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柳州这座以工业城市闻名的城市
其实并不缺乏世外桃源
丹洲古镇,我不知你是否听说它的名字,但它
就是这样一个
常被遗落的村落
,一个掩藏在柳州与湖南交界处的三江里。
丹洲古镇,一个不比阳朔、黄姚,甚至大理丽江差的古城,那里没有过分干扰的商业化,有的是远离喧嚣的宁静,令人久久回味的古城遗韵。
残亘的古朴记忆,绿色的地道美味,满眼的沙田柚,还有静静流淌的江水,反而更加
”原生态“
,无须再多加一笔美化。
四处游走,一不小心闯进了一个别致的庭院,常常发现静谧无人,留下的只是庭院毫不掩饰的清幽与惬意,这样的情境极为罕见。
遍布明清遗迹的丹洲古城四面环水,褪去了游客数量未呈蜂拥之态,环境尚能保持可贵的恬静清幽。
在那里,你可以卸下常日里的疲劳匆忙,返归最真实最散漫的岁月时光。
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据说,当地政府曾有意向建桥,但遭到居民一致反对,声称
“
一旦有桥,再无丹
洲”
—— 此传言不知是真是假。但就是这么傲娇又朴实的丹洲,宁静依旧的丹洲,不知潜入多少迤逦梦境。
随处可见的民风淳朴,绝不会出现抢客拉客现象,也不会有旺淡季之分,价格是全岛统一的,各家各户都开着门任你自由参观。
岛上住户日不闭门、夜不闭户、路不遗失,
也被称为当今的
“世外桃源”
,
尚有
“无人售肉摊”
,人们都说,一个地方将如何变化,是看当地人如何保护的。它的淳朴,是因村民的淳朴而淳朴。
岛上有古迹丹洲书院、闽粤会馆、东门城楼、北门城楼、古城墙、
抗日时期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文学家鲁彦等众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聚集丹洲,使丹洲名噪一时,现有一城楼名抗日楼。时光就这样刻在了斑驳的古砖墙上,诉说这里的过往今来。
丹洲古镇,就是这样一个小镇,朴实无华,不急不躁,宛如一云淡风轻女子,在生活别处且熠熠生辉,且独自岁月静好。
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被数人遗忘的后花园
,
安落在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丹洲镇丹洲村
,一个孤立于江中的小岛古镇,没有路桥可通,必须渡船而入。
刚好天气渐暖,春天逆袭成功,约上三五好友,选一个周末,一起走进这座斑驳千年岁月的幽然小镇,安放恰好的阳光斑斓。
周末去游玩的话,可能还会遇到古镇内穿着古装的人鸣锣开道,感觉像古时候县衙里的衙役。
原来明朝的时候,三江县前身怀远县的县城就设在丹洲,清朝三江县的县城也在丹洲,现在丹洲岛上还留有县衙门的遗迹,据说有400年的历史。
漫步古镇街道,高挂红灯笼的砖瓦房颇具古韵,悠长蜿蜒的青石路干净整洁。许多家户门前吊着
腊肉腊鱼
,
摆起自酿美酒,用竹篮盛装金黄飘香的柚子,招揽远道而来的游客。
说到老腊肉,在丹洲,最有名的也就要数老腊肉了,几乎每个农家都有腊肉制作。
在丹洲,那纵横几条不足2米宽的街道,既是村里的主要道路,又是这里的集市。这里没有商业中心,路有多长,集市就有多长。
说是集市,却又与众不同。在这里摆卖货物的不全是商人,还有村民,他们除了售货,还兼做家务农活。
他们只是在自家的门前,把自家的农产品摆出来,然后实实在在地定个价,任路过的客人挑选。因为没有王婆卖瓜般的吆喝,所以也没有讨价还价的喧闹。
这里的主人很热情,他们所售的腊肠腊肉,只要你有耐心等待,他们甚至可以煮熟了让你品尝,你认为满意了才购买。
这里景区内民风淳朴村民勤劳,绝不会出现抢客拉客现象,价格是全岛统一的装修布局统一价格,各家各户都开着门任你自由参观。
出了老腊肉,丹洲值得一提的是盛产的
沙田柚,
果质味甘爽口、蜜香清甜。
古城秀丽、果子飘香,恬静清幽的环境,让你尽享无限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