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慢阻肺、哮喘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人数近一亿、哮喘患者超过四千万人。呼吸系统疾病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给百姓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全面落实,实现了一般疾病在市县得到充分管理,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防治。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将县域医院打造县域的医疗龙头,促进县乡协同发展,统筹建立慢病管理等临床服务中心,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为助力县域医院呼吸学科建设,推进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化,提高县域呼吸科医生诊疗水平,让患者得到更好的诊断和治疗,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学术指导,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呼吸专科联合体携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县域呼吸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中国县域慢性气道疾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旨在通过推动县域慢性气道中心认证创建,县乡协同,以评促建提升县域呼吸系统疾病规范诊疗能力,打造县乡村“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呼吸慢病照护体系。
中国县域慢性气道疾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将于2024年4月20日上午7:55召开,会议主题将围绕慢阻肺病患者心肺风险防控、慢阻肺早诊早治、慢阻肺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探讨及临床应该如何及早干预、如何突破基层肺功能检查开展的困难点、如何通过省-县-乡三级联动最大化推动县域慢性气道疾病诊疗能力提升等内容展开讨论,并正式启动中国县域慢性气道疾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发布县域气道中心建设质控数据库,为慢性气道中心组长颁发聘书,并对慢性气道中心审核通过医院进行授牌。