我不理解——怎么叫做「就是开不了口」? 你明明可以上下牙床一分,就开口了。

你说,哎呀不是那个意思,开了口也说不出来。

我又不理解了,是声带的问题吗?

你说,发声也正常,但我就是没办法说。

我还是不理解什么叫「没办法」。你有办法的,对吧?如果有一把枪顶着你的后脑勺:没办法?没办法我就开枪。——我相信你立刻就有办法。

现在,你可以开口了。

但你还是宁愿不开口,这是你的选择,对不对?我们已经拒绝了所有的【解释】。 拒绝掉【解释】,剩下的就是【理解】了。

我的理解是,你可以开口,这些话你知道怎么说,你也有办法说,只是担心说出来的某些后果。确切地说,是你想象的后果:别人怎么看我啊,会不会有人不喜欢啊,他们背后怎么说啊,我会不会引起误会,是不是显得很愚蠢,之类的。

最起码,不是简简单单地一句「做不到」。

我不知道对你来说,阻碍你的有哪些具体的想象。也不确定你在面对它们的同时,内心世界会经历什么。我相信你有你的痛苦,否则,你怎么就会做出「不说出来」的决定呢?但是这个痛苦究竟是什么模样,什么形状,它有多大呢?

不知道。归根到底,能看到这些的人只有你自己。只要我们进一步问下去,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你的问题。这个过程是没有人可以替你回答的。只有你自己清楚:明明可以开口,你却选择不开口,是因为你相信,开口之后会 _________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