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来自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旅游学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文史研究院
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百余名学生前往影院,学习电影党课《陈望道与伟大建党精神》,观看即将公映的电影《望道》。
观影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赵颖为同学们讲授了题为《陈望道与伟大建党精神》的电影“先导课”。
“译者、师者、革命者。”赵颖用三个身份串联起陈望道老校长的一生。“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先驱,陈望道的一生就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演绎。”党课从陈望道的生平、《共产党宣言》翻译历程等多个方面,将陈望道与伟大建党精神娓娓道来,为同学们观影做好了铺垫。
电影以陈望道老校长的生平事迹为线索,聚焦陈望道翻译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历程,刻画了20世纪20年代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群像,将他们的个人命运融入建党、抗日、建国等宏大历史叙事,展现了青年知识分子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青春故事。
通过观影,同学们的思绪仿佛飞回到陈望道为之奋斗了一生的那个时代,看见老校长案几上香甜的墨水、一生的求索与希望……
陈望道和《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已耳熟能详,而电影党课带我们看到了广为流传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中本真、动人的一面。当陈望道以《共产党宣言》为主线的人生故事呈现在荧幕上,他不再是一个名字,其人物和事迹本身变得无比鲜活,在切身感受望道先生革命精神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熟知相关历史背景和人际网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尊敬望道先生;而作为一名复旦学子,便又多了一份骄傲之情。
通过这次党课和观影的结合,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宣言精神不仅仅是陈望道老先生一人在践行,更有无数平凡却伟大的青年不断接续奋斗。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长在没有硝烟炮火的和平时代,更应当珍惜时间把握机遇孜孜不倦地学习,锻炼真本领,切实用脚步丈量大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中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为我们讲解了陈望道先生的事迹与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望道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让自己成为望道精神的接班人。
影片全方位还原了陈望道的生平成就和崇高人格,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陈望道先生的事迹。其中很多个镜头都让我热泪盈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那一段情节,他为了能够精准的传达原著的思想内容,非常认真的翻译每个字句,废寝忘食。电影中那段家人送来给他让蘸着红糖吃的粽子,他翻译的太过于聚精会神,居然蘸着墨水吃都全然没有发觉,当母亲问他甜不甜的时候,他一脸认真的说:“非常甜!”。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大道笃行,不忘来时路,不负新征途。
《望道》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不易,这是先人前辈用血肉铸就的一份信仰使命。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同时身为复旦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上海和她的人民一起,深深融进中国革命的血肉中。前辈们为了信仰付出了青春和生命,而共产主义的理想需要我们继续向前。
在电影党课中,讲师带我们展望了陈望道先生的追求与贡献,让我们明白了陈望道对于中国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引领意义。结合观影,我更深切
地
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陈望道。从浙中山林走向共产大道,陈望道先生接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重任,让真理为近代的革命探索者的砥砺前行增添了甘甜。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学史增信,继承先辈志向,心有所信,方能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